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公共外交实践与探索:广交世界

广东公共外交实践与探索:广交世界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意力和兴趣只有延续为内容层面的相互理解和持久认同,公共外交才算真正实现了目标。我国各层面开展的公共外交实践不能止步于形式输出和数量增长,否则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或眼花缭乱中造成受众审美疲劳,或是会将很多宝贵的形式“拱手相让”。我国各类机构都应当开展以内容为重心的公共外交实践。

广东公共外交实践与探索:广交世界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偏见被大大消减,尊重差异成为共识,这时候跨文化交流中彼此的差异就会激发对方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个国家在各方面的特色往往在形式上最为直观,但是,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绝不能把猎奇的眼光当成认同的心态。注意力和兴趣只有延续为内容层面的相互理解和持久认同,公共外交才算真正实现了目标。我国各层面开展的公共外交实践不能止步于形式输出和数量增长,否则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或眼花缭乱中造成受众审美疲劳,或是会将很多宝贵的形式“拱手相让”。

我国各类机构都应当开展以内容为重心的公共外交实践。这样才能在一场盛大耀眼的表演之后,沉淀下来能够打动人,能够被记忆、被传诵的故事。在内容体系的统合下,众多活动之间也才能形成合力、形成积累。提出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内容结构模型,其价值首先在于将形式从内容中独立出来,明确了形式内容和信息内容的不同。结构模型还将进一步廓清,在公共外交实践中不论是否有意而为,内容在价值和意义层面都包含有重要信息、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内容结构的深刻认识可以促使各类机构在公共外交实践中充分重视内容的多元性和系统性,同时可以对照模型在方案的制订阶段优化内容设计,在效果评价阶段进行检验。

作者简介:

张庆园,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第一届会员。

联系方式:

单 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B9南座新闻与传播学院

E-mail:zhangqingyuan@scut.edu.cn

【注释】

[1]赵可金.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学科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张庆园.建构主义视角下公共外交的新概念[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1)(www.daowen.com)

[3]5W模式参见Pooley,Jefferson."The New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Contested Memories,edited by David Park,and Jefferson Pooley,43-69.New York:Peter Lang,2008.

[4]孙吉胜.跨学科视域下的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与议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1)

[5]赵可金.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学科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6]参考2011年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政协委员谈公共外交”主题记者会上赵启正的发言。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lh/2011-03/05/c_121152537.htm

[7]见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及“中国文化节”相关报道。

[8]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4.

[9]参见[美]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有关公共关系的对话范式及“事实-价值”二分法可参见胡百精.公共关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