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国有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句更老的话,是《战国策》里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怎样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考验着为人父母者的智慧和修养。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家教故事、家训良言,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千百年来,备受推崇。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神机妙算,智慧超群,被后人视为智慧的化身。他四十多岁才得子,取名诸葛瞻,自然视之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可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鞠躬尽瘁,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在五十四岁临终前,他给年幼的儿子写下了这封家信。
《诫子书》是一位慈父的叮咛,教诲谆谆,语重心长;更是一篇文采斐然而又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满篇名言警句,脍炙人口,发人深省,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被人们奉为修身立志的经典。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章第一句就是千古名言;从全文来看,也是全文的论点。这句话开门见山,简洁明了,高度概括了诸葛亮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人生的方向是什么?应该走怎样的道路?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诸葛亮站在这样的高度,为儿子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君子”是诸葛亮对儿子成人的最终要求、最高期望,这也就是下面所说的“志”。诸葛亮曾说:“夫志当存高远。”他希望儿子立志高远,长大成为一名君子,所以开篇就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要求儿子。君子要怎么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说,要具备君子的品行操守,就必须修养身心、培养品德;而修身、养德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呢?是“静”和“俭”。下文主要围绕这两个字展开论述,其中重点又是“静”。
“静”,就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静”的外在表现是安静、恬静,实质是内心的清静、安宁,不浮躁。人生在世,会有很多的欲望杂念,也会面临很多的诱惑、纷扰,很容易让人心思不专,躁动不安,而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始终坚定志向,专心致志,修身养性,所以说“静以修身”。“俭”,一般解释为节俭、俭朴,其实也有约束、不放纵的意思。不放纵不合理的欲望、不贪图享乐,而是加以约束、克制,生活简单朴素、不奢侈,当然也就是“俭”了。“俭以养德”就是降低各种欲望,不贪图功名利禄,不追求物质享受,把心思放在提高自己修养品行上,这样道德品行自然也就高尚了。这样看来,“静以修身”与“俭以养德”其实是相连相通、相辅相成的——能“静”必定能“俭”,反过来,能“俭”(约束自我、生活俭朴)方能“静”;君子能静能俭,故能修身养德。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典范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静”和“俭”的重要意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正面阐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句意思其实差不多,但是作者用两个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并从反面形成对比,一正一反,从而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语气强烈却又显得委婉,这样说,比起“你要淡泊、宁静”之类生硬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在语意衔接上,“非淡泊无以明志”,承接“俭以养德”而言。“俭”的具体表现就是“淡泊”,也就是内心恬淡,清心寡欲,不慕名利,这样才能看清自己的目标,坚定志向,所以说“淡泊以明志”。“明志”就是明确、坚定自己成为君子的志向。“非宁静无以致远”承接“静以修身”而言。只有保持内心宁静,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才能全力以赴,实现远大的目标,所以说“宁静以致远”。(www.daowen.com)
“淡泊”“宁静”不是消极无为,更不是逃避现实,不问世事,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去想不该想的,不去做不该做的,一心一意,踏踏实实,朝着远大目标,砥砺前行。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人生态度,也是充满智慧的处世方式,也可以说是诸葛亮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想当初,他隐居隆中,躬耕南阳,不正是他“淡泊”“宁静”,博览群书,修身养性,苦练内功的准备阶段吗?
如果说前面主要谈的是修身做人,那么下面就是谈论学习成才了。修身做人是第一位的,也是学习成才的基础、前提。做人要做德才兼备的君子,但又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把“静”“志”“学”“才”紧密联系起来,指出了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与才的关系好理解,唯有勤奋学习才能不断增长才干,并成为人才;而学习、成才又离不开“志”。“志”主要指志向,也有意志、毅力的含义。学习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远大的志向照亮前程,也需要坚忍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提供动力。“志”是成才的条件和基础,但“志”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的修养开始,因此“静”是决定性的因素,是起点,是根基。这样就回到“静以修身”的“静”,让我们明白,修身要“静”,学习也须“静”。
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有所成;只有静下来,才能珍惜时间,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学习,全身心投入。
写到这里,道理其实已经讲完了,但诸葛亮担心儿子还不能深刻理解、切实做好,担心他犯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于是结尾又从反面提出警诫,提醒他引以为戒。年轻人最容易犯什么毛病呢?一是“淫慢”,二是“险躁”,三是浪费时间。诸葛亮人生阅历丰富,又博古通今,历史和现实中因此而失败的事例,他实在是看得太多了。他望子成龙,爱子心切,不能不严肃地指出它们的危害,告知犯错的严重后果,告诫儿子决不能掉以轻心。
“淫慢”就是放纵懈怠。年轻人往往年轻气盛,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诱惑干扰,从而逐渐放松要求,轻慢学习,变得好逸恶劳,沉迷享乐,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最终消沉堕落,一事无成。“险躁”就是轻薄浮躁。年轻人往往不知天高地厚,眼高手低,内心浮躁,心志不专,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然而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要想陶冶自己的性情,取得学业的成功,都需要长期坚持,水滴石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年轻人总觉得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容易犯拖延懒散的毛病,总想着明天还来得及,殊不知“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最终虚度光阴,“遂成枯落”,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下场!
这些毛病,从根本上说,都与不够“静”有关,都是由于“静”的修为不过关而滋生的。因此,从论证的角度看,这也是从反面强调“静”的重要性。全文始终紧紧扣住“静”字来写,突出了它对修身做人、立志成才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封家书虽然短小,但道理深刻,言辞恳切,情深意长,诸葛亮深沉的父爱深深地打动着人,感染着人。语言简洁典雅,善用对比、比喻,又多用精致工整的对偶句,朗朗上口,又让人读之忘倦,轻松牢记在心。
最后,还是想重提文章开头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因为环顾现实,不少家长存在着要么放纵溺爱、要么放任不管的现象,又有一些所谓“富二代”“官三代”游手好闲,胡作非为,这样导致“熊孩子”“不良少年”屡屡出现。所以,作为儿女,作为少年,我们要以《诫子书》为座右铭,鞭策自己不负韶华,奋发有为;同时,作为家长,作为成人,也应重温《诫子书》,学习诸葛亮,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而言之,《诫子书》不仅是诸葛亮的家书良训,也应该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治家良训;一位慈父的叮咛,值得成为全天下人的人生格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