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像拍摄法:从叙述视点到价值观点》

《影像拍摄法:从叙述视点到价值观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像是“复仇金三角”,终于以车内视点为黄金角;由此辐射,也向此聚敛。因为只有它能够掌控和遥控电话炸弹,而电话亭拨电话和报刊亭旁观察,都是为了观察和确认;从此出发,“复仇”的情绪、行动和后果将向世界蔓延。这种不约而同“外八辐辏”的方向和运动,就是为了倒逼取消引爆的运动。也正是如此,“视角”会引导我们从表层结构的“叙述视点”,走向了深层结构的“价值观点”——这些选择和行为背后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影像拍摄法:从叙述视点到价值观点》

在《慕尼黑惨案》之中,想象中的复仇套路没有发生。

镜头反而是在以色列特工三条复仇视角之中频繁而激烈地切换,一波助推一波、一浪推过一浪、一潮引爆一潮,将整个情节和气氛层层铺垫和渲染,臻至极致:一边是报刊亭特工末路狂奔;一边是车里面的特工有条不紊地安装“遥控器”;与此同时,电话亭特工亦是“绅士裸奔”——他穿着特别像绅士,然而,现在全然不顾风度,跟死神的狞笑赛跑……

三种视角反复切换。甚至,车里人物的视角还在转换不同角度。直到他听到动静,把头往后旋转,转向后方瞪眼看去:那手持天线、鹰钩鼻和眼白大于黑仁“一瞪”的特写,特别能把那种紧张的气氛就差一点火星子就能引爆的状态,描摹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了?!

犹如张飞瞪眼,但还内敛收势!

于是,以车里人的视角为中心,两边夹一角——另外两条视点汇合起来,将其夹成一个黄金角:

首先,是报刊亭顺着车内翻眼白的人视角入镜敲窗(车窗全关),叫停;其次,是电话亭中人跑到另外一边车窗,敲窗叫停,车内另外一个扭过头去;

车内两人侧身或转头的视线,与车外两人奔跑而来的路线相衔接,构成了一个以车内为辐射点的“八”字射线——这种视图特别具有意味。

就像是“复仇金三角”,终于以车内视点为黄金角;由此辐射,也向此聚敛。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车内视角其实是整个“复仇”的根本支点。因为只有它能够掌控和遥控电话炸弹,而电话亭拨电话和报刊亭旁观察,都是为了观察和确认;从此出发,“复仇”的情绪、行动和后果将向世界蔓延。它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

但是,现在,另外两个视线却不约而同地选择狂奔而来,夹角倒逼这个黄金角的引爆点或者宰制点,取消“复仇”——至少,取消这一次的“引爆”。

车内一无所知的人只好无奈地拔掉本已插进遥控器孔内的金属短棒(或许是插销)——这就像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线似的。而且,他的身姿已经坐正,直对车前方;左手掌控遥控器,右手拔插销;双手同时朝“外八”方向运动,脑袋还无可奈何地左右摇头,正好呼应车窗外两个不约而同奔来的同伴“八”字辐射运动!这种不约而同“外八辐辏”的方向和运动,就是为了倒逼取消引爆的运动。(www.daowen.com)

直到车内的人看向报刊亭特工一侧,这种“外八辐辏”黄金夹角的摄像视图,才最终完成;让两条边“不约而同”的选择,变成“金三角”的共识。

是的,从“不约而同”的选择,到“金三角”的共识——一直到这个场景结束,车内人的视角,却看不到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未经商量,没有拷问,没有犹豫和纠结,却在同一瞬间采取了行动,并倒逼不知情的同伴取消复仇;而车内人也在那一瞬间选择了相信和听从同伴的抉择——这种未经协调却协同一致的“抉择”,奠定了以色列特工作为普通人复仇的基调,亦即:血债血偿,但只瞄准染血的手,绝不伤及无辜的脸。

于是,从“位置—视点—视角”出发,我们被置于“故事叙述层面”,从而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知其“然”。比如,通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这三种视角,我们看见了以色列“复仇金三角”的选择和行动。

但是,仅仅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看到更多的东西——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看见金三角“看得见”的选择和行动,我们还要看见“看不见”的原因和问题——为什么?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前所述,他们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复仇目标和对象进行限定,会对自己复仇的动机和结果进行质疑,甚至会经历复仇意义与价值的心灵拷问?

这都是看不见的东西。电影如何让我们通过看得见的选择和行动,看见那些看不见的“复仇”拷问?那就是从“视点”走向“观点”——“视角”的选择和叙述,不但限定了我们看的是“谁”,引导我们“看见”的方向,同时也阐述某种叙述者的立场和价值取向。也正是如此,“视角”会引导我们从表层结构的“叙述视点”,走向了深层结构的“价值观点”——这些选择和行为背后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三种视角金三角的影像叙述,让我们走出整部电影所要拷问的终极命题:

以色列特工像普通人一样而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的复仇,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种心灵拷问,到底给“复仇母题”的故事叙事,带来何等不同的价值?

中国网络文学讲故事、写爽文,又是如何重述与重塑、重释与重译“大复仇记”的传统文化母题、类型模式和故事原型的?[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