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嗯,看这个标题,讲的就是一个叫陈太丘的人的故事吧!……呃?不对呀!……哦,原来其实讲的不是他,而是他儿子陈元方的故事!怎么感觉这篇文章有点“文不对题”呢?写人的记叙文,标题中出现的人物不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首先要为你点赞!因为你的感觉是对的!这还说明你对语言文字有着不错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这说明你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这些呀,都是学习语文很重要的素养,对你学好语文大有帮助哦!
这个标题确实不够准确、贴切,不过事出有因。原来,古代的文章最初本来是没有标题的,后来的人们为了方便起见,只好帮着取个标题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直接摘取开头一句话或者几个字作为标题,显然,这种标题往往并不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仅仅是个“标记”或“提示”而已。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原文没有标题,只是《世说新语》“方正”篇中的一则小故事。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文章的注释中其实说明了“题目是编者加的”。《咏雪》则属于另一种情况——根据内容重新概括而成的标题。
言归正传,精彩的正文还等着我们去欣赏呢。
读罢全文,最吸引人的还是主人公陈纪(名纪,字元方)的可爱形象。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文章开始写他,也和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在家门口玩耍,稚气未脱,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但随着他父亲友人的出现,三个回合下来,霎时间不由得让人对他刮目相看,忍不住要赞叹一声:这个小家伙真不简单!
那朋友一来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这个回答语气平和,看似简单平淡,其实包含丰富的信息,值得细细品味。第一,从他的答话中可以知道,陈元方认识那人,并且也知道父亲与那朋友有约的事情,可见他小小年纪就很管事,不是那种懵懂无知、光会贪玩的小孩。第二,他没有直接正面回答那人提出的问题(在,还是不在),而是先说“待君久(君)不至”,再说父亲“已去”。他的回答不但针对友人的问话,而且也针对友人“不至”的行为,这样实际上就把父亲的“待君久”“去”和友人的失约“不至”联系起来,话中有话,流露出对那人失约的反感。我们可以想象,正在玩耍的元方,远远看见让父亲等了好久的朋友姗姗来迟,心里就不带好气,所以他的回答不是漫不经心随口说的,而是富有针对性并且微含不满之情的,可见他虽小,却正直、有原则,知道谁对谁错。第三,那友人并没有问,但他清楚解释了父亲为什么走了,这就等于说自己的父亲是守时守信的;这样不但暗中维护了父亲的形象,而且为后面批驳友人的怒斥做了准备。这是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友人张口怒骂:“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这话骂得很重,理由却是反过来责备对方失约,既无礼,也无理。不过,一般的小孩遇到大人发火骂人,很可能就吓得不敢说不敢动了,可是陈元方不但毫不惧怕,而且沉着有力地予以还击。针对友人强调“期行”,他先反驳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意思是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自己“日中不至”,当然就是自己失信了,怎么反而责怪人家呢?这样一下抓住实质,击中要害,使友人失去辩驳的根据。紧接着他说:“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是针对友人出言不逊而说的。在指出友人“无信”的基础上,又指出友人“无礼”。步步紧逼,把友人逼到了无言以对的狼狈境地。(www.daowen.com)
有趣的是,一个大人对着一个小孩粗鲁大骂,文章在描写元方的反驳时,只轻描淡写道:“元方曰。”注意哦,元方没有“高声曰”,也没有“怒曰”,“曰”字前面没有修饰形容的词语,可见元方的神态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陈元方虽然理直气壮,但没有大声辩驳,更没有跟人家对骂,而是不失礼仪,心平气和,据理反驳,却句句实锤,显得有理有节、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即使换作大人,也不容易做得这么漂亮啊,这个小家伙,实在不简单!
第三回合,从语言变成了动作。“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态度大转弯,大改变。元方三言两语,把那友人说得理屈词穷,友人也自觉理亏,又这么粗鲁失礼,所以也感到很惭愧,很难为情。“下车”这个动作,一方面进一步说明他当初问话的时候,就是高傲地坐在马车上,没有把那个“门外戏”的小朋友看在眼里,说话的口气也大大咧咧的,很不客气;另一方面,从坐在车上到下车,这个举动也说明友人内心受到触动,含有认错道歉的意思(人家毕竟是大人嘛),同时也说明他感受到了元方的“厉害”,发现了元方的不可小看。紧接着是“引之”,字面意思是去拉他,其实这个动作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的心理意图:他是想走过去拉一拉,拍一拍,跟他套近乎,表示想跟他和解、友好的意思。从深层心理来看,他是认识到了陈元方的可爱、可敬。
因此,“惭”“下”“引”三个动词,揭示了友人心理“惭愧-抱歉-亲近、起敬”的三个变化过程,这既是对元方态度不断变好的过程,也是对元方个性、品质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小元方以他的聪慧懂事、知礼明理、正直无畏打败了那个傲慢无礼、失信无理的大朋友,不但让他羞惭低头,并赢得了他的好感和敬意。对手的敬意那可是最高的奖赏啊!
不过,话说回来,那位大朋友没有因为元方年龄小而摆起架子倚老卖老,强词夺理,而是心悦诚服,放下身段,用行动向一个小朋友示弱、示好,说明他知错能改,内心还是认理知礼的,犯错可能只是出于一时的轻率糊涂,爽约失信也许是事出有因,并非本性不好,否则元方父亲也不会结交这样的朋友的。
我们再看元方的反应。按说那友人的态度也算够诚恳、友好了,元方应该可以接受他的歉意和友好表示了吧,没料到元方却“入门不顾”!他不加理会,把手一甩,掉头就往门里走,头都不回一下!那大人会怎么样?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想来,一定是难堪极了,尴尬极了吧!
那么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也失礼了呢?怎么理解元方这个举动呢?
确实,这样好像太不给人家面子了,有点让人家下不了台,但也不能说他错了;即使那大朋友心里会不舒服,但归根到底也是他有错在先。其实文章这样写,内涵更加丰富,有多方面的好处和作用。第一,更加突出了陈元方个性鲜明的性格。你看,“入门不顾”,这个孩子倔强得很啰,好有个性!第二,陈元方不肯“握手言和”,固然可以理解为小孩子脾气(所以大人也不必计较啰),但反而突出了他的正直单纯,这是很可贵的。正因为年纪小,他反而没有大人的那些人情世故;他爱憎分明,在他心目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分明,不容含糊。一个人难得的就是始终保持这份纯真,这种初心。第三,也体现了作者的意图。陈元方有不少突出的优点,如年幼聪慧,明礼诚信,敏捷善辩,应对自如等,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归入到诸如《夙慧(就是早慧)》《德行》《言语》等门类中,而是放在《方正》一门中呢?显然作者更看重的是他方正耿直、率性坦诚、自信自尊的独立人格,作者推崇这种人品,觉得这是元方最不简单的地方。第四,元方这样做,也给了对方一个更深刻的教训:修身养性是一辈子的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陈元方确实不简单,他的言语举动、个性品格让人满心喜爱,又让人赞叹佩服,甚至感到可敬。人物形象如此鲜明动人,自然得归功于作者文笔的不简单了。全文只有短短百来个字,却结构完整,要素齐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文笔精练传神,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形象鲜明。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很丰富,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和教益。这些都值得好好学习欣赏。要说不足嘛,那还是缺个好标题,你能帮换一个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