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英国的谍报人员,却领导着一个德国的间谍网,他为德国人提供着“情报”,却又在破坏德国间谍网方面为英国立下汗马功劳。他就是波波夫。
波波夫出生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父亲是位有影响的实业家。在德国读完法律博士后,波波夫遵照父亲的安排回国从事律师工作。不过,一件意外事情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
1940年2月7日清晨,波波夫接到一封电报,电报是他在德国上学时的好友约翰尼·杰伯逊发来的。上面写着:“请务必于2月8日晚在贝尔格莱德饭店会面,有极重要的事相谈。”
波波夫与约翰尼分别已三年了,两人见面都格外高兴。
“老同学,你知道我不喜欢上战场,为了逃避可恶的兵役,我加入了一个德国情报机构,那么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波波夫不解地问。
“我知道你在南斯拉夫的各个外交使馆都有朋友,我需要你帮助搞一些法国的情报。”约翰尼看一眼沉默不语的波波夫说。波波夫勉强答应看在老朋友的份儿上,就搞这一次。
一星期后,波波夫找到约翰尼,将一份报告交给他。报告上写着:“通过法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之口,得知拉瓦尔是可以合作的亲德分子。”
过了一周,约翰尼突然又出现在波波夫面前。他告诉波波夫,他的上司对那份报告评价很高,因此,德国在中欧的情报头子门津格要见波波夫。
尽管波波夫不热心政治,但对纳粹的种种暴行却极为反感,更不愿成为其中的一员。如何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呢?他想到一个能替他解围的人。
第二天清晨,波波夫直奔英国大使馆,经好朋友大使馆一等秘书迪尤介绍,见到了使馆护照签证科长史巴雷迪斯,此人正是英国情报机关驻巴尔干地区的头目。
“波波夫先生,我知道您的来意,我们必须同纳粹做斗争。可是,您志愿做的那种事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允许有丝毫疏忽。”也许他对波波夫的表态不以为然。
“先生,我已经考虑过了,一人做事一人当。”随后,波波夫向他汇报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史巴雷迪斯答应向伦敦方面汇报,尽力促成波波夫的要求。过了几天,史巴雷迪斯召见波波夫:“伦敦方面已同意接收你为第六处的成员,祝贺你!”波波夫听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知道,这几天里英国情报机构已对他进行过调查,看来一切顺利。
第二天,经约翰尼的安排,波波夫与门津格见面。“得知你愿意为我们工作,我很高兴。我早就知道,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门津格语气中充满自信。
谍中谍波波夫(www.daowen.com)
经过一系列的严密试探与考察,波波夫成为德国情报部门最信任并抱以极大希望的一名间谍。此后,波波夫利用双重间谍的身份帮助英国人多次破获德国的情报网。在1942年的一个时期,瑞典驻英国大使馆的情报老是不断地泄漏出去,英国当局怀疑瑞典驻伦敦使馆的前任武官斯特纳上校,结果斯特纳被罢官免职。然而,情报还是不断地泄露出去。于是,英国陆军部就让波波夫负责从德国情报组织阿勃韦尔那里调查此事。
波波夫借口要建立一个高度集中、高效能的谍报网,他从德国人那里拿到一份德国在英国的谍报网分布图,并把它交给军情六处。根据这份情报,英国采取了非常谨慎的行动,既确保了波波夫的安全,又不动声色地破获了一个代号为“约瑟芬”的间谍网。正是这个间谍组织,从隐藏在斯德哥尔摩国防部里的一个特务那里得到来自瑞典驻英国大使馆的情报。
就在英国人发起强大的间谍攻势时,德国人感到必须加强自己的谍报组织建设,阿勃韦尔拟订了一个在他掌握的双重间谍中选择一个人用于最重要的谋划,即代号为“太上皇”的总反攻计划,以期提高谍报人员的素质,挫败盟军的情报攻势。
为了能打入到德国的“太上皇”行动中去,通过约翰尼的牵线搭桥,波波夫认识了阿勃韦尔1处的中尉情报官卡姆勒,他是情报界中层人士中最有可能接触“太上皇”计划的人,波波夫便设法和他搞好关系。卡姆勒很能干,但有点孤芳自赏,妒忌心极强,他与上司关系很不融洽。波波夫利用这个弱点,常常在他面前发牢骚,说上司其实并没有什么才能。时间一长,卡姆勒果然把波波夫看作是知己,对他几乎是无话不谈,他还有意无意地帮助波波夫评价一些纳粹间谍,使波波夫了解到不少消息。
德国对波波夫不是没有怀疑。一次,波波夫从一名德国情报官员处发现在里斯本还有一个阿勃韦尔的特殊间谍网,名叫“奥斯特罗”。波波夫原以为自己的间谍网是纳粹德国摆在西欧的唯一一张王牌。看来,德国人对自己并不信任,也许是想通过“奥斯特罗”来监督自己。通过约翰尼的大力协助,波波夫终于查清了这个间谍组织的活动情况。原来这个特务组织是由一个名叫卡迈普的人负责,领导着3名间谍,这个组织潜伏的时间很长,隐藏得也很深,连一些资深的德国情报官都不能掌握其动向。M16处专门派人来里斯本协助调查,很快就意识到“奥斯特罗”的潜在威胁,因为德国情报机构对它的信任,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波波夫的信任。没过多久,英国情报当局就清除了这个特务组织,这样德国人就不得不更加依靠波波夫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的形势越来越有利于同盟国,德国情报机关也关注着盟军的下步大行动,急于知道反攻的地点。针对德国人的心理,英国决定选择波波夫执行一个战略欺骗计划的一部分任务,目的是愚弄德国最高统帅部。
战略欺骗计划的要点在于令德国人相信:反攻将从最东部的加莱方向开始,而不是真正的登陆点诺曼底;在兵力部署上,让德军以为第一批登陆部队之后,会有第二批势力更强的盟军登陆队伍;此外还要暗示在波尔多地区也将有一支盟军部队登陆。除此以外,进攻日期也很敏感,必须使德国人坚信6月初不会有反攻。
制造假情报和骗取德国谍报机关的信任是波波夫的拿手好戏。虽然阿勃韦尔中一些人已怀疑他是双重间谍,却查无实据。在战略欺骗计划实施之初,德国人就被引诱上钩了。到6月5日,诺曼底登陆之时,他们还认为盟军反攻计划的主要地点是在加莱方向。
1944年2月,阿勃韦尔内部大改组,卡纳里斯将军被希特勒怀疑为间谍,免去了领导职务。波波夫小组因此受到牵连,他本人也被召到柏林,经历了连续6小时的审问。最终,波波夫的律师职业经历帮助了他,德国人被他的雄辩折服,新头目施德劳和纳森斯坦重新委以重任。他们要波波夫回伦敦,继续领导他的间谍网。
回到伦敦,波波夫马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工作。他和他的小组夜以继日地按照德国情报机关的提纲编织各种假情报,通过电台发回柏林,诱使敌人一步步落入战略欺骗计划的圈子。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此时,德国人的装甲师都调到东部索姆河附近,在加莱方向也聚集着本应调往前线的几个师。反攻的胜利有力地证明了,德国完全陷入了战略欺骗计划的圈套。
诺曼底登陆结束后,英国军情六处的头目威尔逊和情报机构的高级官员们济济一堂,为庆祝战略欺骗计划的空前成功举行盛大宴会,波波夫被引到主宾席就座。这一天,他的心情格外偷快。英国情报局皮特里将军首先致辞,他说,波波夫在这次大反攻中牵制了德国人7到15个师的兵力,为登陆成功奠定了基础。他的话一点不夸张,波波夫的功绩配得上这番赞赏。威尔逊将一枚帝国勋章佩戴在他胸前。
波波夫于战后返回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与父母、哥哥等亲人团聚,在平静中安度余生。闲时以他前半生的真实经历为素材,著书《间谍与反间谍》,向世人昭示了他传奇式的间谍生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