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税收与纳税义务,违法行为依法惩处,负税人与纳税人的区别

税收与纳税义务,违法行为依法惩处,负税人与纳税人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从纳税人手中取得收入,那么对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就要依法惩处。在这里,“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指直接向国家缴税的单位和个人,这与负税人是有区别的。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这表明,144.5元的增值税由卖方缴纳,但实际负税人是服装厂。现在,商店是这部分税款的负税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的基本含义教材中有完整的表述。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经济条件取得收入;(2)税收是依法取得的收入,并不是随心所欲、没有标准;(3)税收是无偿取得收入;(4)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5)税收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这几个层次要讲清楚,并要求学生一般了解。

税收的内容教材中谈到,是国家征收的货币和实物。事实上,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时,税收主要是征收实物,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主要是征收货币。我国对农业税基本上征收实物,但仍要折合为一定的价值。

教材引用的马克思的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94页。意思是:税收是国家机构存在并发挥职能的物质条件。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在税收的含义中已经有所体现,教材这里是具体分析。

引用的列宁的话,明确表述了税收无偿性的特征。这一论述出自《列宁全集》第7卷,第275页。

在分别阐述了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后,教材集中分析了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强调税收是三个特征的统一。

3、违反国家税法行为的处理。

既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从纳税人手中取得收入,那么对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就要依法惩处。如果对违反税法不惩处,税收的根本性质、特征就被否定了。所以,对违法者的处理是同税收的性质和特征直接相联系的。教材中列举了四种主要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理规定。

教材中列举了违法者偷税的几种手段。教材中的例子,李某为使企业走出困境而偷税,看起来是为公,但实际上为了单位小集团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同国家的法律相对抗。所以,尽管所偷税款未装进他个人的腰包,但也仍然是犯罪行为。插图大意是:有人是真正的追星族,他们拿着签名册,追赶着让明星给签名;而税务征收人员则追着这些取得高收入的明星,让他们缴税。这反映出税务机关加强了对税收的征管工作,谁想偷税都是不行的。

教材中谈到的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从事了应税活动或取得了应税收入,需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纳税行为。

骗税的定义、集中表现,教材中已有明确表述。在我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往往是骗税者与税务部门内部掌握一定权力的人相互勾结而共同犯罪,骗税数额一般都很大。对此,国家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除了骗取出口退税,在其他方面也有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例如,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骗税与偷税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骗得税收优惠,后者是设法隐瞒应税项目和应税收入。

抗税是公然对抗税法规定的违法行为,其定义、具体内容,教材都讲清楚了。

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对违反国家税法的几种行为有深入的了解,懂得:无论任何人,藐视和对抗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惩处。

4、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我国税收的性质:

在本框的开头,首先说明,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有哪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税收的基本属性,具有这些属性才能称作税收。这些共同点这里列为六个方面:①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都是为国家实现职能服务的;③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④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⑤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⑥税款都是取之于民。明确这几个方面,有助于对税收基本含义的理解。本课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专讲我国税收的性质,教师也不必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税收性质的对比分析。

本框第二段的辅助文,讲的是旧中国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税收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议一议”要求列举税收“用之于民”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对教育、市政、社会救济的财政投入,大部分都来自税收。

2)我国税收的作用。

税收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想一想”,为什么纳税比上缴利润可靠?原因是企业有利润则交,没有利润则不交。而有些税收项目如营业税,即使企业没有利润,也必须纳税。所以,税收比利润更可靠。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纳税人的基本含义。

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以税收的形式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方面是通过税务机关的征收,另一方面是通过纳税人的缴纳而实现的。前边分析税收的特征,注重的是前一个方面,这里的分析集中在后一个方面。纳税人的定义教材中已有表述。在这里,“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指直接向国家缴税的单位和个人,这与负税人是有区别的。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有些税的纳税人也是负税人,如所得税;有些税的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如消费税。负税人的概念不要求学生了解,讲课中也不必出现。

2)我国的主要税种。

纳税人是一个综合概念。而在实际生活中,纳税人都是具体的,同一定的税种相联系的。所以,要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必须了解各个税种。这里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主要税种。

教材中的辅助文是增值税如何计算税款的例子。这里假定服装厂购进原料价值850元,这些商品的生产厂家是第一个生产环节,都是增值额,需缴增值税是:850×17%=144.5元。这里的假定是为了说明问题的简便,实际上850元的销售额木可能都是增值额。这样,服装厂实际付出的货币是994.5元,即商品价值850元加增值税144.5元。这表明,144.5元的增值税由卖方缴纳,但实际负税人是服装厂。服装厂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将价值1500元的服装卖给商店,增值额为:1500元850元一650元,服装厂需对这个增值额纳税,即650×17%元=110.5元。但计算税款的方法是按销售额计算,然后减去上一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即1500×17%-144.5元=110.5元。现在,商店是这部分税款的负税人。如果商店把服装卖给消费者,消费者是最终的负税人。如果服装厂购买原材料未得到增值税发票,说明上一环节未纳增值税,就不能扣除这144.5元。所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将促使买方要求卖方出具增值税发票,从而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

在关于营业税的辅助文的例子中,建筑企业的100万元收入,包括建筑机械、设备消耗和劳务款等。

教材中列了消费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二是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秩序、破坏生态环境。

在“资料卡”列出的消费税税目中,小汽车的税率为3%-8%。实际情况是发动机汽缸的容量越大,税率越高;相反越低。我国目前是设置了3%、5%、8%三档。

教材对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分析从税率。个人所得税则从征收的意义、对象、征收范围、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税属重要税种,在这里只是简单列出,因为详细内容在第八课讲解。

对教材中讲到的几个主要税种,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其名称、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析了纳税人的基本含义和我国主要税种及具体纳税人之后,集中阐述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通过本框以及本节的学习,学生应当明确:公民为什么应当自觉依法纳税。

教法建议

教师在教授本节内容前,可请一位税务部门的同志,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做一次关于税收知识的讲座,并事先让学生精心准备一些针对税收与纳税的问题,通过针对学生关系的一些问题的讲座,使学生勇于提问,大胆探索,既达到学习知识、解除疑难问题的目的,又激发学生对税收、纳税等有关知识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税收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成专题组,调查研究关于税收的本质;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本地区税收与经济发展、税收与法律的有关情况等。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仔细的整理、分析,提出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措施与方案是有可能的。这些书本上没有的措施与方案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潜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挖掘,是研究性课题的目的所在。

对本地区税收情况的调查活动获得的调查研究结果,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培养其探究的成就感,还可组织一场围绕“经济、法、税收”内容的讨论。在讨论会上,参与调查采访的学生代表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经过讨论,使学生对税收的性质、特点、作用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跨学科的成果,还可请该科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评价,提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取得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教师由“做一个纳税的好公民”这一话题(内容围绕自行车纳税问题展开),启发、诱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税收?”、“税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骑自行车要上税?”等。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逐层看书、讨论并进行追问:“税收的作用是什么?”围绕税收特征提出:“为什么具有这些特征?如何正确理解税收的特征?”“骑自行车要上税,不交纳税犯法吗?”通过层层挖掘,使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断深化,最后教师通过分析归纳,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层理解和认识。

关于“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的教学,可采取小品表演达到对违反税法的认识,具体做法是:由一学生扮演法官,一学生扮演公诉人,一学生扮演被告——偷税者,一学生扮演被告律师,情节可采用教材20页的案例,通过学生维妙维俏的表演,使学生懂得违反税法要受到相应的制裁和处罚,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主人翁精神。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学生回顾税收的含义,教师点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税收具有共同性,但又由于社会性质不同,引出我国税收的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我国税收用在为民方面的具体体现”,加深学生对我国税收性质的了解。

关于“我国税收作用”的教学,可通过回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利用各种税收项目,帮助学生理解“税收是调节经济的有利杠杆”。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纳税人含义及决定因素”的教学,可采取学生自学获得简单认识教师进行深化分析的方法,通过教师先提出自学提纲,学生依据提纲自学,了解纳税人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什么决定、为什么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在我国哪些税种属于主要税种等问题。

关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的教学可配合探究活动获得的数据进行。也可采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首先媒体显示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刘在国内曾经的影响及传媒对刘偷税的报道内容,结合教材“议一议”,通过学生讨论,使其明白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

怎样理解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对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税收是同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联系有一起的。因此,公民应当自觉依法纳税。在此基础上适时切入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www.daowen.com)

导入新课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说明税收就发生在人们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税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法纳税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什么叫纳税?我国有哪些主要税种?国家对纳税人有什么具体规定?什么是纳税人?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得到解决。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本框题第3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纳税人?

2)纳税人按其性质可分为哪两种人?

3)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什么决定?

4)为什么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5)在我国哪些税种属于主要税种?

三、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1、纳税人(板书)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也称纳税主体。

民法的角度讲,纳税人分为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是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他们以个人的身份来承担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人义务。居住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外国和无国籍的居民也属于自然人,他们依法对所属国和所在国家负有纳税义务。法人是指:具有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单位、团体等社会组织。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总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按税法规定只要负责有直接的纳税义务,就是纳税人。纳税人的法律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谁应该交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问题。

以上我们从概念上分析说明了什么是纳税人。而在实际生活中,纳税人都是具体的,是同一定的税种相联系的。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所以,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税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每个税种都由纳税人、征税对象、征税项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违章处理等具体要素构成。税种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的制改革,改革后我国的现行税制由23种税组成,其中主要的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学习这几个主要税种的征收对象和纳税人。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26页第四自然段到30页第二段,思考:1)税种的含义是什么?2)它以什么为征税对象?3)它的纳税人是谁?4)增值税的作用(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2、我国的主要税种(板书)

1)增值税

学生归纳: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如,增值税就是将纳税人在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可以是商品、所得、财产、也可以是资源。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教师分析:每一种税款都有特定的征税对象,征税对象规定了不同的税种的征税领域,也是一种说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增值税对增值额征税,它是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首先采用的。后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增值额就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例如,在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就是v+m这两部分。增值税就是对这个增值额征税。不论产品的生产环节有多少,每个环节也只对增值额征税。所以,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企业化的实现。这就是增值税这一税种的作用。

教材中的辅文是增值税如何计算的例子。这里假定服装厂购进原料价值850元,这些商品的生产厂家是第一个生产环节,都是增值额,需缴增值税是850×17%=144.5元。这里的假定是为了简便地说明问题,实际上850元的销售额不可能都是增值额。这样,服装厂实际付出的货币是994.5元,即商品价值850元加增值税144.5元。这表明,144.5元的增值税由卖方缴纳,但实际赋税人是服装厂。服装厂对购进的原料进行加工,将价值1500元的服装卖给商店,增值额为1500元—850元=650元,服装厂需对这个增值额红领巾税,即650×17%=110.5元,但计算税款的方法是按销售额计算,然后减去上一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即1500×17%—144.5=110.5元。如果服装厂购买原料未得到增值税发票,说明上一环节未纳增值税,就不能扣除这114.5元。所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将促使买方要求卖方出具增值税发票,从而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

2)营业税

学生归纳,教师分析:营业税主要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对象和第三产业征收,它是以经济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是对营业和服务的总收入征税,实行比例税率,按不同的行业分业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5%(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销售不动产)、5%~20%9娱乐业)三档。分成三档体现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如:国家鼓励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的发展,实和了低税率;娱乐业不是当前我国急需发展的行业,所以实行了较高税率。营业税的征收简便易行,其计税方法是:营业额×税率。税率是指:征税额占征税对象数额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浓度。税率的高低,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源程序、纳税人负担的轻重,是国家奖励与限制政策的体现。

(营业税的纳税人,教师可结合教材讲)营业税不受企业盈亏的影响,只要营业就需缴税。所以营业税的税源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和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另外,由于营业税的税率、征收范围在各行业间是不同的,所以有利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3)消费税

(学生归纳教师讲授)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税,它是国际上普遍征收的一种税。我国是1994年开始征收的消费税,它只限于几种消费品。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消费税的意义,一是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例如,对汽车、化妆品、贵重首饰、烟、酒等消费品征收消费税,抬高了这些产品的价格,抑制了消费量;消费受到抑制,必然减少产量,从而抑制了在这些产品的生产上投资量的增加。这些产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对这些产品的消费属于超前消费,征收的消费税可以让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为国家财政多做贡献。二是避免因过度消费面损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秩序、破坏生态环境。例如,烟、酒因过度消费会污染环境,也会危害社会秩序,所以,对此一方面要通过行政手段在一定范围内禁止消费,另一方面要通过消费税而抑制消费;石油属于紧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消费也污染环境,对石油制品的征收消费税,对合理利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会起到积极作用。

4)企业所得税

(学生归纳教师分析)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或组织的生产经营收益征收的一种税,它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即纯收益额为征税对象。它的纳税人是实行独立核算依法注册登记的国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33%。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国家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税额在3万元(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年应纳税所得税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以下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收;10万元以上的都按33%的税率征收。

企业所得税的作用是;

第一,它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国家通过有关企业所得的法律制度,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企业收益增加,国家财收入也会增加。因为,企业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纯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

第二,企业所得税是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税负,因而它能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国家可以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留利水平,体现合理负担、公平税负的原则,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5)个人所得税

(学生归纳)个人所得税是对居住我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来源于我国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种。它的纳税人是;第一,在我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第二,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种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它的征税范围十分广泛,共计十一个项目。个人所得税区别于各种所得项目,规定了几种不同的税率。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教师可结合教材上所给的资料卡的内容进行补充)另外,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担经营所得,也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很严重,如何实现税收的征管工作,任务十分即巨。具体说来,第一,要严格管理,对违反税法者加以严厉的制裁;第二,要实科学管理,堵塞漏洞;第三,要加强税收的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以上三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插图说明)

6)关税(板书)

(学生归纳)关税是一个重要的税种,它的作用我们将在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进行学习。关税是由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一般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出国境的货物或物品。它的纳税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我国税收制度(板书)

什么是税收制度。(板书)

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会开征各种不同的税种,尽管每一种税的特点不同、内容有别,但构成每一种税的基本要素则是相同的。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都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谁征税(每种税都必须要有纳税人);

第二,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尤为重要);

第三,征多少税(税率,解决税收数量问题);

第四,怎样征税(征税的具体方法)。

人们习惯上把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称为“税制三要素”。除此之外,税制要素还有减税免税、税收附加、违章处罚。

(媒体显示)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刘在国内曾经的影响及传媒对刘偷税的报道内容

为什么国家要加大对税收的征管工作?

(教师引导学生从税收的性质、作用,国家职能的发挥等方面进行自由讨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是与人民的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国家各种职能的不定实现,又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所以,公民必须自觉依法纳税。

其次,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纳税人”的意识。作为纳税人,应该把为国家纳税引以自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要认识到纳税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做贡献的高尚行为。

第三,每一个公民还应该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学会以纳税的高度责任感来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行行为。虽然,每一个公民不一定是直接纳税人,但人人都应该培养“纳税人”意识,一旦成为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人,就会自觉履行纳税人的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巩固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