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说到唐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大家可能会不约而同地说李白、杜甫,没错,一个诗仙、一个诗圣,顶级的诗人。对了,他们是诗人,但是要说文章写得最好、最有名的,那恐怕要算韩愈了。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他“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文公”,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百代文宗”的美誉。
这位文章大师身世不太好,从小就是孤儿,长大后考科举也屡次不中,仕途也不顺利。但他胸怀大志,“有忧天下之心”,才华也不断增长。在将近而立之年时,终于考中进士,进入了官场,他踌躇满志,满以为可以大展身手,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了。可到处找机会(包括三次上书宰相),总是碰壁,不受待见,这让他很是郁闷,感到愤愤不平。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写文章自然是最好的方式,也是他最拿手的。但说几句气话、发一通牢骚也没什么意思啊。说什么呢?怎么说呢?他看到,像他这样怀才不遇的人,不止他一个,从古至今,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这不值得好好剖析一下吗?对了,“社会为什么会埋没人才”,这个很有意义,就谈谈这个问题!
但怎么说才好呢?直截了当地议论一通,发表点看法,提几点意见?那可不行。一来,这是个很大很复杂的话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非得长篇大论才行;二来,直白地议论分析也没有吸引力,又长又平淡,没人喜欢看;再说吧,自己满腹诗书,总要写得巧妙一点、精彩一点吧。他陷入了沉思。突然,他想起了古代伯乐相马的故事,灵机一动,大受启发,奋笔疾书,写下了传世名篇《马说》。(www.daowen.com)
的确,《马说》是一篇构思别致、思想深刻、感情饱满、极富现实针对性的议论文。“说”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体,“马说”的意思是“说一说(千里)马(被埋没的)问题”。文章由伯乐相马的传说启发构思,赋予其新的内涵,把伯乐比喻为善于识别发现人才的当权者,把千里马比喻为杰出的人才,通篇比喻说理,托物寓意,通俗而又形象深刻地分析了人才被埋没的社会原因和悲惨处境,对压抑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嘲讽,说出了所有怀才不遇者的心声。文章文质兼美,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永恒的价值。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章开篇就是一个奇特的警句,令人深思。为什么说奇特呢?因为这句话在逻辑上讲不通,不合情理。按理说,不管有没有伯乐,千里马都是存在的,伯乐并不是千里马存在的先决条件,但作者却用“有……,然后有……”的句式,强调说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这不奇怪吗?但他马上解释了之所以这样说的合理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常有,……不常有”,千里马和伯乐,两者在数量对比上相差悬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很少,甚至可能没有,所以势必会有千里马受到埋没。但既然是千里马,就应该受到特别的待遇,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和价值。但千里马跟人一样,很难一下子识别发现出来,必须要有伯乐慧眼识珠,否则,即使有千里马,实际上也等于没有,可见伯乐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就不会有诸葛亮的“隆中献策”“三分天下”,恐怕诸葛亮只能老死隆中。因此,从“千里马只有得到伯乐识别发现,才能发挥作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当然,作者劈头就用这样一种看似奇怪的说法,更能突出自己的观点,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提请人们高度重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
在当时的社会,伯乐是谁呢?那只能由身居高位的当权者来充当了。但是如果这些当权者身居伯乐之位,却无伯乐之能,未做伯乐之事,广大的人才就必然得不到重用,必然遭遇埋没的命运。因此开头两句其实还隐含了当权者应当做好伯乐,好好发现人才的意思。这样,就暗中将矛头对准了那些掌管着人才命运的当权者,为下文的愤怒控诉、批判树立了靶子,找准了对象。因为事实正是如此,无知昏庸的当权者尸位素餐、无德无能,不但让千里马没有用武之地,而且“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遭受不尽的屈辱,最终接二连三地含恨死去,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其实有千里之能,最终连同情、惋惜他们的人都没有。所以,反观开头两句,其实包含万千感慨,是作者亲身遭遇和目睹无情现实之后,感情和思想认识的集中概括。
第二段写千里马的具体遭遇与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要展现它的超凡才能,必须满足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它异于常马的食量。它“一食或尽粟一石”,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既“食不饱”,自然“力不足”;既“力不足”,自然“才美不外见”。如此下来,它的表现可能连平常的马都不如,又怎么可能日行千里呢?这段中“不知”二字,上接“伯乐不常有”这个根源;正因为无伯乐识马,才有食马者的“不知”,才导致一连串的后果,致使千里马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最终落得个连常马都不如的凄惨结果。在表达上,作者从“不知”引起,连用四个“不”字句,层层推进,一气而下,最后用“且欲……安求……”的让步假设兼反问句式,将“不知”的后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既写出千里马的悲愤无奈,也写出当权者(包括其下属的“奴隶人”“食马者”)的愚昧专横。
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三个表否定的“不”字句,构成排比,语气强烈,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三个“不”,归根到底还是“不知”。作者概括指出,因为“不知”,所以不能正确地驾驭它,甚至可能因为连常马都比不上而加以无辜的惩罚、鞭打;也不能让它吃饱力足施展才干;也不能在它嘶鸣时懂得它的心意。更可笑可悲的是,当权者站在被他压制、摧残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面前,还一副尽心尽力、求贤若渴的模样,感叹说“天下无马”,极具讽刺意味和愤慨之情。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两笔勾勒出一个愚妄无知而又自以为是的当权者形象。明明是自身有眼无珠,反怪世无良马;明明在埋没贤才,反而不懂装懂、叹息找不到贤才。这不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鲜明印证吗?最后,作者紧承“天下无马”的无知妄言,用设问句总结点题:“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腔义愤,满腹怨恨,化为沉痛悲凉的感慨,辛辣浓烈的嘲讽,对“不知马”的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
清末进步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曾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社会要发展,事业要进步,首先要靠人才。人才得不到充分利用,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损失和悲剧。需要指出的是,当今时代,人才机制灵活多样,人才对“伯乐”的依赖性大为减弱,千里马有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作为个人,也要勇于毛遂自荐,当仁不让。当然,首先你得是匹好马,最好是匹千里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