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送东阳马生序》-男儿读书时的精华鉴赏

《送东阳马生序》-男儿读书时的精华鉴赏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余幼时即嗜学。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一篇以“劝学”为主旨的文章。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中央官学,即最高学府。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可见这位“马生”是一位优秀的年轻人。如称王安石为“王临川”或“临川先生”,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等。所以“东阳马生”就是东阳人马生君则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男儿读书时的精华鉴赏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qǐ)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mà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是励志求学的黄金时代。

学习要靠自己发愤努力,也离不开师长的教导鼓励。劝勉、激励人家努力学习,古代专门有个词语,叫“劝学”。战国思想家荀子写有《劝学》一文,我们也曾学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历代劝学的诗文名言很多,如汉乐府《长歌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诸葛亮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朱熹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等等。我们发现,它们大都是通过分析利害、讲述道理的方式,来告诫、教导年轻人珍惜光阴,勤奋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一篇以“劝学”为主旨的文章。但它劝学的方式与前面那些诗文迥然有别,全文主要是通过讲述自己求学成长的经历,现身说法,来启发、勉励年轻人的。文章采用这种写法,又有几点特殊的原因:一是文章的体裁,二是作者的身份,三是作者与劝勉对象的关系。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把这几点搞清楚。这又得从标题入手。

标题中的“序”就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古代的“序”有两种,一种是写在诗文著作前面,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或介绍和评论作品内容的文章,也叫“书序”,相当于现在的序言;一种是临别之时写给对方表达惜别、劝勉、祝愿之意的文章,类似于临别赠言,所以也叫作“赠序”。本文就是一篇赠序,“送……序”就是送给某某的赠序。

而赠文的对象“东阳马生”又是什么人呢?“马生”就是一位姓马的年轻人。“生”指年轻人,一般是长者对后辈的称呼。“马生”叫马君则,是一位太学生。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中央官学,即最高学府。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可见这位“马生”是一位优秀的年轻人。“东阳”是地名,就是现在的浙江省东阳市,一个以木雕艺术著称的地方。中国人故土观念强,古代称呼人习惯加上籍贯,甚至直接以籍贯称呼。如称王安石为“王临川”或“临川先生”,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等。所以“东阳马生”就是东阳人马生君则的意思。(www.daowen.com)

从“东阳马生”的称呼可见作者是长辈。这位长辈可不是一般人呐。他叫宋濂,是著名的文学家,“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号称“一代文宗”,声望极高,深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亲口赞誉他是“开国文臣之首”。那他怎么会给一个素昧平生的无名晚辈写赠序呢?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缘由。原来,他也是浙江人,与那位马生是同乡。当时他本已告老还乡,这次是应诏来京城南京朝见皇上的。在太学读书的马君则听说德高望重的家乡老前辈来了,“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就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去拜见他。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一番交谈,宋濂见这位小老乡学问人品都不错,又谦虚好学,非常高兴。正好马君则准备回乡省亲,于是写了这篇文章与他赠别。

这篇赠序充分表现了一位年高德劭的名儒宿学的风范。面对同乡晚辈,宋濂可以倚老卖老,可以老气横秋,也可以直接训导他要如何如何,但他没有摆出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俯下身子跟他平等对话,毫不避忌地跟他讲述了自己早年家境贫寒、艰苦求学的往事,分享了自己成长的体会心得,从而委婉含蓄、平易亲切地表达了勉励他勤奋学习的用意。谦虚低调,诚心诚意,用心良苦,充满了一个硕德长者对后辈晚生的殷切期望,令人敬佩,令人感动。

文章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前两段为一部分,后面两段各为一部分。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文章第一部分叙述的就是作者自己青少年时代克服重重困难、“勤且艰”求学的情形。作者“幼时即嗜学”,但老天似乎要考验他“嗜学”的坚贞,给他安排了一条异常艰辛的求学之路。宋家既非书香门第,也非富贵之家,出身寒门,并且大环境也不好,家在穷乡僻壤,文化落后,没有图书馆,没有好老师,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读书成才的条件。换作一般人,恐怕只好自叹命苦,知难而退了。可这一切没有难住他。没有书读,就借来抄录,因为怕违约下次难借,哪怕冻得手指僵硬也不敢放松,一定按时归还。靠着勤奋诚信,成年以前终于得以“遍观群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以后,随着学问的增长,需要外出拜师问学,那就更加艰难了。首先是求师难。附近没有学识渊博的老师,好不容易打听到百里之外有名师,但人家弟子多,脾气大,待人严厉,但靠着谦恭礼让,诚心求教,不断“援疑质理”“卒获有所闻”。二是路途远,行路难。百里之遥,全靠步行前往。天寒地冻,北风凛冽,“大雪深数尺”,作者却背着书箱,拖着步子,在“深山巨谷中”踽踽独行,以至“足肤皲裂”“四支僵劲”。但自然环境的严酷不足以遏止他“嗜学”的热情和毅力。三是生活苦。因为客店住着同来拜师求学的人,条件的优劣就有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吃得简单粗劣,穿得单薄破烂,实在穷酸得很,而“同舍生”则锦衣玉食,珠光宝气,“烨然若神人”,简直是天壤之别,但作者“略无慕艳意”。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作者“慕圣贤之道”,内心充实,意志坚强,一心向学,乐在其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最后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四海称名,功成名就,但他却谦虚地说“未有所成”,始终保持着低调做人、温良谦恭的本色。

天道酬勤,宋濂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天才。他可说是“逆境成才”的典范,他的经历说明,客观条件不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个人主观的努力才是成才的关键。为了进一步表达这个意思,第二部分作者回到现实,指出现在太学生的学习条件实在是够优越的了,对比当年的自己,一无衣食之忧,二无奔走之劳,三无求师之难,四无抄书之苦,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理应进德修业,大有作为。如果还是“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要么就是天资太差,要么就是不够专心致志。可是能成为太学生,天资会差吗?那只能怪自己太不勤奋刻苦了。写到这里,作者才用一个假设反问句,婉转地点明“劝学”的主旨。

文章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前文已提到,作者在此交代了写作缘由,也点明了用心所在,那就是“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来“勉乡人以学”。但他毕竟位高名显,万众瞩目,又担心一番自述引来世俗之人的误解和歪曲,以为他是变相地自我显摆,炫耀自己,那岂不是事与愿违了吗?于是他最后写道:“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如此作结,既避免招来非议、违背初衷,又体现了作者一贯谦卑敦厚的风格;既从反面强化了“劝学”的主旨,又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求学从来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条件再好,也得“苦学”,需要“苦中作乐”才行啊。让我们再来读一首颜真卿的《劝学诗》吧: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