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氏流变:春秋时期管氏迁徙及家族研究

管氏流变:春秋时期管氏迁徙及家族研究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管氏迁徙的文献记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春秋初期,管氏除管仲一支迁徙齐国,可能还有一支迁徙到了楚国。楚共王死后,令尹任用莞苏为上卿,并将申侯伯驱逐出境。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由此可见,东汉时阴识家族自认为是管仲后人。齐国管氏迁徙至鲁国的、现在能够见到记载的是管于奚之子。

管氏流变:春秋时期管氏迁徙及家族研究

西周时期,礼法制度相对牢固,社会相对稳定,贵族迁徙事件相对较少。而到春秋时期,随着礼崩乐坏步伐的加快,贵族内部的矛盾也在日益加剧,贵族迁徙事件日渐增多。关于管氏在西周时期的迁徙情况,除管氏族谱中有“管兑邑纶”的记载,未见关于管氏迁徙的其他记载。有关管氏迁徙的文献记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春秋初期,管氏除管仲一支迁徙齐国,可能还有一支迁徙到了楚国。《新序》中有楚人名莞苏,《新序·杂事》载:

楚共王有疾,召令尹曰:“常侍莞苏与我处,常忠我以道,正我以义,吾与处不安也,不见不思也。虽然,吾有得也,其功不细,必厚爵之。申侯伯与处,常纵恣吾,吾所乐者,劝吾为之;吾所好者,先吾服之。吾与处欢乐之,不见戚戚。虽然,吾终无得也,其过不细,必前遣之。”令尹曰:“诺。”明日,王薨。令尹即拜莞苏为上卿,而逐申侯伯出之境。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言反其本性,共王之谓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于以开后嗣,觉来世,犹愈没世不寤者也。

莞苏事楚共王,为常侍,常以道义匡正楚共王,因此楚共王不愿与他在一起,正所谓“与处不安”“不见不思”。而申侯伯常随楚共王之意,投其所好,因此楚共王愿意与申侯伯相处,正所谓“与处欢乐之,不见戚戚”。楚共王去世之前,突然醒悟,他对令尹说:莞苏功劳不小,我死之后,一定重用他;申侯伯罪过不小,我死之后,一定要驱逐他。楚共王死后,令尹任用莞苏为上卿,并将申侯伯驱逐出境

莞苏作为君王近侍,一开始因忠直而被疏远,但最终受到重用,并成为我国古代近侍的正面典型。

莞苏又作管苏。《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载: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进退周旋,唯道是务。苟失其道,则兄弟不阿;苟得其义,虽仇雠不废。故解狐蒙祁奚之荐,二叔被周公之害,勃鞮以逆文为成,傅瑕以顺厉为败,管苏以憎忤取进,申侯以爱从见退:考之以义也。

文中的管苏是作为“以憎忤取进”的典型人物出现的。《后汉书·宦者列传》载: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及其敝也,则竖刁乱齐,伊戾祸宋。

文中的管苏是宦者的正面典型,这一身份与《新序》所说的“常侍”是一致的。

如果管苏确为管氏之后,那么管氏应该是在春秋时期迁往楚国的一支。管苏生卒年不详,据《新序》所载,管苏在楚共王时任常侍,而楚共王于公元前590年至公元前560年在位,达30年之久,楚共王去世后,管苏被任命为上卿。从上述记载分析,管苏当生于公元前600年前后。

从当时齐国的局势看,齐桓公去世以后,随即发生了六子争位之乱。齐桓公有三名夫人,但皆无子。另有如夫人者6人,分别生公子无亏(或作无诡)、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公子雍。六公子皆有即位之心,先是公子无亏用武力夺取了君位,但在位仅三个月便被杀。然后是齐孝公,在位10年。然后是公子潘杀孝公子,自立为昭公,在位20年。然后是公子商人杀昭公潘,自立为懿公,在位4年,又为近侍丙戎、阎职所杀。齐人废懿公之子而立公子元,为齐惠公。这样,齐桓公的六子当中只有公子雍没有染指国君之位,其余五位公子通过武力接连成为齐国国君,其中有两位国君以及两位国君的世袭继承人被弑,有一位国君的继承人被废。真可谓骨肉相残,血雨腥风。公子雍虽然没有参与争夺君位的斗争,但他早在齐孝公九年(前634)时,就依靠鲁国与楚国的力量,占据了谷这个地方。《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这实际上就是依赖外力而自成一体,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独立王国的安乐窝。

从齐桓公去世(前643)至齐惠公即位(前608),在这30余年间,齐国政局极不稳定。据《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当时“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这说明齐桓公之诸公子除上述六公子,其他纷纷逃亡于楚。诸公子们或是相互攻杀,或是逃亡他国,在这一状况下,大臣们势必各有追随。也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管苏的父辈从齐国逃亡至楚国。

可以确定的是,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管仲的后人曾逃亡至鲁、楚两国。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

惠栋《补注》引《风俗通》曰:“管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梁履绳《补释》引《后汉书·阴识传》云:“阴识,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又引《三国魏志·管宁传》注引《傅子》曰:“昔田氏有齐,而管氏去之,或适鲁,或适楚。”

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管氏也如齐国其他贵族一样,纷纷出亡,而鲁与楚是他们出亡的主要去处。

管氏一族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到楚国去的见于史籍记载的是管修。如前文所述,他是管仲的七世孙,出亡楚国后,被任用为阴邑大夫,其后代遂以阴为氏,是管仲之后裔阴氏一支的始祖。

据《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阴识“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并载“阴氏世奉管仲之祀,谓为‘相君’”。由此可见,东汉时阴识家族自认为是管仲后人。据《后汉书·阴识传》载,阴识一支在“秦、汉之际,始家新野”。此新野即今河南之新野县。阴氏一族在东汉初年曾显赫一时,出了若干炙手可热的人物,主要有:

阴丽华,汉光武帝皇后。汉光武帝刘秀早年时在新野听说阴丽华貌美,到长安又见执金吾车骑甚盛,曾感叹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娶阴丽华,阴丽华后为皇后,即光烈皇后。

阴识,阴丽华的异母兄。阴识封原鹿侯,“帝敬重之,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阴识去世后谥贞侯,其子阴躬嗣位,其子阴纲之女,即阴识的孙女,为汉和帝皇后,阴纲封吴房侯,他的三个儿子阴秩、阴辅、阴敞皆为黄门侍郎。

阴兴,阴识之弟。阴兴封关内侯,去世后追谥翼侯。其长子阴庆封鲖阳侯,官至黄门侍郎;次子阴博封氵隐强侯;三子阴员、四子阴丹并为郎。其孙阴琴、重孙阴万全、玄孙阴桂世袭鲖阳侯。

阴就,阴兴之弟。阴就嗣父封宣恩侯,后改封为新阳侯。

阴嵩,阴兴的从兄,官至执金吾。

《后汉书·阴识传》云:“阴氏侯者凡四人。”若将阴识的子侄辈都计算在内,阴氏在东汉初为侯者远不止四人。

齐国管氏迁徙至鲁国的、现在能够见到记载的是管于奚之子。《左传·成公十一年》载鲁国声伯之母“生声伯而出之,嫁于齐管于奚,生二子而寡,以归声伯。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这里所说的“外弟”即管于奚之子、声伯(公孙婴齐)的同母异父弟弟,在管于奚去世后,随其母从齐国来到鲁国。声伯让他做了鲁国的大夫。显然,管于奚之子是唯一见于史籍记载的从齐国迁至鲁国的管氏族人。

禽氏出于齐国管氏,是齐国管氏的一个分支。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载:

禽,出自齐管夷吾之孙,仕鲁另为禽氏,所谓禽郑是也。其后有禽滑釐,高士禽庆,孝子禽贤。《韩诗外传》:秦大夫禽息,碎首荐百里奚。又后汉北海禽度,字子夏,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32]

管仲的后人仕于鲁,在鲁国另为禽氏,其始祖是禽郑。而清秦嘉谟《世本辑补》载这位“仕鲁另为禽氏”的禽郑就是管仲之孙、管于奚之子。《世本辑补》卷七“氏姓篇”载:“禽氏,出自齐管夷吾之孙,在鲁另为禽氏,管于奚之子禽郑是也。”

如果禽郑确实是管于奚之子,那么他应该就是《左传·成公十一年》所载的鲁国声伯的“外弟”,到鲁国后做了鲁国的大夫。值得注意的是,此记载与杜预《世族谱》中管于奚“为杂人,则非管仲之子孙”的说法不同。《世本辑补》记载这位禽郑是“管夷吾之孙”“管于奚之子”。按此说,管于奚则是管仲之子。管于奚见于《左传·成公十一年》。据《左传》载,该年晋国郤犨到鲁国,“求妇于声伯”。当时管于奚的女儿已经嫁给施孝叔,“声伯夺施氏妇以与之”。鲁成公十一年是公元前580年,距管仲去世仅有65年。而在此之前,管于奚早已去世,声伯之母已经寡居,并带着与管于奚生的一对儿女回到鲁国,儿子已经为鲁国大夫,女儿已经嫁给了施孝叔。从年龄推测来看,管于奚如果真是管仲之后人,应该是管仲的子辈。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禽郑的后世名人有禽滑釐、禽庆、禽贤、禽息、禽度等。

禽滑釐,战国时人,早年学于子夏,后来为墨子弟子,是墨家的重要人物。《墨子·公输》载墨子为阻止楚国攻宋,至楚,见公输盘有杀意时说:“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可见,禽滑釐是墨子的得力门生。他在《墨子·所染》《墨子·备梯》中被称为禽子,可见他在墨家的地位很高,很可能《墨子》书的作者中有他的门徒。而《庄子·天下》云:“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禽滑釐与墨翟并提,可见他在墨家学派中有着仅次于墨翟的崇高地位和影响。

禽庆,字子夏,东汉北海(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人,以儒生去官,不仕王莽。《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长传》载向长“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禽息,秦国大夫。他向秦穆公力荐百里奚,但不被采纳。秦穆公出行,禽息挡住车驾,说:“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于是头撞车门以致脑浆外流。禽息亡身进贤,终于使秦穆公感悟过来,任用百里奚为上卿。《后汉书·孟尝传》云:“窃感禽息,亡身进贤。”葛洪抱朴子·诘鲍》云:“方回叩头以致士,禽息碎首以推贤。”禽息是我国古代以死荐贤的典型。但是,此禽息是秦穆公时人,早于禽郑,不可能是禽郑后人。

禽贤、禽度,事迹皆不详。

齐、鲁本为近邻,且世代通婚,在政治局势发生动荡时,公子、公孙及士大夫们往往出奔鲁国。比如在齐襄公时期,公子纠就在管仲、召忽的辅佐下到了鲁国;齐景公朝,见于记载的有更多人。齐景公三年,庆封先是出奔鲁国,然后从鲁国出奔吴国;齐景公十六年,陈氏、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氏、高氏兵败,奔鲁。齐景公去世后,立公子荼,群公子皆出亡,其中公子驵、阳生奔鲁。在随后的田氏代齐过程中,田氏逐步剪除姜齐贵族,姜齐贵族多见出奔,其中有不少逃至鲁国。如陈乞弑公子荼后,国夏、高张、晏圉、弦施等皆奔鲁。按常理推测,在当时的情况下,齐国管氏出亡鲁国的当不在少数,但已无从查考。《通志·氏族略》云“鲁大夫食采于管,因氏焉”。这说明鲁国有“管”地,这个“管”地与齐国管氏有无关系如今已无从考证。

据说拜姓也起源于管仲。据2005年4月7日《金陵晚报》于峰、郭灿报道,拜姓也是管仲之后。报道称,江苏省农垦集团干部拜忠喜有一本完整的《拜氏家谱》,并说当年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的一些后裔为了纪念祖上的这段荣耀,索性把“拜相”的“拜”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并说江苏的拜姓源于乾隆年间在京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充军到现在的泰州市的拜官庄养马场,他的子孙分布于姜堰、兴化、大丰、宜兴等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氏的分布越来越广,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管氏一族在齐地一带仍然是最为兴盛的。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卷七“二十四缓”载,管氏有二郡望,一是北海,一是平原:

[北海]管少卿九代孙管宁,魏大中大夫。晋有南夷校尉管彦。[平原]汉末袁谭将东安太守管统。魏少府丞管辂,字公明。[33]

北海,史上有北海郡、北海国,也有北海县。行政区划多有变迁。在不同时期,同一地名的实际区划往往不同,这不足为怪。北海郡或北海国的范围大致在今山东省的中北部地区,基本等同于旧青州的范围,而北海县在今潍坊市潍城区。《元和姓纂》所说北海应指北海郡。《元和姓纂》在北海管氏名人中,提到了管少卿、管宁、管彦三人。

管少卿,西汉初人,为燕令。《元和姓纂》云:“燕有管少卿。”此当为传抄之误,管少卿为燕令,并非燕人。《通志·氏族略》云:“汉有燕令管少卿,未知自齐往与?”宋人郑樵提出过管少卿是否是齐人的疑问。而《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引《傅子》云:“齐相管仲之后也。昔田氏有齐而管氏去之,或适鲁,或适楚。汉兴有管少卿为燕令,始家朱虚,世有名节,九世而生宁。”此记载告诉我们,管少卿是汉初人,他迁居朱虚,从他之后,“世有名节”,成为管氏望族。朱虚县,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临朐镇东南25公里的城头,三国魏属北海国,故说北海是管氏郡望。

管宁(158—241),字幼安,北海朱虚人,管少卿九世孙,我国古代著名的高洁之士。他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为友,东汉末年为避乱,与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辽东。他在辽东讲授诗书,生活了37年。后来,辽东太守公孙康去世后,未立其子公孙渊,而让其弟公孙恭袭位。《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引《傅子》中管宁的话云:“废嫡立庶,下有异心,乱之所由起也。”当时,受华歆推荐,魏文帝征召管宁,但管宁辞而不受返回家乡。果如管宁所料,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之位,在辽东造反,自称燕王。魏国征讨,公孙渊被擒杀,“辽东之死者以万计”。管宁屡受朝廷征召,但均坚辞不就。汉文帝封为太中大夫,不就;汉明帝召为光禄勋,并诏青州刺史“以礼发遣”,以疾坚辞。管宁以行为高洁著称,《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引《傅子》云,时人称他“行为世表,学任人师”。《三国志》本传说他“清高恬泊,拟迹前轨,德行卓绝,海内无偶”。关于管宁品行高洁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割席断交”与“锄园得金”。《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载: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著有《氏姓论》。《三国志·魏书》有传,皇甫谧收入《高士传》。《三国志》本传云:“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看来,管氏在朱虚的确是聚族而居,而管宁为其中的佼佼者。

管彦,生卒年不详,西晋人。其事见于《晋书·孝友传·王裒传》: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此云管彦为西夷校尉,而《元和姓纂》说管彦是南夷校尉,二说当有一误。

平原,史上有平原郡、平原县。秦以平原邑置平原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平原郡,郡治设于平原县。北齐天保二年(551),县城从张官店东迁至今地。隋初属德州,后属平原郡。唐中期属德州。《元和姓纂》所说管氏郡望平原,应指平原郡。《元和姓纂》在平原管氏名人中,提到了管统与管辂二人。

管统,生卒年不详,汉末人,以忠直闻名于世,其事见于《三国志·魏书·王修传》。管统为袁谭部将,袁谭为青州刺史,管统为东莱太守。袁谭为袁绍长子,袁绍死后,其子兄弟相攻,其三子袁尚攻打袁谭,袁谭兵败,刘询起兵,诸城响应。袁谭正在感叹“举州背叛”时,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十余天后,管统果然弃其妻子而来,而其妻子为乱军所杀,袁谭让管统更任乐安太守。后来,曹军攻破青州,诸城皆降,唯有管统在乐安不降,曹操便命王修去取管统首级。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之忠臣,便为他松绑,让他面见曹操,曹操喜欢管统的为人,便赦免了他。

管辂(210—256),字公明,平原人,《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有传。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冀州刺史裴徽辟为文学从事,迁治中,又迁别驾,正始九年举秀才,正元二年为少府丞。管辂精于术数,自幼喜视天文。《三国志》本传注引《管辂别传》:“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三国志》本传记载了他许多占筮灵验的故事。《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写曹操召管辂,管辂为曹操占卜,无不应验,被称为“神卜”。《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评曰: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

管辂又以聪明闻名,其父为琅邪即丘长,15岁随父在任所读书,诸生皆服其才。太守谭子春见管辂,并会宾客百余人,“子春及众士互共攻劫,论难锋起,而辂人人答对,言皆有余”。管辂于是“号为神童”。杜甫诗《上韦左相二十韵》有“聪明过管辂”句,可见管辂又以聪明闻名于世。

北海、平原皆为故齐之地,这两个地区管氏家族的发展情况说明到汉魏时期,齐地的管氏家族仍然是名门望族。

秦汉以后,管氏家族的分布越来越广。现今我们知道的管氏字辈世系有近30种,各种动辄二三十字辈,甚至更多,最多的达一百余代,可一直追溯到管叔鲜。可见各地管氏分支迁移由来已久,可谓源远流长。各谱系虽然往往以管叔鲜、管仲、管宁等为宗,但世辈排列各不相同,大概各支系出于自尊,虽视古代管氏名人为宗,但都视本支为正统,并因为年代久远,汉唐以前世系多为口传推测之辞,以至于互相抵牾,因而既不尽一致,更不可尽信。

但是,从现在见到的一些管氏族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齐地管氏迁徙的大概踪迹。比如高密管氏,其谱序云:“自周之后,若齐之管仲,楚之管修,汉之管宁、管辂,亦皆出于周,以谱牒失传,不敢妄认。”其谱将世系追溯至北宋初年,始祖是管纯,其子管奉、管材从胶东迁居海州(今连云港),又从海州迁浙江处州龙泉。管奉生管师复、管师常,管材生管师仁、管师礼。管师仁之孙管鉴为宋代词人,有《养拙堂词》一卷传世,曾为官于江西,乃家临川。管师仁另一孙管大方于北宋末年迁回海州,又从海州迁居江苏丹阳,曾教其子管国信“管氏牒谱,当固藏之”。管国信迁回海州。后来,元兵入侵,管政与其子管盛、管隆迁回高密,管隆之孙管士谦被奉为高密管氏一世祖,其弟管士能之子管文敬迁居诸城,为诸城管氏一世祖。以上世系为管士谦之子、高密管氏二世祖管思敬所作。

从高密管氏谱系来看,高密管氏与浙江龙泉、江西临川、江苏丹阳之管氏应为同宗。

莒县管氏也以管纯为始祖,为避战乱,从海州至丹阳,又从丹阳至海州,流落江淮二百余年,至明代洪武二年北归山东,始居于莒州,并有莒县管氏始祖与高密、诸城管氏始祖是兄弟三人之说。可见,莒县管氏与高密管氏也为同宗。

龙泉管氏在宋代有管师复、管师仁,二人最为著名。管师复,北宋诗人,隐居于龙泉,被学者称为卧云先生,有《白云集》。传说宋神宗曾召见他,欲授以官职,而管师复不仕。宋神宗问:“卿所得何如?”对曰:“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其诗极为空灵清雅。

管师仁(1045—1109),字元善,处州龙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宋徽宗曾称赞他说:“有臣如此,朕复何忧!”管师仁卒后葬于汴京,封南阳侯。《宋史》卷三五一、《江西通志·名宦》有传。(www.daowen.com)

如以上所述,管师复、管师仁均见于高密管氏族谱。相传龙泉管氏为管公明(管辂)后裔,世居平昌,后居池阳,管福(《齐川管氏宗谱》作管辐)从池阳迁居南京。唐末兵乱,管氏从南京迁龙泉。此说虽然亦云从齐地迁出,但又与高密管氏族谱不同。

《齐川管氏宗谱》中有十一世孙管宗泰于明万历二十九年作的《序》。该《序》云:

吾族管姓,始于周初,以国为氏。至汉高帝封管衎为平昌侯,地望始显。及晋元帝渡江,管方徙居石城,属金陵府。洎唐管辐,偕子伸,官浙,籍满,遂寓处州之龙泉石马岗。凡四世,至师复,号卧云先生……又六传至国谕……国谕生葵,字涵珍,号向日,行文四,因慕西江名胜,自龙泉徙丰之齐川居焉,则向日实我齐川之始祖也。

“丰”即今江西上饶广丰区。该谱也明确说出自平昌即北海平昌,至管师复七世孙管葵迁居至此。

江苏丹阳管氏也称出于管师复。管师复之子管思齐至丹阳任主簿,落户丹阳,故有了丹阳管氏。

由上述大致情况可知,高密管氏与龙泉、齐川、丹阳管氏在所记世系上虽有交集,但又很不相同,所载孰是孰非已无从辨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南迁的时间说法各异,但都是出于齐地北海郡望,这一点是基本相同的。

另外,从清代末期直到民国时期,有很多山东人“闯关东”,其中自然也有管氏人口。比如现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管家村的管姓就自称从山东诸城迁徙而来,并且在1958年时,其村有管姓人继续北迁至黑龙江的双鸭山和大庆市。

总之,管氏虽然分布越来越广,但直到明清时期,管氏望族主要集中于山东、陕西与江浙一带。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载,明清两代管氏家族中具有进士功名的有55人,其中南方江浙最多,有30余人;而北方则集中在山东、陕西,山东有8人,陕西有6人。从具体州县来看,最多的是山东莒州,有5人,皆为清光绪年间进士,其中“廷”字辈三人,即管廷献、管廷纲、管廷鹗;“象”字辈二人,即管象晋、管象熙。其次是陕西咸宁(今西安),有4人,即管应律(明万历年间进士)、管麟(明成化年间进士)、管楫(明正德年间进士)、管抒素(清顺治年间进士)。第三是浙江鄞县,有3人,即管思易(明永乐年间进士)、管大勋(明嘉靖年间进士)、管大耀(明万历年间进士)。第四是山东高密,有2人,即管嘉福、管嘉祯,皆为明嘉靖年间进士。[34]从总量上说,江浙最多。从州县来看,北方最盛,两人以上的州县共有4个,而北方就占了3个。管氏家族在江浙分布较广,而在北方较为集中,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姓氏众多,管氏在我国虽然不是大姓,但是代有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管氏40人,其中最为闻名者应是管氏宗祠楹联中涉及的管氏人物。宗祠楹联所述都是歌颂祖上功绩、贤德的,因此宗祠楹联提及的祖先都是本姓中的翘楚。比如:

“幼安高节,仲父霸功。”上联指管宁,下联指管仲。

“公明神卜,仲父霸功。”上联指管辂,下联指管仲。

“割席传美谈,减租建奇勋。”上联指管宁,用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的典故歌颂管宁情趣高雅;下联指管师仁,据《宋史》本传,管师仁任右正言职时,河北水患,奏请减轻租赋,以安定流民生活,得到朝廷采纳。

“仁义存白云,瑞应折桂亭。”上联指宋代诗人管师复,有诗集《白云集》;下联指宋代官吏管及。清雍正时修《广西通志》卷八四(五)记载:“管及,其先缙云人,游清湘,因家焉。崇宁间黄山谷谪置宜州,及为理曹,时党禁甚严,亲知绝迹,及周旋之甚笃,相得甚欢。山谷尝书‘折桂亭’三字赐之。曰:‘君有成德,子孙必多显拔者。’后果应验。”道光八年辑《庆远府志·职官志·宦绩》亦云:“管及,先世缙云人,游湘因家焉。崇宁间,为宜州理曹。时黄庭坚谪居宜州,当路畏禁,无敢往来。及独与之游甚密。庭坚大书‘折桂亭’三字赠之,曰:‘君家积庆,子孙必有登进士者。’后科第果盛。”

“九合诸侯匡天下,三迁少卿宁国邦。”上联指管仲,下联指管湛。《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管湛,师仁后,侨居临川。字定夫,累官广西提刑,兼经略安抚,区处横山、罗甸,蛮人帖服。三迁至大理少卿。有《定斋类稿甲乙集》。”[35]

“魏国管宁真名士,元代道升女画家。”上联指管宁,下联指元代女画家管道升。管道升,生于1262年,一说生于1271年,卒于1319年,字仲姬,一字瑶姬,湖州吴兴(今浙江吴兴)人,一说德清县茅山人。她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img的妻子,世称管夫人,元延祐四年册封魏国夫人,工诗词,擅长书画,尤擅画墨竹梅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才人。管道升所写行楷与赵孟img相似,笔意清绝。

在当代,管氏名人主要有莫言、管惟炎、管松涛、管文蔚、管华诗等。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

管惟炎,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县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管松涛(1902—1966),原名管之山,山东巨野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管文蔚(1904—1993),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副省长。

管华诗,生于1939年,山东夏津人,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专家,曾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统计,当今管氏人口约1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73%,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43位。管氏人口分布甚为广泛,但以山东、江苏最多,约占全国汉族管氏人口的63%。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2页。

[2][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8页。

[3][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2页。

[4][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88页。

[5]王京龙:《“管仲生年考”述评》,《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69~71页。

[6]管恕:《管姓起源》,参见中华管氏宗亲网。

[7][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8页。

[8]刘明芝:《管子家世浅说》,《管子学刊》2002年第3期,第5~10页。

[9]张殿兵:《管氏源管仲及其后裔史考》,《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209页。

[10]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0页。

[11]陈希红、陈立柱:《管仲故里颍上县说综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2]胡天生:《再论颍上就在颍之上——兼与孙报竹教师商榷》,《管子研究》2008年第4期。

[13][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0页。

[14]颍上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颍上历史文化集锦》,黄山书社2005年版,第255~265页。

[15]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0~21页。

[16]《大河报》,2009年5月7日第A29版。

[17]刘明芝:《管子家世浅说》,《管子学刊》2002年第3期,第5~10页。

[18]邵先锋、王京龙:《青溪〈管氏宗谱〉的发现与价值》,《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2期,第122~126页。

[19]梁启超:《管子评传》,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2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228页。

[21]何光岳:《管国的来源和迁徙》,《管子学刊》1991年第4期,第83~87页。

[22]杨伯峻:《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44页。

[23]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1页。

[24]何光岳:《管国的来源和迁徙》,《管子学刊》1991年第4期,第83~87页。

[2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0页。

[26]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1页。

[27]战化军:《管仲评传》,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1页。

[28]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2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2页。

[30][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48页。

[31][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1页。

[32][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33][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88页。

[34]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396~2398页。

[35]《中国人名大辞典》,上海书店1980年版,第13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