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教育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的存在吗?

新教育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的存在吗?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告诉我:“我觉得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朝向。也许正是如此,我从教23年来,唯有接触新教育的这5年,这种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尤为强烈。可是,这种幸福与完整,在我看来,是必须有前提的。”新教育的幸福与完整,一定不只在“教室”里,一定还包括在“家”里。

新教育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的存在吗?

这位老师的来信还谈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幸福与完整”。她告诉我:“我觉得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朝向。也许正是如此,我从教23年来,唯有接触新教育的这5年,这种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尤为强烈。可是,这种幸福与完整,在我看来,是必须有前提的。”

她举了一个常丽华老师的例子。年会前常老师在学校排练《绿野仙踪》,恰巧家里女儿高烧,爷爷奶奶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赶到孙女家里为她做饭,午饭后又坐车回去了。常老师在微博里说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好好去看看自己的父母了,每每想起,便泪流不止。再譬如寒暑假时,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家休养调整,可罕台的老师们却放弃了休息,在给孩子们补课。这位老师说,她们觉得常老师他们的生活是“非常态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她感慨地说:“每一个老师,都是最普通的常人、凡人。家,是最基本的需要。上有老要照顾,下有小要哺育,还有爱人需要疼爱,家务需要整理,平时与朋友吃个饭逛个街,放假了出个门散散心,也都是一个常态生命的必需。可是,他们都没有。”

这位老师真挚地说:“我对他们肃然起敬。这种发自内心的敬重甚至到了无限心疼的地步。他们,才是真正在做教育的中国教师。我知道,他们被那么多的目光关注着,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更被自己的理想激励着,他们心甘情愿这样做。他们期望以自己日复一日的付出,来证明如何让一朵花盛开。”

“但是,朱老师,新教育,倘若真的要走进每一个普通教育人的心里,那么,它一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守住‘家’的基础上,才可以去坚守一间教室。”

“试问,一个连自己的孩子都疼爱不了的母亲,如何去疼爱别人的孩子?一个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的人,又如何去照顾一个班的孩子?”

是的,我完全同意这位老师的观点。新教育的幸福与完整,一定不只在“教室”里,一定还包括在“家”里。“家”的幸福与“教室”的幸福兼而有之的幸福,才是完整的幸福。新教育的榜样教师,不应该是牺牲了健康,牺牲了家庭,而坚守在教室里的那些老师,而应该是身心健康,热爱生活,既能做称职的父亲、母亲、爱人、儿子、女儿,又是个好老师的人。

新教育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许多老师带来了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一大批老师的激情被点燃,成为教育的追梦人。但是,不仅这位老师,还有很多人都跟我说过——干国祥、马玲、常丽华老师,甚至新教育的榜样教师飓风大姐、桃花仙子等——新教育教师在让所有的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觉得无法效仿。

无法效仿的榜样,就失去了榜样的意义,就意味着并非榜样。那么,这些新教育榜样,真的无法效仿吗?(www.daowen.com)

大家熟知的常丽华老师,每天用诗词开启新的一天、每天给学生家长写一张便笺、每周写一封长长的家长信、每天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每学期排练一个童话剧,还开发了诸如在农历的天空下等颇具特色的课程……这些事,需要投入多少精力与时间,是难以想象的。

还有大家并不完全了解干国祥、马玲等老师在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的状况:初去时在友校借居近一年半,每天两次供水,时常停电,统一在食堂就餐;后来搬迁到自己的学校里,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可能改变的大环境仍有很多,比如气候的干燥、严寒,学生基本没接受过正常的学前教育,甚至受到反教育的大背景……新教育研究中心驻扎在这样的沙漠边陲小镇上,扎根于一间间教室中,继续进行探索、实践。他们为此付出的,恐怕一般人都难以想象。

也曾有人说,新教育是“一群傻子跟着一个疯子”。因为我自己每天早晨5点左右开始工作,阅读,写作,进行新父母晨诵,与一线老师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完成繁忙的日常行政工作,又开辟出新教育的田园

透支生命做事,并不值得提倡,当然也不是榜样。但在精力许可的范围内,一个人将时间用在哪里,却完全是自己的自由,当我们完全实现自己这一点自由意愿时,也就有了真切的幸福感。比如,有的人觉得睡懒觉幸福,可我哪天要是睡了懒觉,就会痛感浪费了时光,只觉得满心愧疚、浑身不自在,又哪有幸福可言?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少之又少。新教育人不是金身铁骨,这些让大家感觉似乎“敬而远之”的新教育榜样教师也都是普通的人,有七情六欲、有家庭生活、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榜样与非榜样,其实本质完全一样,都是普通人。

但我们可以说:一般教师,是依然沉睡着的生命,而榜样教师是苏醒过来的生命。这种生命的苏醒和生命的透支,外表有点类似,实质却截然不同。正是因为这种苏醒,才让榜样教师们有了清醒的抉择:在旅游与共读间,他们并不排斥旅游,但他们认为共读能够得到更宁静深邃的幸福;在与亲人团聚和为学生付出间,他们当然同样思念亲人,可在得到亲人理解之后,他们选择了付出,如同蜘蛛夏洛般,去为更弱小的生命编织那张幸福的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个人的时间最后用在哪里,是能看见的。因为不同的选择,而有了不同的收获,榜样才成为了榜样。我们更多的人是通过看见榜样的选择与收获,意识到生命可以无限地接近某个境界,看到生命还具有无限的潜能、无穷的可能。

所以,在这个解构英雄的时代,我们讨论向榜样学习,选择学习什么非常重要。每个人都不完美,榜样也有自身缺陷。学习新教育的榜样教师,不是照搬照抄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而是学习他们执着的人生态度和认真的工作精神,让自身的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让自己的生命也绽放如花,向世界宣告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如此,在辛勤劳作后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当然就是完整的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