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关键特点及保障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关键特点及保障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消费者依法享有权利的内容、维护消费者权利的机构、消费者权益实现的途径等方面全面予以把握这一重点。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是销售者的恩赐,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此外,消费者还向诱惑的消费方面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关键特点及保障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知识结构: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第一节分析了消费品载体的商品服务市场的基础上,自然的过渡到了消费的直接过程和消费者这一问题的分析。本节课既是第七课的落脚点,也是本书的落脚点。本节共分三个框题。

《家庭消费的内容》介绍了三个大问题:家庭消费的含义;家庭消费的内容;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通过本框题的学习首先是学生明确家庭消费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家庭消费的分类;通过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的学习,明确公民个人家庭消费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的理解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为第二框题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主要介绍了三个问题: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输了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社会热点问题,只有掌握和理解消费的重要性,才能正确理解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同时只有掌握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才能学会正确合理的消费,形成正确消费的观念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介绍了5个问题: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地必要性;消费者权利的内容;维护消费者权利的组织机构;消费者权利受到损害后解决的途径;学法、懂法、用法。这节课既是本节课的重点课、热点课和落脚点,也是全课和全书的落脚点。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学会做一名合格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疑点

1)树立正确消费观。

要从消费在经济活动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地位和作用入手,了解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弄清适度消费与信贷消费,适度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刺激消费,扩大消费的关系。

①要懂得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作用,知道消费不仅仅只是吃穿住用的家庭小事,而是关系到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大事。这是因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的质量。正因为消费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人们不能人为的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是生产和消费协调发展。

②要掌握正确消费观的内容。一是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即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二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在保持人的生理健康同时,注重精神消费以激进人的精神健康。三是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建立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③要明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是因为:从传统美德教育的角度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从品德修养教育的角度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对于一个人优良品德形成,情操的陶冶是非常有好处的。

2)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消费者依法享有权利的内容、维护消费者权利的机构、消费者权益实现的途径等方面全面予以把握这一重点。

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是销售者的恩赐,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需一致,供求平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表现形式。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作为购买一方的消费者占有主导地位,生产经营者的产与供职又主动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实现产需一致、供求平衡。这就需要尊重消费者权利,维护消费者权利。消费者权利行使得越充分,产与供就越适应消费者需求,社会资源的配置就越优化,市场进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就越能得到实现。可见,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不只对消费者本人有利,而且对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②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公平交易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此外,消费者还向诱惑的消费方面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③消费者权利实现的形式和途径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机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和解;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述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诉讼;

要学法、懂法、用法、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

教法建议

在分析生产与消费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时,可以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的主题是“扩大内需政策”全班可以分成4个小组区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扩大内需政策?我国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包括哪些各方面的内容?(2)我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是什么?要求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两个角度去分析;(3)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4)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以后还要继续实行吗?为什么?在实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之明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从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打下理论基础。

家庭消费的内容

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在教学中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书上的图片和“议一议”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自己准备大量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家庭消费的内容的不同划分。这一部分教学主要向学生讲清以下两点即可。

首先,按消费内容划分,消费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要使学生懂得这三类消费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指哪些方面的消费。并且明确这三种消费内容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其次,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消费内容,按照消费的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起码的物质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则是家庭生活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而享受资料消费则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消费。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教师可虚拟一张60年代、80年代、2003年公民个人家庭开支明细表,通过表格让学生思考、讨论公民个人家庭消费的水平随着哪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得出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哪些?主要讲清以下两大点即可:一是居民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二是具体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分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容时教师一方面可自己通过多媒体(录像、自制课件)列举各种事例(最好能包括7个权利),教师列举完事例后,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些事例从哪些方面违背了(保护了)消费者的权利,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得出消费者权利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事先在班里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从7个权利的某一方面准备素材,做成可见在班里进行展示,在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消费者权利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在分析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途径时,教师可进行问卷调查:1、你被侵过权吗?2、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如果你被侵权,你会选择一下那种方式解决问题?A.忍,自认倒霉B.找他索赔C.让媒体曝光D.找消协E.打官司4、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可提供给大家参考。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教室可根据调查的结果设计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完成教学内容。教师也可设计一个“为1元钱的打官司值不值”这样的辨题,让学生在辩论中得到启发,增强维权意识。

对“正确消费观”的内容的分析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一:在分析正确消费的第一点“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及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家庭收入要相适应”这个问题时可采用模拟教学,提前在班里分成4个小组,分别模拟高收入家庭、小康家庭、普通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让学生根据不同家庭的收入情况去安排各自的开支情况。

让学生经过调查填出表格并在全班做交流,向全班同学详细说明其开支的情况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这四组在开支上的差别并分析原因。如果学生能分析出原因,自然也就会得出适度消费的含义。让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公民的消费必须与国情相适应,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和家庭来说,其消费必须与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相适应。

二:在分析物质消费要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时可提前做好调查问卷,调查现在中学生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精神消费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消费。在此基础上,公布调查数字,辩论或讨论精神消费对一个人成长或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下面的调查问卷可供教师上课时参考)

调查问卷:

1、你每个月的零花钱大约是多少?主要花在哪些方面?

2、你每个月在吃、穿方面大约花销是多少?

3、你每个月用来买报纸、杂志的费用大约是多少?主要买什么样的报纸和杂志?

4、你经常逛书店吗?喜欢买什么方面的书?每个月在这方面的开支大约是多少?

5、你经常买磁带、游戏盘吗?每个月在这方面的开支大约是多少?

6、你去听音乐会、看大片吗?A.经常B.偶尔C.从来不去

7、你经常去博物馆、书市、各种展览会吗?在这方面的开支大约是多少?

8、你有家教、上补习班或提高班吗?在这方面的开支大约是多少?

正确消费观的第三点是,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这就是说,要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建立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消费。分析这一问题时,可组织几个针对学生不文明、不健康消费观的专题讨论:如何看待中学生吸烟问题?过度玩游戏机、泡网吧有什么危害?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安排课余时间?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图片、录像的方式把社会上的各种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愚昧的消费现象在课堂上呈现,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这些不合理的消费,指出它不仅是个人消费的小事,而且还会危害社会的风气,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在分析“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个知识点时,可分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使学生明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在分析这个问题是可以让学生围绕“爸爸妈妈小时候为什么要穿补丁衣服?”这个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巨大作用。第二步是使学生明确在今天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让学生明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然后可以让学生围绕“今天的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个专题进行调查,然后再班里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虽然在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过去有极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澄清学生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就应该比吃比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已经过时了的错误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家庭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如何看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采用探究性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在分析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时,教室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列举事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索,得出答案;在分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时,教室可采用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探索学习,使学生理解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明确个人消费不仅是个人的私事,从而明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必然性;明确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明确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1、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意义(板书)

媒体展示材料:

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电视机的消费;没有煤、石油的发现和炼治,就不可能有塑料化肥化纤产品的各种消费;没有VCD机的生产,人们就不会有看VCD的需要,也就不会有对VCD的消费。生产越发展,消费品越丰富,人们的消费范围就越广泛。

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www.daowen.com)

教师归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消费的对象、水平和方式都是由生产决定的,而且生产越发展,消费水平相应的也随之提高,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家庭消费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通过生产创造出来的。因此,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下列板书)

(1)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设疑:那么,消费对生产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引导:从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这里面包含什么样的经济学原理呢?这个问题,课前我们已经分成4个小组分别就4个问题进行研究,下面由他们做汇报。

第一组代表汇报:什么是扩大内需政策?扩大内需政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组代表汇报:我国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第三组代表汇报:实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第四组代表汇报: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以后还要继续实行吗?为什么?在实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汇报结束后小组成员要解答其他同学对此专题的有关问题提出的疑问)

注意:汇报结束后,老师要及时给与总结,对于学生在做的专题中取得的成绩和独特的见解,要及时给与表扬,同时对学生中还存在的问题及认识误区,要及时给与解决,对于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继续研究。

设疑:上面的专题在经济学上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教师(或学生)归纳: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扩大内需就是通过刺激消费从而达到促进生产的目的。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板书)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板书)

材料:私营企业主李某成了“大款”,结婚大操大办,极尽奢华之能事。当地政府发现后,对李某进行批评教育。李某辩解说生活消费是个人的事,与政府无关。无奈,当地政府只好予以制止。

请结合专题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你如何评价李某的做法?(2)你是否赞同李某说的话,为什么?(3)你如何评价当地政府的做法?

学生回答讨论(略)

教师引导:生活消费有自主性的一面,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消费,国家不应干涉,但社会是由若干个个体组成的,通过专题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正确的消费观对社会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个人的生活消费与社会无关。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对个人的生活消费进行科学地指导。李某只看到了生活消费自主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对社会的作用,属于片面的看问题。政府可以对个人消费进行引导,但无权进行干预。因此,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呢?

2、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板书)

媒体展示材料:

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购买一套房子了。”

提问:你赞同谁的消费方式?为什么?

教师引导: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国家鼓励消费的情况下,而且一再下调存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而且需要买房,我们应该学习甲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从对个人来说,我可以提前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从对国家来说,又为国家经济建设尽了微薄之力。所以,甲的消费方式在目前情况下应属于正确的消费观,是应该鼓励和支持的。

媒体展示材料:

某校一位高中生来自普通工人家庭,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刚上高中时,她生活俭朴,学习也很刻苦,受到同学的好评。但一学期后,她看到班里其他同学穿名牌服装和鞋子,心里很不舒服。为了摆脱自己身上的“土气”,她开始向家里要钱或相同学借钱买名牌服装,自己觉得很“新潮”,学习越一落千丈,但她却不以为然。父母都劝她要勤俭节约,她却说:“现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名牌,我不穿名牌,我就矮人一等。”

思考:作为同龄人你如何评价这个女生的消费观念?作为同龄人,你要对她说点什么?

教师引导:因为,每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是不同的,所以,个人的生活消费要量入为出,不搞攀比,不追时髦。而且,作为学生,我们本身就是消费者,父母挣钱供我们读书已经很不易了,所以,我们应该和同学比的是我们的学习成绩,是我们对父母的体贴和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从国家来说,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称得上富裕的仅占总人口的1%,还有部分人口尚未脱贫,所以,如果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盲目攀比,搞超前消费、一步到位消费、崇洋消费,都是有害的。

那么,不同的家庭应该有什么样不同的消费观呢?这个问题课前我们已经发了调查表分成4个组就表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查,下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4个小组分别模拟高收入家庭(月收入超过万元)、模拟小康家庭(月收入是5000元)、模拟普通家庭(月收入是3000元)、模拟低收入家庭(月收入是1500元),向同学介绍他们各项的开支比例及做出这样开支方案的原因。

(可参照教法建议中的表格)

(汇报结束后,让学生评选出他们认为在模拟家庭开支中安排的最合理的一组,并给与表扬。)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同的家庭要安排不同的开支计划呢?在几项开支中差距最大的是哪几项开支?为什么?从模拟练习中,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经济学道理呢?

教师引导:不同的家庭安排不同的收支计划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收入情况不同,开支必须根据收入量入而出。在这几项开支中是穿、行、教育、旅游。因为这几项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从模拟练习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经济学道理: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这也正是我们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第一点内容。

第一,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板书)

教师质疑:为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国家推进消费信用制度改革,稳步发展信用消费。何谓信用消费?信用消费属不属于超前消费?为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解疑:(1)所谓信用消费,就是得到商品或提供服务后,不立即而是承诺将来付钱的做法,也就是“先买货,后付钱”的一种消费方法。所谓“信用”,是指交易双方建立在相互认可,且有法律道德约束力的一种信誉。如果你有公认的社会品质,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必积累够了钱才买货,可以用今后的收入来实现即期消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信用消费要大力发展三种方式:个人购房抵押贷款;购买耐用内消费品分期付款,主要是汽车家用电器信用卡支付。

(2)信用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这是因为,超前消费就国家而言,是指超越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消费;就个人而言,是指超越家庭的收入水平的消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就国家而言超前消费会破坏生产,甚至导致通货膨胀;就个人而言超前消费会使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信用消费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稳定的经济收入基础上的,对贷款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因此,并没有超越家庭收入水平,仍然是适度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的范畴。因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超前,不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媒体展示材料:

调查表明,前些年我国每年由60%左右的高中生不能升入高等院校学习;与此同时,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花钱让孩子上学”是家长的强烈愿望。因此,国家从1999年实行扩招,并鼓励教育投资。

提问:看完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这则材料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每个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资,精神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教师质疑:那么,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精神消费到底在家庭消费中占多少比例?精神消费支出的内容主要指哪些方面呢?课下我们已经让同学在校内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由他们来汇报。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表格可参考教法建议)

汇报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未来学家们指出: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这样一个时代,不再向自然挖掘财富,人们主要在人脑中挖掘财富。美国职工中66%属于知识经济型,每10个新就业点机会中,有8个与信息产业有关,我国上海市的家庭费用也成为上海人消费增长率最高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知识经济,创新经济,精神消费尤为迫切。作为跨世纪一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起来,注重高品位的精神消费。

第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板书)

媒体展示材料:

四川省广汉市一位15岁的中专生沉溺在网吧里聊天,家庭并不富裕,可她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泡网吧上。2000年12月3日,她终因网恋引发心理危机而轻生。

思考:泡网吧、玩游戏已成为许多学生的日常消费,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消费?

教师引导:个人的生活消费属于个人的私事,泡网吧、玩游戏机如果只是为了放松自己,偶尔一次的消费,我认为是正常的。但是在现在有一部分中学生沉迷于网吧,玩游戏机等,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这上面,甚至于为了玩而旷课、逃学,这是应该严令禁止。而且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很多学校和家长呼吁有关部门清查整顿有关电子游戏机、网吧以及娱乐场所,所以作为在校学生,必须彻底改变落后的、不健康的、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教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人口多、底子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消费,而应该提倡适度消费,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即使我国将来实现了现代化,国家富裕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然是保持国家兴旺发达的法宝。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下列板书)

(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板书)

(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品德高尚的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板书)

教师分析: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热衷于吃喝玩乐,在生活上挥霍浪费的人,是不会有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雄心壮志的。我们要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位青年。

本课小结:本课题我们探讨了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及发扬正确消费观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因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法上可以采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多种方法。如:专题讨论、辩论、小组合作学习、模拟学习、问卷调查、探究性学习等。让学生通过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象,通过归纳、分析、综合自己得出抽象的经济学道理。同时也通过他们自己的调查、讨论,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资料做成课件,也可以教师自己做课件,通过形象生动的具体材料,不但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进行多角度、发散与创新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