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仲的里籍及其影响于颍上县

管仲的里籍及其影响于颍上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们对“颍上”这一地名的不同理解,所以虽然人们认可管仲是颍上人,但对管仲里籍的说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这些传说和遗迹集中于颍上县,这一现象于其他地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说明颍上县就是管子故里。除《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当地多有管仲的传说和与管仲有关的遗迹有一定说服力,其他多为推测之辞,有臆断之嫌。

史记·管晏列传》云:“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历来对《史记》的记载本无异议,皆认为管仲是颍上人。但是细考起来,当时并无“颍上”这一具体地名。“颍”指的是颍水。《史记索隐》:“颍,水名。《地理志》颍水出阳城。汉有颍阳、临颍二县,今亦有颍上县。”而“今亦有”的“颍上县”初设于隋朝大业二年(606)。《史记索隐》并没有指出“颍上”的具体方位,只是举出古今与颍水有关的三处地名而已。这说明到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时,他已经弄不清楚《史记》所说的管仲“颍上人也”的“颍上”具体在何处,所以只能列举出与颍水有关的三个地名,而对管仲的里籍则含糊其词,付之阙如。

由于人们对“颍上”这一地名的不同理解,所以虽然人们认可管仲是颍上人,但对管仲里籍的说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安徽颍上县说。持此说者最为普遍,特别是近些年来,颍上县对管仲高度重视,如1974年成立了“管子研究小组”,1991年成立了“颍上县管子研究会”,并于2002年创刊《管子研究》会刊,到2008年,在“颍上县管子研究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从2006年起,设管仲文化旅游节并连续举办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议,颍上县作为管仲故里的观点几成定论。持此说者之主要理由如下:

(1)“今亦有”的颍上县就是古时之颍上。此说的论据主要有二:

一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关于颍上的记载。据《左传·成公十六年》载,诸侯伐郑,“诸侯迁于制田,知武子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遂侵蔡,未反,诸侯迁于颍上”。蔡地与今颍上临近,故此处颍上应该是位于颍水下游的今颍上县。[11]此说并不足为据。之所以得出《左传》“颍上”即位于颍水下游的今颍上县的结论是断章取义造成的。《左传》“诸侯迁于颍上”的后文是:“戊午,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晋国率领诸侯本来是伐郑,先侵陈、侵蔡,但最终目标是郑,自然去郑不远。郑子罕能够对“诸侯之师”发动夜袭,这说明《左传》所说的“颍上”绝对不是蔡国东边的今安徽颍上,而应在陈、蔡西边的靠近郑国或在郑国境内的颍水中上游一带。

一是根据古代地图方位。汉代的地图方位是上南下北,按照这个方位来看,今颍上县处在颍水的最南端,正在颍水最上方,所以称为“颍上”。隋炀帝时期就是基于这种认识,才把这里命名为颍上县。[12]这一说法实际上是沿用了《太平寰宇记》的说法。《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河南道十一·颍州》之“颍上县”载:

颍上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旧十一乡,今三乡。本汉慎县地,属汝南郡。吴、魏之际设关防,莫谨于此。隋大业二年于今县南故郑城置颍上县,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仍隶颍州焉。唐武德元年移于今理。[13]

此段话说明:颍上县本来是汉代的慎县,隋大业二年改置颍上县。为什么称作“颍上”?是“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颍上县所处之地不在颍水上游,而《太平寰宇记》是历史地理著作,绝对不会连颍上县不在颍水上游都搞不清楚。显然,此处“上游”一词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上游的意思,其含义应该是在颍水最上方,即在颍水的最南端。

(2)《太平寰宇记·颍州》之“人物”云:“管夷吾,颍上人。”颍上县是颍州府的属县,这说明最迟到宋代,已经有人认为管仲是颍上县人。

(3)颍上县有关于管子的民间传说和名胜古迹。今颍上县多有关于管、鲍之传说及遗迹。传说如:管仲的乳名叫“芒种”,生于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五月初五正午时,是收麦种豆的“芒种”日。而管子的名字“夷吾”是一个人占五个午的“一五”之谓,管仲与鲍叔牙情同手足,为使异姓手足情义代代相传,因此“管鲍两姓不通婚”,通婚者视为不是管、鲍嫡传,此俗世代相传。[14]遗迹如:颍上县有管谷村,相传管仲生长于此;颍上县有旧八景,第一景是“文地春风”,据《颍上县志》记载,相传孔子曾经过此地,在此地凭吊管仲,而这与《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久留陈、蔡之间”相合;颍上县有管鲍祠,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当时县令屠隆感叹“由管仲至今,数千年邑无祠”,于是修建管鲍祠,并作《管鲍祠碑记》以记其事。这些传说和遗迹集中于颍上县,这一现象于其他地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说明颍上县就是管子故里。

(4)因管仲生于此,所以命名为颍上县。清同治九年修、光绪四年补刊的《颍上县志·舆地·沿革考五》云:“旧志遂以《史记》以前未有以颍上名县者,史迁所称不过泛言颍水之上耳。考颍上县置于隋大业二年,隋去古未远,度置县之始,必以斯地为仲所生,因取《史记》颍上二字以名之。不然,颍水自河南发源,下迄颍口入淮,数百里间,何地非颍上,何在不可名县,而独有取于此耶?此固理之显而易见者也。”管仲生于此,《史记》又说管仲为颍上人,所以隋朝为了纪念管仲,才将此地命名为颍上。

除《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当地多有管仲的传说和与管仲有关的遗迹有一定说服力,其他多为推测之辞,有臆断之嫌。因此,人们并不完全赞同安徽颍上县说。

第二,河南颍水上游说。持此说者认为:

(1)今安徽颍上县即秦时所置慎县,隋时方改为颍上县,并且距管叔封地甚远,姬姓管氏一支在春秋之前不可能始居于此。

(2)《史记索隐》释“颍上”只是解释了颍水的发源地,列举了与颍水有关的地名,并特别指出在汉代只有颍阳、临颍二县,并没有管仲是“今亦有”的颍上县人的意思,起码是唐代司马贞不认为管仲是颍上县人。说管仲是颍上县人只不过是后人因“颍上”二字相同而产生的误解,安徽颍上县的管仲遗迹不过是后世之好事者所为。

(3)管地在今郑州市,而管叔后裔以管为氏,最初应聚集在管地即今郑州一带。而颍水即今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郑州的登封市,流经许昌、漯河、周口诸市,入安徽阜阳市,经颍上县,从正阳关注入淮河。管地靠近颍水上游,所以《史记》所说“颍上”应在颍水上游一带。

进一步说,主此说者之观点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a.颍水之滨。《史记·管晏列传》所称“颍上”,并非具体地名,而仅为颍水之滨之意。《史记索隐》所举的颍阳、临颍二县在郑州以南、颍水上游。大概司马迁作《史记》时,由于管氏灭国已久,古代地名多有变迁,已不能确切指出管氏先祖的居住地,所以只能笼统地称为颍水之滨了。[15]

b.河南郑州登封。管氏族谱中有管叔鲜子辈管兑邑纶而管氏从迁于纶邑之说,即管叔鲜被杀后,其子辈管兑,被周成王任命为纶邑大夫,于是管氏迁于纶邑。而纶邑正在今登封市。(www.daowen.com)

于茂世在《大河报》发表《“颍阳旧事·家在颍谷”系列之四 管仲、董卓家在颍阳》一文,说管子是颍阳人,而颍阳在今郑州登封市。另外,该文引吕宏军主编《登封市志》,将管仲列为登封人。《登封市志·人物·传记》云:“‘颍上’当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颍上即颍水的上游或颍邑,而非安徽的‘颍上’县,登封作为颍水的发源地无疑在上游之内,当为颍上。”[16]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颍上”一词并没有颍水上游的意思。颍上犹如“江上”“河上”“海上”“泗上”,指的是水之上方或水之滨,作为里籍,不可能是水之上,只能是水之滨。

c.河南许昌禹州。《左传·成公十六年》所载的“颍上”,其地在今河南禹州一带。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八《列国山川·郑》“颍水”条:“《水经注》: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又东南过阳翟县北。阳翟,今禹州。颍北,当在禹州之北。《成十五年》:诸侯师于颍上。《襄十年》:晋侯与楚夹颍而军,郑人宵涉颍,与楚盟,亦禹州之颍也。”按:“《成十五年》”为“《成十六年》”之误,“师于颍上”为“迁于颍上”之误。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亦云:“此颍上意即颍水之旁,当在今禹县境。”杨伯峻也认为《左传》所说的颍上在今禹州。司马迁作《史记》曾参考《左传》,其所说的“颍上”沿用了《左传》中“颍上”的概念,应与《左传》一致,其地应在今河南禹州一带。[17]

d.河南漯河临颍县。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的《各县异名表》载,临颍县的异名为“颍上”。“颍上”作为临颍的异名,仅见于此一处,并且以列表的形式予以表述,未有任何说明,不知有何依据,因而此说并不为人所关注。

第三,齐国颍上说。青溪《管氏宗谱·管氏源流引》云:吾管氏得姓于叔鲜,厥后成王以二叔之畔削其爵,故《史记·管蔡世家》管叔子孙莫考论者,遂以蔡有后而管不传,不知去其封邑以昭先王之法,而存其后以敦亲亲之谊。子孙散在列国,不为大夫者,不得通显于世,居齐国之颍上,后有管严者,实生夷吾,《史记正义》曰:管仲,姬姓之后,管严之子敬仲也。按《括地志》云:管仲冢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之阿。据此谱,管仲一支最晚从其父始,就居于齐国颍上。[18](说管仲之父名管严,误,其说详见后文。)

近世以来,一直有管子是齐国颍上一说,如梁启超说管子是“齐之颍上人也”[19];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的《论语选读》(二)之“八、论政治”在注释管仲时说:“姓管,名夷吾,字仲,春秋齐颍上人。”但是齐国并无颍水,也没有与颍水相关的地名,说管仲是齐国颍上人,未见有任何依据,大概因为管仲一直生活在齐地,所以认为颍上在齐国。因此,此说也可能是推测之辞,并不为人所认同。

关于管仲的里籍除上述颍上说,也偶有其他说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越人说。《盐铁论·相刺第二十》载“大夫”与“文学”相互辩难,大夫曰:“越人夷吾、戎人由余,待译而后通,而并显齐、秦,人之心于善恶同也。”文学曰:“故不患无夷吾、由余之论,患无桓、穆之听耳。”这里说管子是“越人”。这一记载实在让人不得其解,如柳诒徵即说:“谓管子为越人,未知所本。”[20]对此,清代张敦仁曾作考证,认为所谓的“越人夷吾”实为传抄所误。“夷吾”实为越人蒙(字子臧)之误。其考证详见上海书店影印《诸子集成》第8册《盐铁论·相刺》。后来重新出版的《盐铁论》,如王利器《盐铁论校注》等,都将“越人夷吾”“夷吾之论”径直校改为“越人子臧”“子臧之论”。因此,现在很少见到有人据《盐铁论》论述管仲的里籍。

一是成阴说。何光岳云:

至于管仲由颍上迁齐成阴,梁玉绳《史记志疑》:“案:《说苑·尊贤》云:‘管仲故成阴之狗盗也。’成阴即高密,与颖上异。又夷吾谥敬仲,似当书之。”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临近海滨,故《孟子》说“管夷吾举于海”,看来,管仲由楚国颍上(安徽颍上县南)迁齐之高密,齐桓公时,管仲食邑于管城(章丘县临济镇北管城),其子孙世居于此,直到田太公田和篡夺姜齐政权的前夕,管仲最后一代管弱也被田和作为姜齐之羽翼剪除了。[21]

此说认为管仲由楚国颍上迁至成阴,即齐国高密。但是一般不认为成阴是管仲的居住地。《说苑·尊贤》原文如下:“邹子说梁王曰:‘伊尹故有莘氏之媵臣也,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管仲故成阴之狗盗也,天下之庸夫也,齐桓公得之以为仲父。百里奚道之于路,传卖五羊之皮,秦穆公委之以政。宁戚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于康之衢,桓公任以国。司马喜髌脚于宋,而卒相中山。范睢折胁拉齿于魏而后为应侯。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文中所举均为穷困潦倒之士遇明君圣主之事,不是说管仲等人的里籍。管仲于“成阴”也犹如太公于朝歌、棘津,充其量是流寓之所或暂住之地。因此,此说也并不为人所认同。另外,文中所引《孟子》云“管夷吾举于海”实际上是“管夷吾举于士”之误,见《孟子·告子下》。

综合以上诸说,管子应如《史记》所载,是颍上人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这个“颍上”究竟怎样理解?按现有资料分析,我们认为讨论这一问题应该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管氏无论是起源于管叔鲜,还是起源于周穆王庶子,无论是以国为氏,还是以邑为氏,都是因“管”这一地名而来,而管叔鲜与周穆王的庶子所封的“管”地为同一地,在今郑州市附近。西周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居住也应该相对固定,因此管氏最早应该在今郑州一带繁衍。颍水起源于登封,而登州就在今郑州西南,相距百余里,今属郑州市,可见管地应当距颍水上游不远。

其二,《左传·成公十六年》所载的“颍上”,据前文分析,其位置也应在郑地,也在颍水之上游。

其三,管氏族谱中有管叔鲜子辈任纶邑大夫之说,而纶邑即在今河南登封,位于颍水之源。

其四,在关于管仲的记载中,与管仲有关的地名也与颍水上游一带相关,如唐代卢照邻《五悲文·悲才难》说:“若夫管仲不遇齐桓,则阳城之赘婿。”阳城邑,在今登封市告成镇,位于嵩山之南,颍水之北,故名阳城。《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朱熹四书集注》说阳城是“嵩山下深谷中可藏之处”。可见登封之阳城是早就有的古地名。“阳城之赘婿”说明管仲与阳城一带有特殊关系,而阳城正在颍水之滨。

在分析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与安徽颍上说相比较,不难发现,河南颍水上游说应当更为可信。至于管子里籍究竟在颍水上游的何处,我们认为,《史记》所说的“颍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左传》所载的“颍上”也不是具体的地名。据前文分析,《左传》所载的“颍上”当在郑国境内,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都认为在今禹州市。禹州在郑都(今新郑)之南,相距不过三十公里。“诸侯迁于颍上”的“颍上”当在颍水之南,郑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乘夜色作为掩护,偷袭诸侯之师,终于获得胜利。此处的“颍上”并不是具体地名,而应当是颍水岸边的意思。后来《史记》沿袭了《左传》的用法,称管子为“颍上”人。而此“颍上”应在阳城至禹州之颍水流域。禹州最早称夏邑,春秋时为郑国栎邑,战国初为阳翟,秦置颍川郡,治所即在阳翟,纶城、阳城均为属县。登封与禹州相邻,从管仲到司马迁已经相差五六百年,大概在司马迁时,已经不能分清管仲里籍的具体位置,只能以“颍上”笼统称之,故“颍上”之大体位置应在登封与禹州之间。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管子的里籍在郑州以南、颍河的上游,大体位置应在登封与禹州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