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百花盛开,群芳争艳,万紫千红,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人们种花、养花、赏花、赠花,生活因此增添了色彩,增添了情趣,人们也可以借此调剂身心,陶冶性情,增进情谊。到了现代,鲜花更是成为人们日常人际交往中表达情意的一种佳品,但送花也大有学问,花各有异,所代表的含义也各不一样,每种花都有其各自的“花语”。花语是自然之物被赋予人文意义的浪漫结果,是花草自身特点与人类审美感知两相结合的产物。
花语虽然是一个新兴的词语,更多地带有西方的色彩,其实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早在《诗经》《楚辞》时代就已经非常流行,只是现在似乎不那么“时髦”了。传统文化中,大量的花草树木都被赋予特定的情感和含义,融入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活跃于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如象征母亲、母爱的萱草,表示兄弟之情的棠棣,以及象征高洁品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等等。花草植物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并且往往与作品的思想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懂得一些“花语”,也是读懂古代许多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呢。
当然,通用的花语是人们求同存异的结果,代表的是人们共同的情感,但是因为各人个性气质、性格爱好、志趣追求的不同,也可以赋予花草植物特殊的含义和情感,表现出不同于众人的个性色彩。在文学中,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这样一篇名作。
周敦颐,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时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他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品德高尚,博学力行,为官清廉。后辞官而去,在庐山定居,创办濂溪书院,设堂讲学,著书立说,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www.daowen.com)
《爱莲说》与《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并且篇幅都短小精练,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志趣。两文的不同之处也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文体和语言了。“爱莲说”就是谈论一下对莲花的喜爱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体,行文不必像《陋室铭》那样需要对偶、押韵,所以《爱莲说》大都是长短不一的散文句式。最大的不同则是具体的写法和思想情感,大家注意去比较分析一下吧。当然也可以参考下面的赏析啰。
周敦颐对莲花情有独钟,是因为莲花的习性、特点与他崇尚的精神品格高度契合,因此他要借描写莲花来明理咏志。但前提是必须要抓住莲花的这些特点,并在准确传神的描绘中赋予其一定的个性气质,才能移情于物、由实入虚,自然贴切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达出来。这也是托物言志写法运用成功的关键。无疑,作者对这一技巧运用得熟练自然,炉火纯青,文中的莲花成为他自我的化身、写照。而对于欣赏者来说,文章对莲花的描写就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没有开篇就入题,而是从人们爱花的常情常态说起,逐步引入正题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文章起笔自然朴实,但并非信笔闲谈。他表面是说,世上可爱的花很多,其实暗含了“花各有异,什么样的人喜爱什么样的花,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言外之意,不露声色地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于是,他接着说道陶渊明爱菊,特别强调一个“独”字,说明陶渊明与众不同,他爱菊花,是他遗世独立、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的体现。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他厌恶世道浑浊,官场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菊花独自开在秋风霜天之中,不与百花争妍,不畏严霜,不辞寂寞,与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相似,所以为陶渊明所“独爱”。而从唐朝开始,花色浓艳,尽显雍容华贵之态的牡丹,被视为富贵的象征,成为人们特别是权贵豪门追捧的宠物,甚至居为奇货。刘禹锡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诗句:“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都反映了“世人甚爱牡丹”的风尚。人各有别,各有所好,那么自己呢?在与菊花和牡丹的对比衬托中,作者点题:“独爱莲”,引出喜爱的对象;而一个“独”字,又强调自己既不同于众人,也不同于陶渊明,突出了自己卓然特立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作者展开精心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莲花高贵可爱的形象。在语句结构上,“予独爱莲之……玩焉”是一个长长的单句,“爱”字一直管到语句结尾,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一口气把莲花的可爱之处全都说出来了,但是又非常形象而有条理。生长环境方面,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性高洁,素净庄重,宛如洁身自好、决不与污浊世风同流合污的君子。体态外形方面,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挺拔正直,不生枝节,一枝独秀,犹如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又通达事理的君子。她“香远益清”,芬芳馥郁,似淡而浓,清香远播,又如谦谦君子,德高望重,美名远扬。仪态风度方面,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秀丽端庄,清高自爱,气质高贵,令人敬重而不敢轻慢欺侮,就如志杰行廉的君子,矜持自重,气宇轩昂,令人肃然起敬。这些拟人化的描写,形神兼备,既准确地表现了莲的外在特征,又传神地揭示了她的内在气质,将莲人格化了。写花即写人,写花品即写人品,花品与人格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饱含爱慕赞美之情,以花喻人,表现了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也形象地解答了自己爱莲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议论和深沉的感慨。“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一个排比句,三个暗喻,分别把菊花比喻为隐士,牡丹比喻为富贵者,莲花比喻为君子。对三种花做出比较和品评,实际上是对三种爱花人的评价:爱菊者清高避世,爱牡丹者贪图富贵,爱莲者清廉处世。总而言之,爱什么样的花,就体现了什么样的趣味、人品和追求。这样在内涵上就与开头句形成内在的呼应。同时,三者又在比较中形成衬托,以牡丹做反衬,用菊花做陪衬,更加突出了莲花敢于面对现实,“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可爱,实际上也为世人树立起了一个理想的道德人格的高标。
那么,放眼现实社会,人们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作者不禁长叹一声:“噫!”叹什么?他一叹爱菊者“鲜”,太少了,能像陶渊明那样已经难能可贵了;二叹爱莲者稀,知音难觅,但愿能有吧。“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用反问句,启人深思。三叹爱牡丹者众,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人们热衷名利,甚至不顾廉耻,钻营攀援,趋炎附势,世风不淳。但作者对此并没有说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叩问着人们的心灵。
有道是:花中为何偏爱莲?只因莲花似君子。莲若为人应是我,我若为花必做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