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认识和发掘文化“软实力”是开展公共外交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根据门洪华的研究,(文化)软实力可以进行测评与量化,但如何界定变量和制定标准仍处在探索阶段。研究表明,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因素的整体表现,取决于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科技与教育的实力、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国民素质与道德水准,也包括知识、体制的创造力和决策、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实践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成为分析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和分析框架。[11]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外交方面的智慧和实践,被看作是文化软实力主要指标之一。文化“软实力”与其他资源和力量相结合就是文化力,它是综合国力的源泉和发展动力,是将综合国力所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充分体现的主体:制度的优劣和效率、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人才战略、文化产业、文化与价值的传播、国民素质与道德水准、战略决策、外交智慧等方面均囊括在内。文化力的资源或体现不只是传统文化或文艺产品,而是一种能够影响世界社会和制度的创造力与影响力,是能赢得国际社会认可和支持的魅力,并体现相互拥戴和彼此认同的力量和共识。
如前所述,广东地处沿海开放区,文化资源丰富,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为了本地区开展公共外交的需要,无论是古代广东、近代广东还是当代广东的历史文化资源,都需要进行新的整合,以提炼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广东改革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广东文化品格,并着力加以打造,通过公共外交的开展,使之走向世界。
广东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值得继承、发扬和发展的宝贵的财富。梳理和优化广东文化资源,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发扬文化的优势,开展公共外交十分必要。譬如,整合广东历史文化遗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品走出国门,让中外宾客更多地认识、理解和消费;促进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形成持久不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向国外输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依托省内的著名商号、企业、电讯公司,找准发展定位,形成各自的文化与商务经营优势,把中国和广东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器物文化无国界推广;挖掘和利用广东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加以创作演绎,使用多种载体把这些事件和人物艺术化地、生动地再现出来,使之成为易于外销的特产;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鼓励广东各类具备条件的媒体走向世界,努力提高广东媒体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度和发言权,使之成为联系各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平台;注重中外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把它作为公共外交的主要形式之一,并逐步使之常态化。
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外交工作的新方向。做好公共外交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影响力,促进经贸发展,还能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12]广东要从文化层面对外公共外交进行系统地深入探索,以此指导公共外交实践,并对本地公共外交的文化资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查研究,建立公共外交的谱系档案。提高对文化身份的认识和认同也十分必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做好公共外交必然要求机关部门和从业者的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也需要专家学者建言谋策。公共外交与经贸商务需要做到并行不悖,这样才能做实做大。需要强调的是,公共外交的参与主体应是大众,只有广大参与者与从业者的倾情投入,才能形成公共外交的大势,推动我省公共外交事业不断向前。
作者简介:
张平功,安徽灵璧人,获英国斯泰福大学文化表现硕士和文学理论博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研修导师,英语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著述包括《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从法兰克福学派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英国文学研究》《全球化的后果》《佛洛斯特诗歌赏析》《塔特·休斯诗歌评论》、Culture and Ideology at an Invented Plac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07)、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and Literary Studies(CCTP,2013)等。
作为省政协委员、外事与侨务委员会委员和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第一届会员,多次提交提案,积极参加省政协外事与侨务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和视察活动,参与委员会多项调研报告的酝酿、讨论和撰写。
联系方式: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E-mail:benpgzhang@aliyun.com
【注释】
[1]Raymond Williams,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Fontana Press,1988,p87.(www.daowen.com)
[2]参见文崇一、肖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页。
[3]见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103页。
[4]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9页。
[5]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212、216页。
[6]参见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33页。
[7]Antonio Gramsci,Politics and Culture in Culture:Critical Concept in Sociology,London and New York,2003,p77.
[8]Ibid.p.105
[9]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 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12页。
[10]Dominic Strinati,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London:Routledge,P64-68.
[11]参见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国际观察》,2007年,第2-3期。
[12]赵启正著《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