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7]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基因的结合是文化创新的资源条件。中国人保护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可以使祖先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持鲜活的生命,得到永久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气的重要来源。
传统文化在保障民生、传承文化基因、提供治理资源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应当改变过去将传统文化与贫穷、落后、蒙昧、野蛮联系起来的印象。目前,西方主导、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正在造成传统文化的侵蚀和文化多样性的损害。传统技艺是人类在漫长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旦遗忘将难以再现,“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它们还存在的时候将它们记录下来”。[28]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技艺永远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有保护的必要。
传统文化不仅自身的生态损耗较低,而且具有将现代文化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功能,因而是生态法治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资源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前提条件。如果忽视传统文化在资源环境保护上的基础作用和帮助作用,资源环境保护法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总的来说,现代工业文化(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等)是具有生态非友好特征的文化类型。现代文化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在不断加剧。在市场与资本主导的工业文明之下,人们过于重视追求利润,忽视保护资源环境;奢侈浪费成为时尚,勤俭持家反而受到鄙视。在这种生态非友好的文化环境下,资源浪费、生态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可以从文化生态角度说明产生此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无节制的消费、现代文化的无节制发展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生态友好功能正在逐渐退化。农村也在复制城市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与城市无异。而农村的垃圾转运机制则几乎不存在。(www.daowen.com)
人居环境的建设应当是谨慎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人居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应当保持其完整性、恒定性,其改造应当是逐步的、渐进的,应当给全社会一个适应过程。实行包容性政策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生资源,而且能运用其治理资源达到改善治理的目的。
包容性法治要求节制现代文化过度的外延扩张。根据矛盾的两面性原理,现代文化在给民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具有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加剧竞争等消极作用的一面。在保证现代文化内涵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外延增长有所节制。现代文化(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产生的垃圾在现代文化中难以得到充分的消化利用;当前,传统文化不断萎缩,消化利用现代文化废弃物的功能在不断萎缩。现代主义造成的现代文化无序扩张是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修复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途径包括提高现代文化的资源再利用效率,节制现代文化外延扩张造成的废弃物排放量的增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资源利用上的功能互补。发展现代文化,应当尊重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规律。现代文化应当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上,而不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废墟上。
有学者指出:“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内涵。”[29]传统文化在多种文化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不会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实行包容性政策应当从包容传统文化开始入手。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平等的实现过程包括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两个阶段。法治要求将形式平等作为一般原则予以优先适用,要求国家在一般情况下保持超然姿态。实质平等要求国家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而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在优先促进现代文化内涵发展的同时抑制现代文化的无序扩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