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的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王道”一统天下。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著书立说,编辑成《孟子》一书。《孟子》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气势浩然、雄辩滔滔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源于他“善养吾浩然之气”。唐代韩愈在此基础上提出“气盛言宜”的观点,这是关于作者道德修养与文辞关系的著名论断。“气盛”指作者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他认为,只要气盛,语言无论长短、抑扬,都会是适宜的。孟子一身浩然之气,充满道德自信,站在精神高处,藐视权势富贵,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发而为言,表现出挥洒自如、势不可挡的特征。(www.daowen.com)
下面我们通过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文简称《得道》《生于》)的方式,领会这两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初步感受《孟子》散文的风格。
《得道》《生于》虽然都是节选,但都相对独立、完整,结构上可单独成篇,且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在思想内容上,两文区别明显,但提出的观点和论断都可谓至理名言,至今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生命力,仍然是人们的惯常用语。
《得道》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加以比较,用两个“不如”,层层推进,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结尾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者”和“失道者”,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得道”即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就可以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这就是“得人心”,即“人和”。所以后人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生于》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一反一正,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哲理的两面。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总结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艰苦的环境,给人艰难困苦和精神痛苦的考验,可以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聪明才干。并进一步从正面指出,人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训,在不断冲破忧虑、痛苦、困惑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激发了他的创造力。接着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国家的兴亡,孟子针对当时战乱纷争的现实,指出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许主要是给为政治国者提供启示,但作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方面获得智慧的启迪,既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后世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就包含着同样的道理。
思路结构方面。两篇文章都是立论文。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但《得道》是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总领全文,然后层层深入展开论证。全文呈现出“总-分”式的结构特征,但分论部分,先论述“天时不如地利”,接着论述“地利不如人和”,第三层进而指出“人和”的实质就是“得道”,就是施行仁政。这三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生于》在整体上正好相反,是“分-总”式的结构,先分述,由谈逆境成才的道理,进而谈到治国,内要有能臣的劝谏辅佐,外要有敌国外患的危险,最后总结,点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旨。两文都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在论证方法方面,两文方法多样,论证有力,同中有异,各有侧重。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对比论证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比如《得道》中,论点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两个“不如”逐一对比,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得道”即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生于》中,观点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一个正反对比,实际讲的是一个意思,但从反面指出后果、危害,就强化突出了正面的意思,也更能起到警醒人心的效果。两文也都运用了事例论证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它的说服力是不言而喻的。但两文同中有异。《得道》以“环而攻之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概括性的战例证明了中心论点。不过孟子多次提到战争却并非他的本意,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他是反对战争的,他最终的结论也是不需要战争的,施行仁政自然可以天下归顺。所以两个战例在本质上其实是比喻论证。而《生于》一文事例论证则是一大特色,开头就一连举了六个典型的具体事例,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作者归纳推理,得出成才需磨炼的道理,强有力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当然,两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两者是互相结合的。
在语言风格上,两文都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气盛言宜的特点。孟子充满“舍我其谁”的理论自信和道德自信,一腔浩然之气让他雄视一切,发而为论辩,意气风发,激情洋溢,自由奔放。在修辞上,又善于采用排比、比喻、对比等手法,灵活多变的句式,使得语言既明白晓畅,精练准确,又气势非凡,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得道》章,纵观全篇,居然有十来句否定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如……不如……”,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还有“非不……非不……非不……非不……”的双重否定兼排比句,语气强烈而肯定。“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三句“不以……不以……不以……”,整齐的排比句,一气而下,如滚滚激流,倾泻而出,一口气把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通通否定排除掉了,从而突显了“人和”无与伦比的地位。《生于》一文则以肯定句式为主,开头虽是举例,却也是整齐的排比句,且一连六句,给人滔滔不绝,目不暇接之感,光这气势就给人强大的冲击力。接着归纳推论,先用一个长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加一个“也”字舒缓一下语气,马上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气势非凡;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又富有节奏感。
《孟子》本身大多是与人论辩说理的产物,因此非常适合朗诵。其实也唯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和体会他的散文感情饱满、议论恢宏、文气磅礴、雄辩酣畅的特色;也更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去感应圣贤的呼吸,圣贤的脉搏,圣贤的热血,圣贤的智慧,进而与圣贤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