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未娶媳妇不认娘

未娶媳妇不认娘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同母亲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说司婷婷“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跟她不要脸的妈一个样”,说她的“同娃儿”如何“媳妇都还没有娶就想不认娘了”,又说她怎么怎么“命苦”……说实话,虽然司婷婷向万同表白“爱情”,万同也扬言“就是要和她好”,但我并不认为小小万同真会与那个司婷婷“早恋”,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然而,这事却提醒我:万同是一个精神和感情的双重孤独者!

未娶媳妇不认娘

“李老师,同娃儿出走了!”电话里,万同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一惊:今天下午放学时,万同还拿了一本新作文本给我写封面。当时,他高高兴兴地告诉我,他第一个作文本的《烈火金刚》已抄完了。怎么一回家就出走了呢?

我忙问他母亲:“什么时候走的?”

“大概八点钟左右。”

我一看表,此刻是九点过四分。放下电话,我马上便赶往万同家。

据他母亲说,下午,她收拾万同的桌子抽屉时,发现了一封信,是万同小学时一位叫司婷婷的女同学写来的。晚饭时,她便问万同怎么回事,并叫万同不要和这位女同学来往。万同当即就大耍脾气,说:“你少管!”吃完饭以后,他母亲出去染发,回来便不见万同。但桌上留有一张纸条,说他找司婷婷去了。

我拿起那张没有称呼也没有落款的条子看了起来——

十二年来,你很少关(管)我,你和爸立(离)昏(婚)时,你们两个都不要我,我像古(孤)儿一样。还是司婷婷对我好,我就是要和他(她)好,这是我们之间的事,我不要你关(管)我们的事。我走了,去我(找)司婷婷。

我又看了看司婷婷的来信,上面写满了从言情小说里抄来的爱情词语,赤裸裸地希望和万同“生不同侵(寝)死同八(穴)”。

万同母亲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说司婷婷“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跟她不要脸的妈一个样”,说她的“同娃儿”如何“媳妇都还没有娶就想不认娘了”,又说她怎么怎么“命苦”……

我劝道:“好了,好了,先找人要紧。——司婷婷住在哪里?”

她含糊其辞地说了好几个地址,最后又补一句“其实我也搞不太清楚”。

但我还是按着这几个“不太清楚”的地址,骑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直到深夜十一点过,仍一无所获。

当晚,我躺在床上,老想着万同这件事,久久不能入眠。后来迷迷糊糊地在梦中把万同找到了——他在一个建筑工地的砖堆上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半,我刚上完课,办公室的老师告诉我,刚才距本市19公里处的一物资仓库打来电话,说我校初一一个叫万同的学生,昨夜游荡到那里,被治安联防队员收留,请学校速去领人。

我随即给万同母亲电话通报了这个情况,然后迅速叫了辆出租车,二十几分钟便赶到那个仓库。

接回万同,他却怎么也不肯回家。已是吃午饭的时候了,我只好先带他走进一家餐馆。(www.daowen.com)

“你不是说去找司婷婷吗?怎么朝外地跑,而且是一个人呢?——我希望你对我说实话。”饭桌上,我严肃地问他。

“我没找到司婷婷,又不愿回家……我便想去乡下找我奶奶。走着走着……我就找不着路了……”他一边大口大口地吞咽,一边回答我。

“你为什么这么恨你妈呢?”

“听我奶奶说,原来我爸我妈离婚时,他们都不要我。”说着说着,他眼圈有些红了,赶紧埋头扒饭。过一会儿,他又接着说:“现在,她又经常出去或邀约一伙人来搓麻将,常常闹个通宵。有时输了又交不出钱,就被人家打;她挨了打就回来骂我出气……”

听了他的话,我很长时间一言未发。

从餐厅出来,我对他说:“你必须回家。不管怎样,她还是你的母亲,而且,她现在还与你相依为命。昨天,给我打电话时,你妈都哭了,可见她从心里还是很爱你的。这样,我先给你妈打个电话,劝劝她。”

在电话里,我严肃地对万同母亲说:“万同找回来了,但我不能保证他以后不会再次出走。当然,我会继续教育他。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再赌钱了,至少不要在家中搓麻将,更不要拿万同出气。”

“我没有拿他出气啊……”她支支吾吾地说,“搓搓麻将有什么关系嘛!”

我继续说:“我无意干涉你的生活方式,但万同不仅是你的儿子,也是我的学生,我有责任为他争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舒缓了一下语气:“我也是真心诚意为你好。”

“好吧,我以后注意点。”她总算答应了我,虽然不是十分情愿。

在送万同回家的路上,我提到司婷婷:“大道理我不多讲。如果你信任李老师的话,咱们另外抽个时间好好聊聊。现在,我只希望你至少做到也必须做到,暂时别和她来往,好吗?”

他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

但是,目送着他的身影走进他家的单元楼时,我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说实话,虽然司婷婷向万同表白“爱情”,万同也扬言“就是要和她好”,但我并不认为小小万同真会与那个司婷婷“早恋”,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然而,这事却提醒我:万同是一个精神和感情的双重孤独者!——从小几乎没有什么亲情之爱,读小学起便总是生活在集体舆论的对立面,成绩太差使他很难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干涸的心田,渴望真情的雨露,可是,谁来满足万同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精神需要和感情企盼?

而离开了对学生心灵的尊重,还有什么教育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