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狼》:人与狼真实较量

《狼》:人与狼真实较量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的智商高度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叫声、肢体动作进行沟通。上面众多的成语、谚语就是一个个缩影和很好的证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关狼的故事,《狼》就是其中一篇。占据了有利地势,屠夫拿起了武器,做好了与狼搏斗的准备。这样,屠夫被迫御狼,终于初步扭转了被动的局面,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狼》:人与狼真实较量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有很多与“狼”有关的成语、谚语,并且大部分都是贬义词。大家试试看,看能一口气说出多少来呢?

比如,含有“狼”字的成语有:狼心狗肺、豺狼成性、豺狼当道、鬼哭狼嚎、狼吞虎咽、狼奔豕突、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含有“狼”字的谚语有:“狼披羊皮还是狼”“狼再喂也变不成看家狗”“没有吃过羊的狼,嘴巴也是红的”“豺狼要是饿肚,总是羊有罪过”“好肉都被狼吃了,坏名誉都加在狐狸身上”“狼行千里,改不了吃人”“狼的叫声很惨,却不能可怜它的处境”……

我们且不说这些词语现在的具体用法是怎样的,只看词语本身,狼在其中都是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无不体现着人们对狼的厌恶、憎恨、畏惧等情感。而这些情感不是某些人的,而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从语言中折射出人与狼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愉快的“交往历史”,这个历史是一个充满斗争、彼此较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狼的共同认识,并逐渐通过语言记录、沉淀、传递下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狼是可怕的,它贪婪、凶残、狠毒、狡诈,对人类充满威胁。(www.daowen.com)

现在,我们很少能看见狼了,为维护生态平衡,它已成了被保护动物。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狼是一种肉食哺乳动物,外形与狗和豺相似,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机警,多疑,善奔跑,耐力强,常采用穷追的方式获得猎物。狼的智商高度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叫声、肢体动作进行沟通。狼的族群观念极强,拥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狼分布广泛,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其分布范围也仅仅小于人和其他少数几种动物。

可以想象,面对这样一种强悍的生存对手,在人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在狼大量存在、时刻在人类周边出没的时代,人类是无法“与狼共舞”的。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狼,一直是人类的一大威胁,它的确长期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上面众多的成语、谚语就是一个个缩影和很好的证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关狼的故事,《狼》就是其中一篇。

《狼》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原文有三个故事,文章选的是第二则,讲述了一人(屠夫)与两狼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文章篇幅短小,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全文五个自然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是故事的主体、故事本身,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第五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是作者简短的议论。

第一段写屠夫遇狼,是故事的开端。“一屠”“两狼”点明人物,即矛盾的双方,屠夫孤身一人,敌众我寡。“晚归”“途中”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说明天色已暗,行人稀少,暗示了环境对屠夫不利。“缀行甚远”是事情的起因,说明屠夫受到了两狼的跟踪,处于被动地位。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说明屠夫这天为了生计卖肉到天晚,终于把肉卖完了,只剩下几根骨头。这句描写符合屠夫的身份特征,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写屠夫惧狼,是故事的发展。两狼尾随不止,屠夫孤立无援,感到了威胁,害怕起来。他想尽快摆脱狼的跟踪,有什么办法呢?他突然想起肩上担子的箩筐中还有骨头,扔几根出去就可以把它们打发了吧。“投骨”,呼应了前文的“剩骨”。“一狼得骨止”,似乎有效果,气氛也缓和了一下。可是“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几根骨头满足不了狼的欲望,可担子里能有多少剩骨呢?反复丢了几次以后,骨头已经丢完了,“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点都没有放松的意思,依旧紧追不舍。狼可是会吃人的啊,这架势,两头狼不就是冲着屠夫本人而来了吗?屠夫该怎么办?危险步步逼近,情节更加紧张起来,读者也不由得揪心起来。

第三段,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前面两段中,屠夫一直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两狼来者不善,主动出击,屠夫步步退让,可无济于事,他意识到狼要的不是剩骨,而是要他的命!他顿时惊恐万分:一头狼就够可怕的了,现在是两头,它们前后夹击可就完了!就在这危急时刻,屠夫看到空荡荡的野地上有个高高的柴草堆,像座小山一样。这可是此时此刻唯一的“靠山”啊!他急中生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奔”“倚”“弛”“持”,一连四个动词,说明他动作迅速,赶紧飞奔过去背靠草堆,把担子一放,拿起了屠刀。占据了有利地势,屠夫拿起了武器,做好了与狼搏斗的准备。狼终于不敢肆无忌惮逼上前来了,可并没有走开,而是“眈眈相向”。这样,屠夫被迫御狼,终于初步扭转了被动的局面,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僵持之中,忽然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头狼径自走了,只剩下另一头狼留下;而留下的那头狼也似乎没了杀气,像条狗一样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竟然像是打起瞌睡来,样子悠闲得很。情节似乎又松弛了一下,气氛变得缓和了一点。莫非两狼自知不是对手,打算放弃围猎屠夫了?屠夫也来不及多想,趁机猛地冲上前去,举起屠刀对准狼头狠狠地砍下去,一连数刀,果断地把它杀死了。他松了口气,准备继续赶路回家。但又感到有点不踏实,于是回头看了一眼那草堆的背面。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另一头狼居然正在打洞,意图从背后袭击他!并且大半个身子已经钻进去了,只剩下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要是刚才再迟疑拖延一下,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时机正好,他赶紧先砍断它的大腿,接着把它杀了。惊魂甫定,屠夫这才猛然明白过来,先前那头狼原来是在迷惑、牵制自己,为后狼制造机会。“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一句是补叙。补叙不仅写出了屠夫恍然大悟、心有余悸的心理,而且充分说明了两狼的阴险狡诈和凶狠毒辣,原来它们根本就没打算善罢甘休,而且早已阴谋串通好,试图前后夹击,置屠夫于死地。第三段说屠夫“恐前后受其敌”,他原本以为背靠草堆就可避免了,不承想差一点点就让它们得逞了。这个敌人,太可怕了!

但是再狡猾的敌人终究逃不过灭亡的下场,人的智慧和勇气是任何其他敌人无法战胜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忍不住发表评论,表达了对“禽兽”的蔑视,抒发了对屠夫的赞美。这种赞美,其实也就是对人的聪明才智的自信和赞美,是对人自我的肯定和褒扬。第二部分的议论,点明了故事的主题,也进一步启发我们:当遇到像狼那样的“禽兽”、那样的邪恶势力的时候,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才能够取得胜利。屠夫与狼的生死斗争,其实就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一场较量,生动地展现了双方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情节的发展,屠夫与狼几次过招,双方的性格特点逐步鲜明显现。应该说,屠夫最初对狼的本性是认识不足的,对狼抱有幻想,以为几块骨头就可以满足狼,所以一再妥协退让。他的“惧”“投”“复投”,反而让两狼得寸进尺,穷追不舍,由此也可见狼本性的凶残和贪婪。到相持阶段,屠夫查看环境,迅速以草垛为依托,“弛担持刀”,果敢抉择,准备迎战,他的勇敢机智才逐渐表现出来。而“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说明狼只服强,对它只有来硬的才管用;狼凶狠至极,不甘罢休,决不能对它放松警惕。到决战阶段,狼的本性暴露无遗,它的凶残贪婪、特别是阴险狡诈原形毕露。客观地说,狼的计谋确实很高明,两狼居然那么默契配合,前狼假寐诱敌,后狼打洞偷袭,手段之阴险,让人不寒而栗。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敌人,要斗勇,还要斗智,及时识破敌人的诡计。好在屠夫当机立断,奋起杀敌,及时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全了自己。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两只禽兽正是在最能表现它们“聪明才智”的时候,反而双双死于屠夫的刀下。真可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