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新范式:中国爽文时代潮流阅读

研究新范式:中国爽文时代潮流阅读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按照这种网络文学造词、理论与方法论原型(模型)“时代新范式”,我们对远瞳《黎明之剑》和烽火戏诸侯《剑来》等一系列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时,才能从“点”到“线”“面”再到“体系”等文本细读和庖丁解牛,再到“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网络作家作品与整个时代的潮流、现象和趋势”……建构起我们“新时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研发)新范式”:连接论。白金权杖,另外一个名称便是“人和神之间的桥梁”。“词汇量”是第一个

研究新范式:中国爽文时代潮流阅读

我们解读、诠释和建构的这种网络文学造词、理论与方法论原型(模型)“时代新范式”,浓缩了我们研究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现象和趋势的金字塔式三重结构[2]

第一重,通过“造词”(如像毛泽东在给胡乔木改词时写道:“要造新词。”)“解读、诠释和建构”这种时代新范式(如研究新范式);

第二重,建模构型造原型(模型),建造“网络文学造词、理论与方法论”这种思路、逻辑和结构本身的原型(模型);

第三重,从“时代新范式”到“蚂蚁哲学”“爽文时代”“爽点宇宙”……以这些网络文学造词、理论与方法论“原型”(模型),解读诠释和建构中国网络文学的潮流、现象和趋势。

正是按照这种网络文学造词、理论与方法论原型(模型)“时代新范式”,我们对远瞳《黎明之剑》和烽火戏诸侯《剑来》等一系列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时,才能从“点”到“线”“面”再到“体系”等文本细读和庖丁解牛,再到“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网络作家作品与整个时代的潮流、现象和趋势”……建构起我们“新时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研发)新范式”:连接论。

回到塞西尔城的高文,第一时间招来了正好在城内参观魔导兵工厂的维罗妮卡/奥菲利亚。

明媚的阳光洒进宽敞的书房,手持白金权杖的维罗妮卡带着恬淡的表情走进房间。阳光洒在她淡金色的发丝上,光辉微微荡漾开来,让人分不清这光晕是否就是她身边萦绕的圣光。

在高文面前,这位古代忤逆者微微低下头:“陛下,您召见我?”

高文嗯了一声,抬起头的第一眼,却注意到了维罗妮卡手中那根白金权杖。

在谈及正事之前,他忍不住想起和贝尔提拉交谈时提到的另一件事:

人和神之间的桥梁,信仰同一个目标导致的“锁链”现象。

白金权杖,另外一个名称便是“人和神之间的桥梁”。

高文早知道这个名称。但直到和贝尔提拉交谈之后,他才意识到这“桥梁”有着另外一层可能的意义。

“……那根权杖,真的在人和神之间建立着连接吗?”他沉声问道。

维罗妮卡微微垂下眼皮:“是的,当然如此。”

“……要控制住这根‘锁链’,应该很不容易吧!”

维罗妮卡有些讶异地抬起头。她看着高文深沉的视线,似乎浮现出一丝笑意:“看来您对众神的了解更深刻了。”

“在圣灵平原东部地区,万物终亡会的巢穴位置,伪神之力和凡人之力的较量催生出了一棵巨大的植物。其本体是万物终亡会的一名高阶教长,也是我的旧相识,贝尔提拉。”高文不紧不慢地说道,“从她那里,我知道了一些关于忤逆者和神明的知识。”

“……收获往往在意料之外。”

——远瞳《黎明之剑》:第七百一十九章 天空

从第一重角度来看,我们至少要“看”(庖丁解牛)三遍:读原著(解读),悟原理(诠释),建范式(建构)。

第一遍,就是要庖丁解牛,要弄清楚网络作家作品的“说法”—“写法”—“看法”或“想法”。

“说法”是字词句、篇章段、文章整体都说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语句(语体)、构成了什么样的话语体系(文体)?

语句、语法、语感,这是基础的层次;

语言/言语、语体/文体、话语体系,是中间的层次;

语言、思维(思路、逻辑和结构)和思想观念(理念与价值观),则是深层的结构。

比较通俗地说,就是概括成“说法—写法—看法(想法)”:你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怎么写的),反映了你什么观点、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用比较正式的话语来说,就是“语言—思维—价值观念”:

第一层面,看网络作家作品的语言能力如何;

第二个层面,看网络作家作品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第三层面,有没有表达某种特别的观点、思想理念或价值观,特别能够刷新甚至颠覆人们日常看法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这样的“模式”,既可以分析别人的文章写得如何,又可自检自己的写作:到底是什么样的文本、故事和话语体系。

旁敲侧击获取的情报,让高文沉下心思索起来——

逆潮帝国——一个曾经在上古时代和龙族掰腕子而且差一点就掰赢了的古代文明——按照梅莉塔的说法,其实是一个“精神上处于蒙昧状态的种族”。这个蒙昧状态应该是相对的——毕竟他们已经能制造出可以窃取卫星群数据的“盗链设备”,应该有着相当高的技术水平;那他们的蒙昧,指的应该是他们的精神文明还不能匹配来自卫星群的技术;或者换句话说,不能匹配来自那支古代舰队的技术。

而这种“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他们引发了某种和神明以及黑阱有关的危机。

梅莉塔没办法说出这种危机的具体内容,但高文可以推测……

如果所谓的“精神上处于蒙昧状态”指的是未能摆脱神权的话,那么……逆潮帝国用超级武器宗教战争?用黑科技追寻神明的道路?尝试把现实世界改造成神国?或者……

这些黑科技落到了神的手里……

高文眼神闪动了一下,突然冒出一丝警惕。

超前发展的技术会导致“不匹配”,那么塞西尔的魔导工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它是否也已经进入这种“危险区域”?未来的某一天,这技术会转化成危机吗?

逆潮帝国制造的那场危机,到底有什么硬性标准,或者有什么可规避的“界限”存在吗?

他看向梅莉塔:“超前发展的技术一定会导致逆潮之乱那样的危机吗?到底怎样发展的技术属于‘超前技术’?”

梅莉塔显然知道高文在担心什么。她微微笑了一下:“魔导技术是人类的研究者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吗?它是否源于人,归于人?您帝国里的普通人是将这种技术视作一种工具,还是一种神迹?”

高文隐约明白了其中关键

“如果技术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并且应用于社会整体;而且普通人知晓技术的来源是人而不是神,那么它就是安全的。哪怕发展速度再快它也是安全的。反之……就会产生逆潮之乱那样的‘危机’,是这个意思吗?”

“如您所言。”

——远瞳《黎明之剑》:第七百三十三章 梅莉塔的答案

从第二重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挖掘、发现和探究题材与类型、现象与潮流、特征与趋势背后的思路、逻辑和结构。

比如,从小白文到爽文,那些“爆款网文”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会发生“小白文—爽文—硬核网文”的渊源流变?

是戳中了这个时代和受众的需求点?

还是引爆了整个社会和大众的情绪暗流?……

成功的理由可以列上一千条;但是,内在的轴心和逻辑可能就只有一个。

比如,爆文与爆款IP大行其道、引爆潮流的成功原因,并不能掩盖部分小白文或无脑爽文语言上的问题——词汇量比较贫乏;翻过来,复过去,都是那种简单的词语和语言:简洁不是简单。

“词汇量”是第一个考量的指标。词汇量大,并不是指用词新奇,可以花样百出;而是词汇量大,就代表着眼界宽、阅历多、视野广,可以很“熟悉”地判断或构建独特的话语体系:不但可以用词很精准地表达看法,还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而且,整个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都会更新颖、独特。

因为,有些文章,一看话语体系,就很陈腔滥调、腐朽老套,没有新意。

而且,语言的信息密度不大:对话简单乏味;每个角色已形成套路化的表达风格;每个人的话语,传递的信息量不大,里面可挖掘的东西也不多;整个叙述、叙事,在阅读单元(如250~750)的页面之中,不能构成故事基石——缺乏那种能够抓住你眼睛、吸引人注意力、引爆流量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和关键观点——也就是那种从吸睛到吸金、从吸引注意力到戳中你的现实痛点、从抓人心到扎心的“爽点”……因此,要学会“造词”,锤炼“关键对话”和“鲜活话语”。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定义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刷新甚至颠覆人们的观念和理念。

以小见大,这正是从“硬核网文”到“跨界网文”“灵气复苏流(超凡近未来)”“文明建设发展和升级升维流”等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潮流勃然兴起、蔚然成流的根本原因。

梅莉塔离开了。

屈光立场遮掩了巨龙庞大的身躯。塞西尔城的天空中骤然卷过一股无源的狂风。在云层和天光的背景中,有隐隐约约的扭曲波纹一闪而过。但除了少数强者以及专用来侦测魔力隐形单位的哨塔之外,无人知道曾有一头巨龙造访过这座城市。

高文站在魔导技术研究所的大门前,抬头仰望着梅莉塔离开的方向,良久之后才收回视线。(www.daowen.com)

逆潮帝国……终极之书……从卫星群中窃取来的知识……

他细细回味着这些新收集到的情报,脑海中勾勒着关于神明和上古历史的轮廓。长时间的思索之后,他笑着摇了摇头,回头看着身后的魔导技术研究所。

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员在这座设施中忙碌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和项目组在这里面运行。心灵网络中,起源实验室每天都有数百次的模拟实验;机械制造所的车间内,齿轮杠杆的碰撞昼夜不停;在圣苏尼尔,在卢安城,在法师协会和学者协会,无数充满智慧和学识的人正在聚集起来,将那些散落在人类社会的深奥知识重新聚拢,将那支离破碎的古代技术重新描绘……

这一切,是由成千上万的人共同推动的,是由整个塞西尔社会共同推动的;源于人,用于人,不是从外星人遗迹里挖出来的天降技术;不是领地上任何一个人凭空画出来的蓝图;不是神迹,不是恩赐。

——远瞳《黎明之剑》:第七百三十四章 冬日的龙影

我们如何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切入,“解读、诠释和建构”这种网络文学阅读潮流的需求与现象、特征和趋势?

对我们来说,拿来一篇“原文”,碰撞出“衍文”,原创出“原创文”,至少要读三次三遍,以寻找作家作品和阅读潮流之间连接与链接、对接与桥接的“钩子”与“线头”。

第一次,就是: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

第一遍,通读。还原和记录那种火花似的感觉——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从碎片感觉到整体印象。

第二遍,以目遇,以神遇,以意遇。从形、神和意三个层次,庖丁解牛它的说法—写法—看法。

第三遍,进行整体和系统论:谁在说,说谁,对谁说?或者,它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说了后的三果(成果、结果和效果)是什么?

第二次,在“原文”基础上进行“衍生”:撞观点,理思路,成文章。

第一遍,与原文字词句、篇章段,进行“对话”上的头脑风暴、思想碰撞,衍生出属于自己的“语句火花”;

第二遍,与原文的思路、逻辑和结构,进行“写法”的撞击,衍生出自身的思路脉络、目录提纲和论证层次。

第三遍,与原文的观点、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想法”上的碰撞:能否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独特的观点,重新刷新甚至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理念,并且成体系地构建我们的价值观体系?

第三次,将原文和衍文进行互鉴和融合,创造出我们独特的原创文(解读、诠释和建构的造词、理论与方法论)体系?

第一遍,找出原文和衍文的共振点与共鸣点,作为原创文的“基点”。

第二遍,探索原文和衍文的共源与共流处,作为原创文“源流之变”的原点和逻辑。

第三遍,创造原文和衍文的共生与共融,作为原创文“共同体”的生态重塑。

这就是“原文—衍文—原创文”的三步骤。

目前,我们顶多做到了第一次、第二次的第一步,并没有完整地走完整个造词、理论与方法“连接论”的体系与系统。

如果全部走完,我们将会如何?

“神明诞生的秘密……或许就藏在一号沙箱里。”高文沉声说道,“如果‘上层叙事者教会’背后真的出现了神明之力的影子,那么神明这个概念……将得到最彻底地颠覆。”

“并非神明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创造了神明……”皮特曼喃喃自语着。手中突然一抖,几根胡须再次被他拽了下来。

手执白金权杖,身边萦绕着淡淡圣光的维罗妮卡从刚才开始便在沉默不语,似乎陷入了长久的思索,这时候才突然抬起头来:“这……其实也是当初忤逆计划的假设之一。”

“你们曾经猜测过这个方向?”高文惊讶地看向维罗妮卡,“你们猜测过神明其实是在人类的信仰过程中诞生的?”

“我们并没猜测得这么深入,这么直接,但我们猜测过人类的信仰——或者说大量凡人共同的思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神明的活动。但这个猜测过于惊世骇俗,而且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或者说证实证伪的难度都高到近乎不可能实现。所以直到刚铎帝国崩溃,这个猜想也仍然只是个猜想。”

“但现在永眠者的大胆尝试恐怕就要证明你们当年的猜想了……”莱特带着感叹说道,“真的无法想象,那令凡人恐惧敬畏的神明,本质上竟然是凡人创造出来的东西?”

“不要因此就下定论,更不要因此就盲目自信,小看了‘神明’。”维罗妮卡温和地说道,“亿万生灵的信仰投影在某个我们无法理解的维度内变成神明,这期间所产生的变化已经超出我们理解。或许神真的是因凡人信仰才产生的,但我们还没有资格和实力去称呼他们为我们的‘造物’……也许,我们更应该将其视作一种恐怖的、失控的、却又必然发生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高文忍不住在脑海中重复了这个字眼,心中若有所思。

随后他点点头:“确实如维罗妮卡所说,或许是某种自然现象,而且……是必然发生的自然现象。”

信仰和宗教,几乎可以说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必然阶段。

文明总是会有羸弱无力的时期,凡人自蒙昧中走来。面对这个神秘未知又危机重重的世界,面对难以理解又天威难测的自然,作为一种有灵智的智慧生物,他们难免会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对那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恐惧或崇拜的心理。

而在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中,在尝试认知世间万物的过程中,凡人们一定会尝试为那些令他们敬畏、令他们恐惧的东西做出解释。

在知识不足、力量羸弱、文明尚处于襁褓的时期,这些解释……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指向神明,或者别的类似概念。

在那个封闭的一号沙箱内,那个持续运转了千百年的人造世界中,里面的居民们一定也面临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从哪来的?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

或许有某个“先知”不小心窥见了世界背后的数据流,或许有某个冒险者不小心来到了沙箱的边界。他们对世界之外那恢宏混沌的心灵之海惊骇莫名,并看到了在世界背后运转的剧本和操作员们留下的指令记录。

于是,他们对自己的世界有了解释:是“上层叙事者”创造了这一切。

然后,就真的有了“上层叙事者”。

——远瞳《黎明之剑》:第七百六十七章 神明的诞生

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我们才可以以“一个人(一部作品)的时代”为案例,进行主题式的解读、诠释和建构——“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文学与时代,文脉与国脉,文运与国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一部好作品其实就潜藏着一个时代的密码。

从作品到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是什么?

比如,从《黎明之剑》和《剑来》这样蕴藏“时代密码”的原文出发,我们将衍生出什么样的文章思路:

为什么这是一个“硬核时代”?

我们正在亲历、见证和创造什么样的“硬核文化”(硬核IP)?

网络文学为何出现“硬核网文”和内生部分“整体硬核化”?

我们又将原创出什么样的“原创文”——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20世纪为何能诞生那样伟大的人、作品和思想?

当下这个21世纪新时代,为什么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

下一个伟大时代,应该诞生什么样的人、思想和作品?

为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应当有什么作为?

从“新时代”到“硬核时代”,我们的“连接时代论”,究竟想做到什么程度呢?

从全球新时代到后新冠时代,我们正在重建什么样的“新秩序时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社区治理和社群治理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到整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大数据新型政治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时代……整个中国、全球和世界人类,正在进入“后新冠的全球新时代”,我们正在直面的失序危机和新秩序重建是什么?

从网络文学全版权链(IP全形态链),到网络文艺、泛文娱全产业链和大文创全业态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艺“全生态链”——从主流化到“新主流网文”,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进入的“主流新时代”是什么?

从“个人”到“新时代”,从“硬核”到“硬核时代”,从“跨界”到“跨界时代”,从“灵气复苏”到“超凡近未来”——一个人和伟大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人从身体生活的不合群,到精神上的离群索居;

从独创个性化的观点、思想和价值观,到引爆情绪的共鸣共振,到集体行动的共源共流,再到整个时代的共生共融……这种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程是怎样发生的?

一个人如何通过艺术、思想和语言上的创造,把“一个人的想法”变成“一群人的做法”,从而真正改变了社会和世界?

连接——一个人,的确可以改变整个时代!

这就是我们解读、注释和建构的“连接论”——网络文学时代新范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