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公共外交实践:避免无内容风险

广东公共外交实践:避免无内容风险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对于公共外交实践来说,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形式丰富,但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却相对匮乏。这时,形式实际上就成为对外交往中几乎全部的内容。公共外交实践中,将形式当作内容时,不仅难以达成有效交流,致使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存在形式被借用,甚至“占用”的风险。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部分中国同胞对《功夫熊猫》的抵制,但更应对当前我国公共外交实践中将内容形式化的思想保持警醒。

在公共外交概念被广泛认识和推行之前,我国就已经积极开展了具有公共外交性质的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如199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99巴黎·中华文化周”;2000年在美国多座城市举办“2000中华文化美国行”系列活动,包括主题演讲、文艺演出和文化展览等形式,历时近一个月;2001年中国作为德国柏林第三届“亚太周”主宾国举办“中国文化节”活动,包括30多项文化和经济交流项目……此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如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共有近三分之一的活动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并举办了“北京周”“上海周”“湖北日”等活动。

实际上,对于公共外交实践来说,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形式丰富,但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却相对匮乏。这可以从相关报道中略见一斑。如,“有13个优秀的全国专业院团和地方优秀院团,在30多座城市表演了芭蕾杂技交响乐、中国民族歌舞京剧、杖头木偶、民族舞剧、功夫等艺术种类”,“邀请了120位艺术家,展示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剪纸、篆刻中国结脸谱雕刻等多种手工艺术,京剧、杂技、魔术、木偶、民乐、武术、太极等表演”。[7]报道集中于“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形式,但显现不出这些形式中是否蕴藏着内容。这时,形式实际上就成为对外交往中几乎全部的内容。

公共外交实践中,将形式当作内容时,不仅难以达成有效交流,致使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存在形式被借用,甚至“占用”的风险。以美国好莱坞电影生产为例,好莱坞许多电影的生产将内容置于非常核心的地位,进而广泛地容纳全世界各民族各种优秀的文化形式。2008年上映的《功夫熊猫》即将中国的功夫、中国的熊猫等各种中国文化的形式融入影片,而内容却着力讲述敢于追求梦想、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这样的核心主题。可以说,《功夫熊猫》从主题到台词都是美国文化的体现,是用中国文化的形式讲了美国文化的内容。《功夫熊猫》后来还出了第二部,前后两部影片均在全球拿到了很高的票房。(www.daowen.com)

难以想象,在国际话语的意义空间中,当熊猫的形式和美国精神的内容通过电影和配套商品等方式被绑定之后,我国是否还能够通过大熊猫来表示友善、展示国家形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部分中国同胞对《功夫熊猫》的抵制,但更应对当前我国公共外交实践中将内容形式化的思想保持警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