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曹刿论战》:初中必读文言文精华

《曹刿论战》:初中必读文言文精华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后人把这段故事概括为“齐鲁长勺之战”或“曹刿论战”,但更喜欢以突出主人公形象的“曹刿论战”为名。交战的地点在长勺,所以称为长勺之战。《曹刿论战》虽记载了这场战役,但对激烈的战争状况并没有什么叙述,而是重点叙述了鲁国获胜的原因,成功塑造了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平民爱国者的形象,他就是曹刿。齐国大军压境,鲁国决定应战。

《曹刿论战》:初中必读文言文精华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优良的爱国传统。虽然国家、民族的概念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但是热爱自己的家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这种情感、精神使得人们在国家遭受危难的时候,胸怀大局,关心国事,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

许多名言,如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更不用说载满史册、数不胜数的人物事迹。

这里讲述一个历史比较久远,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曹刿。

故事发生于齐国和鲁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时间是鲁庄公十年(684),距今2700多年了,记载在我国第一部记事周详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后人把这段故事概括为“齐鲁长勺之战”或“曹刿论战”,但更喜欢以突出主人公形象的“曹刿论战”为名。

齐国与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所以山东也被称为“齐鲁大地”),当时齐国国君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可想而知齐国要强大得多。齐桓公对鲁国发起了一场战争,起因是在他与他的哥哥公子纠争夺王位时,鲁国帮助的是公子纠。交战的地点在长勺,所以称为长勺之战。这次战役,强大的齐国反而被弱小的鲁国打败了,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论战》虽记载了这场战役,但对激烈的战争状况并没有什么叙述,而是重点叙述了鲁国获胜的原因,成功塑造了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平民爱国者的形象,他就是曹刿。

文章非常简短,但叙事完整清楚,脉络分明,写法别致。全文主要用对话的形式展开叙事,既呈现了鲁庄公(鲁国)迎战-备战-胜战-评战的全过程,又写出了曹刿请见-论战-参战-释疑的一系列活动,两者同时进行,互相交织。全文记录了一场战争,但重点在写对战争的谋划,刻画了曹刿这一位生动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本来嘛,迎战齐国,鲁庄公才是理所当然的主人公,可曹刿成了事实上的主人公,我们不妨侧重于曹刿的角度做点分析。

首先,曹刿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平民爱国者,在他身上,表现出可贵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www.daowen.com)

齐国大军压境,鲁国决定应战。大敌当前,国家的备战工作做得怎样了?是否有胜算的把握?身居乡野的曹刿时刻关心着、牵挂着,眼看大战在即,他实在坐不住了,于是决定求见国君,一探究竟。但是他的行为马上遭到了乡邻的劝阻。文章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侧面暗示了曹刿的平民身份:“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称当权者为“肉食者”,体现了阶级的差异,也符合乡民的身份特点。乡人言下之意是说,国家大事自有享受着美味的当政者处理,我们都是吃着粗茶淡饭的平头百姓,用得着操这份闲心吗?同乡的话似乎也有点道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毕竟你一介草民,这些并不在你的职责、权力范围之内,关心、关注一下也就罢了,犯得着去多管闲事吗?可曹刿并不那么想,国家有难,不光是当权者的事,也是每个子民的事,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分忧出力,不能只是茶余饭后闲聊闲聊,做个旁观者,而应该付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曹刿一出场,就通过乡人的劝阻,对比反衬出了他的爱国情怀。他身份低微,却品德高尚,虽只是个小老百姓,却想着国家大事。

因此,“曹刿请见”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一贯的主人翁意识的自然表现,乡人看来也许觉得有点奇怪,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应当、责无旁贷的事,对于国家大事决不能坐视不管。不仅如此,曹刿的“请见”不但不是临时起意,而且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他回答乡人的质疑,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说明他不是外敌入侵才临时关心国家的安危,而是平时一向就对国内政治十分关心,对当政者的执政情况十分了解。他作为一个臣民,对官府的治理成果有着切身的感受,对当权者有着深入的观察,认为他们平时就平庸浅陋,大敌当前,定然“未能远谋”,所以才毅然“请见”。其次,他求见后劈头就问庄公:“何以战?”可见他是有针对性的,是有备而来,不是来添乱的。而事实马上证明,他的担忧不是多余的,庄公的回答随即证明了他的“鄙”,虽然准备迎战,但心里并没有底。庄公战时的表现则说明他不但为政不足,军事指挥也不行。

因此,“曹刿请见”一事,表现出他不但时刻想着国事,而且想得多,想得宽,想得远,想得深;他不但想了,还去做了,不但参与谋划,还“战则请从”,亲自上战场,勇赴国难。

其次,曹刿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懂得为政之道的平民政治家。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战前与庄公的对话中,并通过与庄公的对比反衬得以充分体现。前面说到,他之所以“请见”,就是担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远谋”实是全文的关键词——而事实果然验证了他的认识和判断:庄公愚陋寡见得很。军情紧急,曹刿急迫发问,庄公照道理先挑要紧的说,可连说两条都不得要领,被曹刿否定了。曹刿认为,“分衣食”只是上层贵族小圈子的事,百姓不能从中受惠;不虚报祭品也只是小小的信用,神明也不会信任你是真诚为国民祈福,这两条都无法获得人民的拥护、支持,怎能让百姓听从号令,踊跃御敌呢?在曹刿的再三启发下,他终于想到还做了一件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呀,这才算是尽了君王的本分,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实事,能够获得民心,曹刿听他终于说出来最重要的一条,马上予以肯定,认为可以凭借这一点迎战敌人。所以,曹刿着眼点在民心的得失,在他看来,战争的胜负既不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不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而是决定于“取信于民”。

这一段对话表面看是在谈论战前准备、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本质上谈的是为政治国之道。争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才能上下同心,同仇敌忾;而平时为政治国,能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可以取信于民。可见曹刿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一个懂政治、懂治国的政治家,政治见识远在庄公之上。

再次,曹刿是一个指挥若定、富有战争谋略的平民军事家。

鲁庄公虽然资质平庸,但还不昏庸,他见曹刿言之有理,不但采纳了他的意见,而且接受了他的参战请求,更难得的是与他同乘一辆战车,并肩指挥作战。可惜战场上的表现,再一次验证了他的“鄙”,也再次对比、反衬出了曹刿的“远谋”,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战场上庄公的“鄙”具体表现为轻率寡谋,急躁冒进。他看不到战机,却急于求成,一听到齐军击鼓进军,便急不可耐,也要“鼓之”;一看到“齐师败绩”,他又急着要“驰之”。曹刿一连两次“未可”,果断阻止,待“齐人三鼓”之后,他才授意下令出击;齐人败逃之后,他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仔细观察敌情以后,才同意追击。作者把一场紧张的大战,浓缩为一个富有喜感的场景,聚焦在两个主帅的指挥上,一急一慢,一张一弛,一个盲目无知瞎指挥,一个看准战机下指令,对比鲜明,反差强烈。这样,一个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平民将帅的形象跃然纸上。

好在鲁庄公人品不错,很有国君气度,能放下面子,诚心诚意,礼贤下士,完全听从曹刿的正确决断,终于大败强敌,一举夺取了长勺之战的胜利。不过,直到大获全胜,他还没想明白自己当初的指挥为什么不对,于是就有了战后释疑的一幕。庄公还是很谦虚,不耻下问,要曹刿给他说道说道。战斗结束了,气氛轻松了,曹刿有时间有心情慢慢解释了,于是娓娓道来,发表了那通著名的军事理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他认为,士气和战机,在战争中至关重要。敌人“三鼓”之后,士气懈怠,而我方士气饱满,斗志昂扬,此时“彼竭我盈”,正是“敌疲我打”、进行反攻的最佳战机,故能一鼓作气,克敌制胜。同时,敌强我弱,齐国虽然败退,但虚实难测,也有可能是设下埋伏,诱敌深入,所以要保持警惕,慎重从事。他察看齐军“辙乱旗靡”的迹象,推断他们确实是仓皇逃窜,已经溃不成军了,才乘胜追击,并最终战胜强敌。最后一段,在叙述顺序上是补叙,却正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曹刿的解答,可说是对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做了个总结和说明,又照应前文,写实了曹刿的“远谋”,说明他深谋远虑,具有将帅之才。

身份低微的平民,赤诚的爱国者,具有民本思想的政治家,多谋善断的军事家,这就是曹刿。他爱国见行动,报国献才智,对国有贡献。

看来,爱国也要有真本事才好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