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很多人一说到孔子,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一个仙风道骨、神圣威严的老者形象,一说到《论语》,就会觉得这是一部高深莫测、宛如秘籍般的古书。总之,充满神秘感,令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其实呀,孔子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圣,而是一位平易近人、可亲可敬的老人;《论语》也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巨著,而是一本有味好读的薄薄的“小书”。
当然,对孔子和《论语》心怀敬意是对的,也是应该的。因为孔子和《论语》对中国历史文化太重要了,影响太深远了;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孔子和《论语》一直有着近乎神圣的崇高地位。
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共二十篇,分门别类阐述了儒家的思想主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文章所选十二章,就是十二条简短的语录。其中有两条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和子夏说的。
一遍通读下来,你马上会发现,感觉好温和呀!根本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说教,而是亲切随和的交谈,娓娓道来,受益良多,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的确,这就是孔子的风格。走进《论语》,走近孔子,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平凡,而充满智慧的老人。他不是正襟危坐地在神坛上庄严地宣讲布道,而是用谦和朴实的话语跟弟子们交流着思想心得,气氛轻松和谐。他几乎不用教训的口吻灌输道理,也不用强制命令的语气要求别人,而是努力拉近与你的距离,循循善诱,启发你的思考。
比如第一章,他实际要讲三个道理,但他不是用“有朋自远方来是乐事”这样直接的方式,而是连用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句,语气委婉地提出来,激发大家的思考,期待大家做出回应,启发大家能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其中的真理,获得心灵的共鸣。这种方式很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深入人心,富有成效。曾子是孔子的高徒,他著名的“三省吾身”的表达方式跟孔子如出一辙,可见孔子影响之深。
孔子从不故作高深,而是想方设法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他善于用日常事物来比喻说理,富有生活气息。他用“三军可夺帅”对比设喻,从反面说明志节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他用“浮云”比喻不正当的富贵,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都非常形象生动。
他善于现身说法,乐于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许多语句中都有“我”“吾”之类第一人称代词,典型的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一章。他似乎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自己跟大家一样,都是平凡人,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圣人,但每个人都可以超越平凡。
他对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第六章他夸赞颜回,开口就说“贤哉,回也!”并且用这种强调句式反复说了两遍,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满意之情,毫不吝惜地表扬称赞。(www.daowen.com)
这是一位平民教育家的风采,一位和蔼可亲的智者形象,也是一位富有修养的谦谦君子的形象。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家,他注重的是教导学生求学和做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最终成为合格的君子——这是孔子的理想人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优秀公民吧!
所谓“君子”,也就是“士”,就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他们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令人尊敬,是民众效法的楷模,是社会的精英和栋梁,担当着社会责任。《论语》中孔子有一句话是这样概括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标准的君子。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春风化雨地为社会培养着这样的人才。
那么,君子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呢?单从课文所节选的内容看,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答案。
第一,君子具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打开《论语》,扑面而来的就是这句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作为全书的开篇,它给整部《论语》带来一种愉悦的气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他告诉人们,无论是学习、交友,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作为品德修养,能做到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恼怒,宽容体谅,那是君子的涵养,君子的境界,那更是让人欣慰的。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学习不仅让人快乐,如果能热爱学习,乐在其中,那更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能不断进德修业来获得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所以外在的贫穷困苦,生活的挫折磨难,都算不了什么,不足以改变他。他觉得只要坚守道义,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极力称赞颜回,也就在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能淡泊明志,找到真正的快乐;反过来看,从中也可见孔子对颜回深刻的人格影响。
孔子曾自我总结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忘我追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后人,激励着后人。
第二,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这是君子品格最重要部分。君子最基本的品格是立场坚定(“笃志”),有着坚贞不屈的气节、操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君子?这样,就能够专心一志,方向明确,毫不动摇,孜孜以求,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孔子认为,精神世界的饱满充实,内心道德追求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能够超越物质,不会以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孔子不是苦行僧,他并不反对富贵,但前提是必须合乎“义”,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意思是说,如果要损害道义来换取富贵的生活,那他甘于贫贱。他进而认为,为了坚守仁义,成就完美人格,不但可以舍弃富贵,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一生坎坷,历经艰难困苦,也许他觉得身处困境,生活清贫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志节,更能磨炼一个人的品格,也更能看出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境界,所以他多次推崇安贫乐道的生活。他自己做到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更高兴颜回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所以他由衷赞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第十二章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是孔子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话虽然是子夏说的,但深得孔子的真传,不但深刻领会了老师的道德理想,而且指出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修为之道,那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坚守初心,恳切发问,事事关心并深入思考;因为要成为一个士人、君子,关键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提升。
第三,君子为人宽容谦虚,诚信尽责。这一点从广义来说,也属于品德修养,但与第二点侧重于个人自我修养有所不同,更侧重于做人处世方面的原则,所以我们单独来归纳分析一下。另外,要说明的是,《论语》中有些语句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不好截然拆分,所以文中有些语句前后难免重复出现,但强调的意思会有不同,例如第一章的“人不知而不愠”一句,前文提到包含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更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始终保持君子的宽宏气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吾日三省吾身”两句中,首先包含着谦虚谨慎、不自满的意思。一个人只有待人谦逊,才不会骄傲自满,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从而多方学习,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因此,君子经常省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方面,他懂得做人的准则:为人谋而忠(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与朋友交而信(交益友,要求自己真诚守信);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做得还不够好,需要不断反思提高,力求完美。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就能以他人为镜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四,君子勤学好问,懂得学习,善于学习。学习的内容,既包括各种知识、技能,也包括修身做人的道理,可以概括为“进德修业”四个字。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讲到学习的地方,有的侧重修业,有的侧重进德,有的兼而有之;有的侧重于学习态度,有的侧重于学习方法。
孔子深知生命有限,光阴易逝,时不我待,所以君子应有紧迫感,珍惜时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带着学生来到河边,感叹时间就像流水,昼夜不停、一去不返,其用心既是启发学生,也是鞭策自己。孔子晚年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既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总结,也告诉我们:学习永无止境,应乐学不倦,永不知足;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
因此,学习要谦虚,要勤奋,还要注意方法,善于学习。
前面说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吾日三省吾身”两句中包含谦虚谨慎、不自满的意思,当然也包括广泛学习的意思。孔子还有一些关于学习态度要谦虚的名言,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吧。比如他谦虚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他告诫弟子学习要老老实实,不能不懂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赞许别人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不但能长知识、长才干、长修养,还能获得心灵的充实愉悦。他主张快乐学习,首先要带着好奇心、求知欲去学习,培养兴趣,热爱学习,这样就会在求知的过程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乐在其中,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了。这才是真正的“好学”。进入这种状态,不但能“发愤忘食”,孜孜不倦,而且学习的收获和效果也特别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的经验之谈,切身体会,他既是教导学生,也是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首先强调一个“习”字,“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都强调“习”。“习”字既有复习、温习的意思,也有练习、实习、实践的意思。因为学习的内容既包括各种知识、技能,也包括修身做人的道理,所以既要复习,也要实习。知识按时复习才能熟悉巩固,技能[当时学习的功课包括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六种日常社会生活技能,即“六艺”]反复实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道理也需要在生活中经常实践运用,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成为修养。从“学而时习之”可知,“学习”包括“学”与“习”两方面,含有“知行合一”的意思。“传”就是老师传授,“学”就是自己接受、获取;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道理,不能把它晾在一边,否则就会生疏、遗忘,而要及时“焐热”,所以要“温习”。
“温故而知新”中的“温”其实就是“习”的意思(后来形成“温习”一词),但“温”字包含着让事物重新变暖、保持热度的意思,让人感到一种生机、一种活力;事实上,如果对老师传授的东西不“温习”,久而久之就会冷却(生疏)、死亡(遗忘)。“温故而知新”这个“温”字用得实在精妙!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道理(“故”)及时、经常地加以温习,不仅能熟练掌握,精益求精,还能熟能生巧,甚至可能举一反三,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师”,可以理解为做别人的老师,也可以理解为自己是自己的老师。
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应当紧密结合起来。但他也没有直接说明,而是用一个对偶句,用假设的方式从反面揭示这个道理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表述,其实就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启发学生不要被动地接受知识,那样只会成为知识的容器,而要边学习边思考,主动参与,这样才会真正让知识活起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温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思考的过程,试想,如果没有了独立思考,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吗?
孔子主张“博学”。要博学多闻,就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对身边生活和社会现实多过问、多思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同时要善于向不同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既体现了他谦虚学习的态度,也告诉人们向不同的人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并且既可以正面学习人家的长处、优点,也可以把人家的缺点、不足当作反面教材,对照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起来看,孔子确实也没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基本就是一些常识、常理、常规,但这些恰恰是社会人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单从人生而言,一个社会最需要的不就是众多合格的、优秀的公民吗?不就是人人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造就一个君子社会吗?孔子曾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让我们首先朝着君子的目标前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