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有企业市场定位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

国有企业市场定位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主要存在于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命脉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等特殊行业。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大约2600个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收缩和限制。由此看来,立足于作为后发型发展中国家及其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中国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合理界定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市场边界。

国有企业市场定位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

关于国有企业的缺陷与不足,理论界已经阐述得很清楚,实践也足以证明。从表象来看,主要包括效率低下、亏损严重、资产流失、债务危机、负担沉重等。从深层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模糊,容易缺位,信息不对称严重,委托代理成本高;二是国有企业与行政权力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具有公权力因素和超经济性,容易形成政经混合体,具有行政垄断倾向,有违市场公平竞争规律。因此,国有企业原则上难以成为一般市场竞争领域的主要主体。[42]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平均为7.7%,相对比重最高的意大利也仅占24.7%。[43]世界银行列举的8个发达工业国家在1978年到1991年间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平均值为7.8%(未加权平均),列举的4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平均值为10%左右。[44]由此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都不是一般市场竞争领域的主要主体,[45]但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国有企业比重稍微高一些。至于极少数非市场化国家和依赖石油等资源的国家则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社会,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调控经济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主要存在于市场机制无法或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弥补市场失灵和起到推行再分配政策等作用。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主要存在于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命脉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等特殊行业。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的产业分布总体上具有趋同性,主要分布在规模经济突出的自然垄断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共性(或外部经济性)产业、基础产业、技术先导产业等。因此,国有企业总体上往往具有社会公共性、外部经济性、必要垄断性、非竞争性、非营利性等特点。国有企业也只有在这些领域才能更好地发挥集中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特有的制度优势。

从市场经济及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旦市场机制因战争、经济危机等因素受到较大破坏,再加上当时不同程度的意识形态影响,往往是国有化比重相对较高时期。许多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时期,都通过政府投资或国有化等方式产生了一批国有企业,政府在大企业集团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投资成立了800多个军事企业,还将铁路收归国有。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了法兰西电力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法兰西银行等国有企业。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大约2600个国有企业。但是,一旦战争或经济危机等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消失,这些国家又会将战时或危机时期成立的许多国有企业通过私有化等方式清理掉。因而,许多国家均经历了多次国有化和私有化交替的浪潮。即使是在这些国家的国有化浪潮时期,国有企业也从来没有占据市场经济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些国家仍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以弥补市场缺陷作为基本原则。比如,在英国,1974年至1979年经过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后,国有企业总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即便是在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法国,当时的国有企业总产值也才只达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0%;到1990年,国有企业总产值更是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46]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处于充分管制下的私有企业也开始发挥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国有企业也并非是推行再分配政策的唯一有效工具。凡是私有企业及社会资本能够解决的领域,政府原则上都要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因此,国有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收缩和限制。从发达国家来看,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即使是在这些垄断性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事业领域国有企业也没有形成绝对垄断,也开始引入私人资本,在航空、铁路、石油、煤炭、汽车、钢铁、造船等重要领域大量引入私人资本,某些领域甚至全部实行私有化,在管理上实行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等多种方式。比如,英国的通信业、运输业的45%由私有企业承担,比利时的供水、供电、供气的国有化程度只有19.7%,日本国铁也实现了私有化。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除了邮政全部由国家投资外,其他领域都向私人资本开放。[47](www.daowen.com)

当然,对于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发展经济和赶超发达国家,建立国有企业除了弥补市场失灵外,还要考虑构建国家工业及国民经济体系、奠定经济基础、技术创新与先导、培育和扶持企业市场竞争力等因素。比如许多国家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政府干预在较短时间内推动了大企业集团发展。这些都值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借鉴。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国家治理水平还是法治化水平都相对不高,社会管制能力不足。以上因素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存在空间更大一些。但不管如何,市场经济以及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具有规律性,这取决于不同国家历史发展阶段的国情差异。

由此看来,立足于作为后发型发展中国家及其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中国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合理界定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市场边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逻辑前提。在国有资本应当进入的领域,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要体现。唯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