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四级一班的教学实践使我看到了思想教育能促进“语文教学”,但是,当时我还只是把思想教育看成促进“语文教学”的外在动力,还没有明确认识到思想教育应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写毕业班语文教学总结时,我没有把现在看来是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思想的教学方法写进去,因为我觉得那些做法是属于班主任的思想工作。1984年9月,在接手初八七级一班班主任和语文教改实验工作时,我还有这样的想法:以前我是三分精力用于“语文教学”,七分精力用于班主任工作,今后我应把这个精力分配的比例倒过来。但开头几周的实践使我感到:孤立地搞“语文教学”总好像是一个人走路少了一条腿。于是,我又不得不深思起来:“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读了一些教育科学的论著,在了解、学习我国当代一些卓有成效的语文教改者的事迹时,我发现,尽管这些特级教师的教改做法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不仅仅传授知识,也不孤立地培养能力,而是把知识能力的提高同思想认识的提高融合在一起,上海市的于漪老师认为:人民教师的思想要有时代的高度,他的工作才会有开拓的光彩;教师的教学要有时代的活水,教学的生命才不会枯竭。辽宁省的魏书生老师这样概括自己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吉林省的吕志范老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既要育才,也要育魂。”这些朴素而精辟的话,使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观点,他说:“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文明,培养人在整个一生中丰富自己智慧的需要和把知识用于实践的需要。”“智育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信念的世界观方向性。”他认为智育本身就含有兼施德育的职能。他还这样告诫教师:“那种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分数以外什么都不想的学生,他的命运不值得羡慕。千万不要让你的学生被这种学究气所控制。”
学了这些科学思想,又回顾自己在初八四级的工作,我明确地认识到:单纯的“语文教学”只会导致语文教学生命的枯竭,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应该转变为“语文教育”。对此,如果我以前是“无意插柳”的话,那么,今后我应该“有心栽花”。(www.daowen.com)
于是,在初八七级一班的语文教改实验工作中,我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文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