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节气进补原则

节气进补原则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为适应“天时”“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综合了天文与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所创设。每个节气的专名均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食补完全可以随着节气走。小满——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节气进补原则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为适应“天时”“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综合了天文与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所创设。

从古人对节气最早的命名,如《尚书》记载的“日中”“宵中”等,可知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

每个节气的专名均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食补完全可以随着节气走。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气。

立春——立春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饮食调养方面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有目的地选择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进食,这些食物能助生发之气。《本草纲目》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意。”

雨水——雨水节气着重强调“调养脾胃”。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少酸多甜,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百合、豌豆苗、荠菜、春笋山药、藕等。

惊蛰——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调养。

阴虚者: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饮食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等。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阳虚者:多形体白胖,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宜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及日光浴都是适合的锻炼项目。

春分——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此时人体血液和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饮食调养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必佐以葱、姜、酒等温性调料,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立夏——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www.daowen.com)

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清淡为主。

小满——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藕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等。

白露——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菜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寒露——“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之品。

立冬——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饮食调养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应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应该多吃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小寒——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后,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大寒——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