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中对他理想社会“世外桃源”的美好畅想。“桃花源”里,社会和平安宁,没有争斗,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各得其所,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社会图景!可是,这并不是陶渊明凭空想象出来的。早在陶渊明之前近千年,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大同”社会的伟大构想,而“世外桃源”的设想其实就来源于“大同”社会,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具体想象和艺术再现。
“大同”社会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社会模式,是儒家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记录在《礼记·礼运》篇中,原文是孔子有感于现实而对弟子言偃说的一番话。当时,国家每年冬天都要举行一种叫作“蜡(zhà)”的祭祀祖宗的重大仪式,孔子有一次参加完鲁国国君主办的蜡祭之后,感叹鲁君失礼,没有了夏商周时代的那种政治制度(即“大道”)之下的风范、气象,于是针对言偃的提问,抚今追昔,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
我们还是来看看原文吧。“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guàn,阙,高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翻译过来就是说,“从前,孔子曾作为来宾参与蜡祭,祭毕,孔子出来到宫门外的高台上散步,不禁感慨叹息。孔子感叹的,当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代的礼法。言偃在一旁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呢?’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杰出君主在位的时代,我没有赶得上,而内心深怀向往。’”接着,孔子就阐述了他的向往,这就是文章《大道之行也》的内容。(www.daowen.com)
这段话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大致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因此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讲信修睦”,这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是“故”字领起的三句话,到“不必为己”止,从三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用“是故”作结,到末尾。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大道”字面是最好的规范、制度的意思,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儒家认为夏商周三代可作为理想模式的参照,而加以推崇,因此“大道”的具体内容是指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道”是实现“大同”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大同的途径;“大同”是“大道之行”的目标和结果,是儒家的理想社会,也可以说是儒家规划的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最高境界。
“大同”社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第一层讲的就是“大同”社会的三个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天下为公”又是最根本的。“天下为公”的“为”是“是”的意思,“公”字,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归全体人民所有,不属于任何个人。这也就意味着政权属于全体社会成员,没有高高在上的专权者;社会财富也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供他们肆意挥霍。但一个国家、社会还是要人来组织、管理呀,所以第二点就是“选贤与能”。“与”是“举”的通假字,“选贤与能”即“选举贤能”,就是由大家来公开选拔、推荐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把国家事务交由他们治理,为大众服务。社会管理者的标准是“贤能”,就是后世说的“德才兼备”,他们的产生则是通过“选举”,民众选拔推举能代表他们利益与意愿的人才来治理国家、社会。第三点“讲信修睦”是从社会环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说的,人人讲究诚信,全体致力于培养和睦气氛。社会推崇诚信,虚伪欺诈自然就没有市场,人与人之间也就真诚友善,充满信任;民众以和为贵,和睦相亲,自然就少了纷争是非,这样,社会就能保持安定、和平,风俗淳良,风清气正,人民相安无事,和谐相处。
第一层用三个四字短语,从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三条总纲。第二层则进一步更具体地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说是三条总纲的具体体现。第二层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生活无忧,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亲其亲,子其子”只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有自私的一面,但是在大同社会,人们却能超越私心、推己及人,做到“泛爱众”。“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就是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也就是后来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整个社会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说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作者还特别提到,社会中还有“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容易忽视的弱势困难群体,他们需要特别关爱,要让他们“皆有所养”,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孔子用一个长句,一口气把社会上的各种人群全部包揽进来,显示了儒家仁爱思想,体现了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关怀照顾,让人倍感温暖和鼓舞。第二,各得其所,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虽也可以归入到上一层中,但是这里所说的“男女”指的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即“壮有所用”的“壮”,从社会发展和家庭层面来说,他们都是中坚力量,所以应单独列为一点,加以强调。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人们有田可种,有地可耕,可以种桑养蚕,才能丰衣足食,解决温饱。“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有事可做,安分守己;“有归”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配及时,生儿育女,有和乐的家庭。第三,快乐奉献,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成果,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据为己有,私藏私用;“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以劳动为荣,尽心尽力。共同劳动,创造财富,又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所以人人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大家,心甘情愿,敬业奉献。
大同社会是如此美好,然而现实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作者正是有感于现实社会的礼崩乐坏、黑暗浑浊,才孜孜求索,憧憬大同的。所以,第三层作者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做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升平景象。这样就对比显示了与现实社会的天壤之别,突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增强了感召力,让人无限向往。
安定繁荣、安居乐业,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期盼。孔子、儒家所构筑的大同愿景,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直到近现代,又成为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的《大同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思想主张的重要来源和内涵。可惜的是,这样的美好愿景一直只是中国人民的千秋家国梦,一直没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应该已经远超古人“大同”的理想了吧,而“中国梦”的壮丽图景,正在召唤着我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