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选用口语训练方式的时候,我力求做到读写训练结合、与学生兴趣结合、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结合。
(一)初一年级的口语训练方式
1.口语训练课。每周抽一节语文课进行口语训练,我提出语言表达要求并略作指导之后,由学生轮流上台,在三个题目中(《一周来我经历的事》、《我看过的一本好书或好电影》、《儿时的故事》)任选一题来讲,最后由我评讲、总结。
2.专题口头作文。至少在一单元内,利用语文课,当堂出题,即兴发言。步骤:先由教师公布题目并作指导,再由学生分学习小组发言,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最后由师生共同评议、打分。
3.结合课文学习谈读后感或改编课文。每讲完一篇课文后,留二十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谈感想,或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如讲《社戏》后请学生谈《我读〈社戏〉》;讲《小橘灯》后,请学生说《二十年后重遇小姑娘》。
4.讲故事比赛。讲了《皇帝的新装》、《两棵奇树》等课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预赛讲民间故事,然后选代表上台决赛,当堂评分、发奖。
5.课前报告新闻。从初一开始至初三毕业每天的语文课前两分钟,都由当天的值日生向全班同学报告国内外新闻。
(二)初二年级的口语训练方式
初二的口语训练保留了初一的专题口头作文、谈读后感、新闻报告等形式,还增加了以下方式。
1.小组讨论。几乎每篇课文我都要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争辩中得到口语训练和思维训练。
2.课堂抢答。学生到了初二渐渐开始害羞一般不再愿意举手发言,我便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抢答。这种竞赛式的课堂问答,很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简洁、准确和思维的敏捷性。(www.daowen.com)
3.编演话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改编课文,或自己创作,编排了许多短小的小话剧,然后利用语文课在班上演出,这项活动集读写说为一体,学生兴趣极浓。
4.录广播剧。一部分学生不好意思现场演剧,我便组织、指导他们编录广播剧,剧本或找现成的,或自己学写,录制完后在班上播放。这种训练方式也很受学生欢迎。
5.利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头作文。学生对着录音机边说边录,然后自己戴着耳机边听边改,最后将录有口头作文的磁带交给我,我一一听完评分后,再在班上评讲。
(三)初三年级的口语训练方式
在继续采用初二时的训练方式的同时,初三年级还增加了以下方式。
1.调查访问。我先后三次组织了全班性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走向社会,有的去城郊乡政府与乡长座谈,了解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新貌;有的到新华书店采访经理,询问书籍涨价的原因;有的还叩响了乐山市市长的家门,请市长介绍乐山市“七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2.社会问题讨论会。结合课内外阅读,班上多次开展社会问题讨论:读了《京华闻见录》,讨论“怎样看待当今社会风气”;读了《丑陋的中国人》,讨论“美丽的中国人”;读了《志愿军战俘纪事》,讨论“朴素的爱国与理性的爱国”……
3.辩论比赛。讲完《曹刿论战》,我以“弱鲁克齐功归鲁公”为论题挑起辩论,学生按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分为两派展开舌战。在初三班上多次举行各种问题的讨论比赛,如:“迟志强出狱后该不该回长影?”“王佳该不该出走?”“为人直爽好不好?”“漂流长江值不值?”等等。
4.即兴讲演比赛。事先由我设计好讲演题,然后由参赛者临时抽签,迅速构思,即兴讲演,最后师生当堂评分发奖。
5.模拟“记者招待会”。方式是:一人站在台上即兴回答“记者”的各种提问,其余学生充当“记者”发问。我曾就语文教改在班上举行模拟“记者招待会”,回答学生的种种提问。班上两位学生自荐当班长时,也主持“记者招待会”,就班级建设答全班同学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