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审计准则及其定义和内涵的演变

审计准则及其定义和内涵的演变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计准则是执行审计工作应该遵循的规范。审计准则是在审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多数同行承认并参照执行的一种审计工作惯例。这种惯例一经审计职业权威机构审定颁布即成为审计职业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审计准则是审计主体进行自我约束的规定,也是衡量审计工作的尺度。“审计准则”一词最早出现于1841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的S-X规则中。在审计准则演变过程中,有关审计组织及审计学者对其定义和内涵作了充分的论述。

审计准则及其定义和内涵的演变

审计准则是执行审计工作应该遵循的规范。这是对审计主体的要求,也就是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及其工作质量的要求。它是由审计职业界遵循公认惯例分别确立的职业行为规范,并可作为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审计准则是在审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多数同行承认并参照执行的一种审计工作惯例。这种惯例一经审计职业权威机构审定颁布即成为审计职业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审计准则是审计主体进行自我约束的规定,也是衡量审计工作的尺度。

“审计准则”一词最早出现于1841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的S-X规则中。这是审计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起初的审计工作凭审计人员的经验去审查账目。如何进行审计和审计工作应做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定的规范,社会公众如何看待和衡量及评价审计工作也没有统一规定。随着诉讼浪潮的兴起,执业会计师逐步明白:没有一定的规范,他们的职业就没有保障,就不可能避免毫无理由的指责和控告。因此,十分需要一个统一的审计规范,便于会计师在执业中共同遵守,同时也便于公众依据规范对审计进行监督。

由于社会公众的强烈要求和审计职业界为巩固和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需要,194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分审计准则——《审计准则试行方案——公认的重要性和范围》。后经几番充实和完善,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72年修改通过了财务报表公认审计准则,并在1984年发布了49份审计准则说明书,对审计准则作了解释。日本参照美国准则,由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计会于1956年制定了日本的审计准则,1976年经第三次修改后,形成了《审计准则、审计实施准则及审计报告准则》。世界上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也先后制定了本国的审计准则。

在审计准则演变过程中,有关审计组织及审计学者对其定义和内涵作了充分的论述。例如,美国总会计局认为,审计准则是对所进行的工作的质量和充分性的总的衡量,它与审计师的专业资格有关;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认为,审计准则说明了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希望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日本大藏省会计审议会认为,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而归纳出来的原则,这些原则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但职业会计师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时都应随时遵守;《蒙氏审计学》中指出,广义地说,审计准则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指南。有时候,准则也称为行动的戒律、准绳或指南,它规定客户和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起码应达到的质量。此外,我国一些审计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准则的定义加以阐述。

从审计准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同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审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含义:(www.daowen.com)

(1)审计准则是出于审计自身的需要和社会公众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2)审计准则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完善程度同样反映出审计发展水平;

(3)审计准则是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即审计主体)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审计客体的要求,更不是衡量审计客体的尺度;

(4)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既是控制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也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必要;

(5)审计准则一般应由审计组织及审计职业团体制定和颁布,才具有权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