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说起作者纪昀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一说纪晓岚就恐怕无人不知了。对了,纪昀就是纪晓岚。“昀”是他的名,“晓岚”是他的字。古人既有名又有字,名与字有一定联系,比如“昀”是日光的意思,他大概是早晨太阳初升、林间雾气还没消散的时候出生的,所以取字叫“晓岚”。
纪晓岚在民间传闻和众多影视作品中,是一位风流倜傥、机智幽默的大才子,与乾隆皇帝关系密切,凭着一副铁齿铜牙与和珅、刘墉在乾隆身边周旋。历史上真实的纪昀不见得这么潇洒倜傥,但他的才华和成就却名不虚传。他是清代的大学者和文学家,少有神童之誉,学识渊博,工诗能文,是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集成之作《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短篇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阅微草堂笔记》是《聊斋志异》之后最著名的志怪小说,并称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与《红楼梦》等一时风行海内。鲁迅先生曾称赞它“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河中石兽》即选自这本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志怪”就是记录奇闻怪事的意思,这是针对小说题材内容的特点而言的,因为《阅微草堂笔记》主要就是记述狐鬼神怪故事。不过《河中石兽》算是比较例外的,是一则充满人间气息的故事,讲述了两尊石兽沉入河中,十余年后几经周折,失而复得的过程。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这篇文章的特点。(www.daowen.com)
一、叙事清晰,平中见奇。文章以寻找石兽这个中心事件为线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叙述。故事虽然不复杂,但前因后果环环相扣,连贯紧密,构思严谨。开头先交代石兽沉入河中的原因,然后引出寻找石兽的中心事件,交代了故事的起因。“阅十余岁”一句必不可少,因为年深月久,石兽位置难以确定,才会有寻找的不易和周折。有了这句铺垫,接下来的情节才显得合情合理。寺庙的和尚先在落水的附近打捞,“竟不可得”,于是又想当然地以为顺流而下了,可是往下游找了十几里路,还是一无所获。这时出来一个讲学家“指点迷津”,他的一番分析指点似乎非常中肯,听起来确实十分有道理,大家也很信服,“众服为确论”,看来只要在石兽落水处继续深挖,就可打捞出水了。可是又出人意外地出来一个老河兵,说出一番更是出人意料的新见解,故事陡然起了波澜,产生悬念。他的看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识,但是按照他的指点,却果真在上游数里之外找到了石兽。寻找石兽的过程,似是平铺直叙,但作者穿插讲学家的嘲笑和高谈阔论、老河兵对讲学家的辩驳否定,使得故事结构层层递进,情节既平实清晰又一波三折,迟迟才揭晓谜底,让人充满期待,引人入胜。
二、言简义丰,文笔洗练。作者写人叙事,力求语辞简明扼要,单纯明快,表现出简约洁净的文体风格。也就是该省即省,可有可无的一律省去,因此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繁复的描写,不用常见的修辞等,但是又不简陋肤浅,而是笔到意到,简洁而生动。例如,文中的人物,只写动作、语言,而外貌之类,一概不写。叙事也很简练,如开头写寻找石兽,顺流而下搜寻十几里,本来是一件大费周章的事情,如果要展开来写,是需要不少笔墨的,可作者只用“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这么三言两语,就把搜寻的方法、工具、范围、经过、结果都写清楚了;而搜寻的情形和辛劳不易,留给读者去体会。又如最后石兽是如何打捞出水的场景,作者也完全略去,只用“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一句,直接交代结果,毫不拖泥带水。再如,自命不凡的讲学家遇到老河兵的驳斥以及最后事实证明他的错误之后,他有怎样的反应、举动?文章也没有写,但读者也可以想象体会得到。全文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但简约而不简单,意蕴丰富,真可谓“雍容淡雅,天趣盎然”。
三、人物鲜明,特征突出。人物形象是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刻画好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本文写了和尚、讲学家、老河兵三个人物,而以老河兵为主要人物。写人不重写形,重在绘神,以写出各自的性格特征为目的;而人物的思想性格又主要是通过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对比衬托得以表现的。和尚诚心礼佛,募金重修寺庙,要把石兽打捞出来复于原位。他先是在山门倒塌的位置找,然后又请人“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出家人的心意不可谓不诚,但劳而无功,显得愚笨。讲学家是个读书人,他自以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他对和尚等的举动先是“笑”。作者不加修饰,没写是怎样的笑,但根据他说话的语气、内容,显然是“轻蔑地笑”,是讽刺嘲笑。他开口即称“尔辈”,说人“不能究物理”,一副高人一等、不屑一顾的模样,自认学问高深,嘲笑众人见识浅陋;接着一个反问句,加深嘲讽之意。然后煞有介事地说:“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自鸣得意之状溢于言表。老河兵呢,他也是“笑之曰”,他针对讲学家的自以为是,有嘲讽,但更多的是自信的驳斥,语气显得谦和多了。他先详细解释了“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道理,然后否定了和尚和讲学家的看法,但“固颠”“不更颠乎”,对和尚和讲学家,语气显然有轻重之别。
三人的表现,特别是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语言描写,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特点;同时三人之间又形成对比映衬,使得人物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和尚的劳而无功,初显其笨拙浅陋,待到讲学家出场大讲“物理”,和尚似乎更加相形见绌了;然而等到老河兵上场,两人都成了他的陪衬,老河兵胸有成竹、见多识广、实践经验丰富的形象跃然纸上。
四、立意深刻,富有哲理。作者叙事完毕,结尾有一句精要的议论。从这句议论来看,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单纯讲个传奇故事,而是寄寓了作者的思考、感慨,同时也给读者深刻的启示。作者叙事客观冷静,但故事的结局和人物之间的对比,已然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那就是对老河兵的肯定、赞美和对和尚与讲学家的批评。结尾的议论总结,则直抒胸臆,否定、批评了和尚特别是讲学家“据理臆断”的错误做法。
故事本身就已发人深省,因为从常规思维和一般的事理来看,和尚所为并无不当,讲学家所言也并非无理,但为什么都错了呢?老河兵并没有讲学家的学问,为什么他的见识反而高明、正确呢?这启示我们,世事万物既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看问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下结论,否则就容易犯“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据理臆断”的错误,不但贻笑大方,而且徒劳无功,白费力气。而讲学家自以为懂“物理”,有学问,傲慢轻率嘲讽寺僧,讲得头头是道,可在老河兵与现实面前,又显得多么浅薄无知。老河兵的“笑之”,显然针对的就是他一味空谈还趾高气扬的轻浮自大。这又提醒我们,一方面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另一方面则不能盲目迷信现成的“物理”,因为道理正不正确,还得要实践来检验。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实践出真知,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老河兵长期与江河打交道,熟悉“石性”“沙性”“水性”,所以能正确推断石兽的位置。他是类似于卖油翁那样的民间高人。
另外,作者的结尾议论,强调“天下之事”“多矣”,显然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由此及彼,推而广之,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最后用“可……欤”的设问句,催人警醒,引人深思。总之,篇末议论,起了画龙点睛、总结深化主旨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