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出师表》:忠诚与担当

《出师表》:忠诚与担当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确实,《出师表》堪称知名度最高的古文名篇之一,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篇目。“出师表”就是主帅率军出征之前写给君主的奏表。那么,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对《出师表》有口皆碑、推崇备至呢?意思是说,《出师表》中洋溢着天地正气,鬼神也被诸葛亮悲壮强烈的精神感动得流泪。这就是《出师表》流芳千古的原因。建兴五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兴复汉室”,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被称为中国十大政治美文之一的《出师表》。

《出师表》:忠诚与担当

出师表

三国诸葛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对《出师表》的评价,意思是说,《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名不虚传,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确实,《出师表》堪称知名度最高的古文名篇之一,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篇目。但作者诸葛亮并不是文学家,他无意于文学创作,也不是以文学著称。从标题看,“出师”即出征的意思,“表”是古代一种文章体裁,是臣子用来向君王言事陈情的文章,属于奏章之类的应用文,并不需要写得多有文采。“出师表”就是主帅率军出征之前写给君主的奏表。

那么,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对《出师表》有口皆碑、推崇备至呢?是华丽的文采?是绝妙的构思?是超凡的见解?不对,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请你再看两句前人的评说吧,你一定会马上明白的。

第一句据说是苏东坡说的,“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这句话好理解,意思是说,《出师表》感人至深、令人热泪盈眶的是诸葛亮的一片忠心。另一句是文天祥正气歌》的诗句:“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意思是说,《出师表》中洋溢着天地正气,鬼神也被诸葛亮悲壮强烈的精神感动得流泪。“正气”是指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这里具体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www.daowen.com)

这就是《出师表》流芳千古的原因。“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恪尽职守,负重前行,为蜀汉的复兴大业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乱世危局之中,践行着人世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树立了忠君爱国的典范,彰显出光耀千古的人格光辉。《出师表》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崇高的思想境界,在文中,诸葛亮披肝沥胆,倾尽肺腑之言,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

蜀汉建兴元年(223),刘备病死,成为“先帝”;刘禅继位,是为后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将年少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执政后,积极为伐魏做准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随着蜀汉境内形势的好转、联吴抗曹外交的胜利、南方叛乱的平息(“南方已定”)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完成(“兵甲已足”),北伐的时机逐渐成熟。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兴复汉室”,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被称为中国十大政治美文之一的《出师表》。

此时,诸葛亮集多重身份于一身,身份特殊;而每多一种身份,就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难处。他是先帝遗臣,要信守承诺,辅佐后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他是北伐主帅,要亲率大军征战疆场;他是丞相,要日理万机,总理全国军政事务;他是辅政者,有主导朝政的权力,要帮助后主把握国家大局;他是老臣慈父,要指导劝勉年少愚顽的后主励精图治。哪一种身份不是一份重担?有人只看到了诸葛亮的位高权重,身份显赫,殊不知,他一身肩负着一座座大山般沉重的责任!同时,刘禅虽然年少昏庸,诸葛亮受托辅政,然而他依然是君,诸葛亮是臣;君是君,臣是臣,诸葛亮谨守人臣的本分,不曾丝毫逾越,更不曾有丝毫的自尊自大和非分之想(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也不可避免地含有愚忠的成分)。他所做的,只是以他的赤胆忠心、雄才大略和衰弱之躯,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一副副千斤重担,义不容辞,一往无前,哪怕任重道远,步履维艰!

此时,出师在即,前途未卜,但他信心百倍;而后方朝政稳定,北伐无后顾之忧,才是他最牵挂的事。所以,他在“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之时,像一个离家远行的父亲一样,叮嘱在家不太懂事的孩子要这样,要那样,无处不细致,无处不周到。这些意思主要表现在前五段中,具体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举荐贤才、亲贤远佞四条修明内政的建议和措施。

文章开篇从蜀国的严峻形势写起,震撼人心,令人感奋。起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追念先帝功业,百感交集。痛惜遗憾之中,又满含对刘禅的激励,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警醒后主正视现实,正视危机,突出了修明内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好在还有非常有利的一面,那就是人心团结,忠心报主,同仇敌忾。作者用“然”字一转,指出人心可用,转危为安,大有希望;而当务之急就是要顺应民心,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开张圣听”、广开言路的建议,目的就是要“恢弘志士之气”,畅通“忠谏之路”;为了予以强调,作者又从反面进行劝谏。作者从大形势的分析入手,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高屋建瓴,富有气势,令人肃然起敬,不能不让刘禅有所触动,奋发振作起来。

第二段至第五段,作者提出了修明政治的四条具体措施。一是宫中府中要内外同法,严明赏罚,不能偏私。二是推举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臣主持朝中政事(即“宫中之事”),举荐向宠管理军事(即“营中之事”),强调这都是先帝看重的忠臣良将,反复提醒军、政事务都应“悉以咨之”。军政事务交由这些可靠的人掌管,北伐就有了后方的保障。三是以先汉后汉兴亡成败的教训,规劝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亲近信用眼前在任的“贞良死节之臣”。这些建议、措施中,“亲贤臣,远小人”是关键,是中心,内政要修明取决于此。而刘禅偏偏宠信宦官、小人,诸葛亮心怀隐忧,于是以史为鉴,又以先帝的“叹息痛恨”警醒他,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的美好前景鼓舞他,要坚持任人唯贤,远离小人。

前五段以议论为主,可视为第一部分。这部分劝勉后主,提出建议,说理透彻,极具针对性和可行性,实际是诸葛亮对内政做出的周密安排,是告诉刘禅治国理政的具体办法,是作为丞相和辅政者的尽忠职守,是长辈对“孩子”的殷殷叮嘱。但他与刘禅这个“孩子”毕竟还是臣与君的关系,所以文章用“劝”而不用《诫子书》中“诫”的口吻,苦口婆心,语言恳切委婉,谦恭得体,充满臣对君的敬意与忠诚,虽是议论,但字里行间充满感情。下文可笼统视为第二部分,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然而寓情于叙,感情色彩更加强烈,抒情气息更加浓郁。

前文说到,诸葛亮身份特殊,与蜀国两代君主的关系非同寻常,情感也特别深厚。临别之际,他回忆了自己二十一年来追随先帝的经历,同时也捎带展现了蜀汉创业艰难的坎坷历程,抚今追昔,情深意长。他追忆先帝“猥自枉屈”,三顾茅庐,倾覆之际,委以重任,一方面说明先帝的知遇之恩让他终生难忘,感恩图报,一心舍命驱驰,以身许国;一方面尽显先帝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美德,启发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以光先帝遗德”,暗中呼应了前文。他写自己二十一年来不负先帝之殊遇而竭忠尽智、奔走效劳,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一方面给后主树立了继承前人事业的榜样,启发后主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他点出与先帝出生入死、历经“败军”“危难”的峥嵘历程,一方面说明创业维艰,蜀汉基业来之不易;一方面激励后主继承遗志,努力实现复兴大业,绝不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所有这一切,总的来说,是在前文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动之以情,以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让他认清自己的使命担当,修明内政,积极作为。

第七段,诸葛亮接着叙述了先帝白帝城托孤,对自己“寄以大事”的信任和器重,陈述了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唯恐辜负先帝而诚惶诚恐的心情,以及“五月渡泸”、平定南方、稳定国内局势的军事行动,表明自己不忘重托,一直在为实现先帝的遗愿而勤勉努力地准备条件,扫平道路;而现在准备就绪,时机已经成熟了!行文至此,文章才正式点题,直言“出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语句铿锵,气势如虹,坚定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最后他把他所有的感情、决心和行为凝结为一句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认为这是他应尽的职责和本分,天经地义,责无旁贷。这就是诸葛亮的忠诚与担当!

既是天职所在,他当仁不让,主动请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希望后主信任他,批准他的计划,授予他重任。并且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以昭示自己的忠贞与决心。但北伐非一人之力可为,需要君臣勠力同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前后方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成就这番伟业。于是他接着强调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大臣的责任,又再次提醒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这样,就呼应了前文的内容,揭示了前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也对全文意思做了一个总结。

全文语言率直质朴,措辞恳切,不讲求辞藻的华丽,行文的技巧,但表情达意,充分酣畅,曲尽其妙。“报先帝而忠陛下”,了却君王天下事,是诸葛亮的出发点,也是他的目的地,主导着他后半生的立身行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也成了贯穿全文感情线索,直至结尾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虽是一般奏表套话,但在本文中却浑然一体,完全是真情流露,仿佛可见他感慨哽咽,热泪纵横的情形,耿耿忠心,溢于言表。文章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共十三次提到“先帝”,时时不忘先帝遗业、遗德、遗诏,足见情之深、义之重;七次提到“陛下”,处处为后主着想,反复说“诚宜”“不宜”“宜”“亦宜”,足见关怀备至,拳拳心切;老臣之心,表露无遗,令人动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诸葛亮此番出师未能如愿,大地却匆匆将他揽入怀中,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叹惋。但他的英名与事业永载史册,他的忠诚与担当永放光芒。正是:诸葛大名垂宇宙,出师一表永不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