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过程及心理压力

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过程及心理压力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儿童不仅面临学习环境的变化,还要实现角色期望及行为规范的转换。加之幼儿年龄较小,独立支配的活动较少。且多数教师态度严肃,要求严格,批评、斥责比较严厉,与幼儿园教师有显著不同,增加了幼儿在适应中的心理距离,感到压抑和生疏。从睡眠时间来看,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一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2小时,小学一年级平均为9小时左右,两者相差两小时左右。

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过程及心理压力

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儿童不仅面临学习环境的变化,还要实现角色期望及行为规范的转换。德国的哈克教授指出,处于过渡时期的儿童面临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关系人的断层(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儿童进入小学后要重新认识自己,感性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社会结构的断层(儿童在与幼儿园伙伴分离后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期望水平的变化(家长和教师赋予儿童新的期望);学习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与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不同表现在:

(一)学习环境的不同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桌椅可移动,有自然角、图书柜玩具,供儿童观察、游戏、劳动、娱乐之用。学习、生活设施一般都相对集中,活动室、盥洗室及餐厅等紧密相连,儿童生活起来很方便。活动室还有区角活动,区域中更是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操作材料,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道具和方式,同伴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多,区角主题可随教育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玩教具的摆放也是以儿童自主获得为原则。幼儿园完备的物质环境与和谐的心理环境,为儿童活动创设了积极宽松的氛围。

进入小学后,儿童面对陌生的建筑物、宽阔的场地很不适应,有时可能是找不到厕所,有时候可能是找不到老师的办公室,甚至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班级。且教室环境布置相对简单、严肃,桌椅摆放固定,自由活动时间较少,还要受纪律约束。没有玩具、图书和其他设备,与同伴讨论或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较少,对儿童缺少强烈的吸引力。场地上的运动器械多半是全校合用的,供低年级享用的机会较少。

(二)师生关系的不同

当儿童踏入小学,进入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班集体,师生关系要重新建立,彼此还要重新适应,加之儿童年龄较小,适应能力较差,这给儿童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师作为母亲的象征,总是保教并重,一日生活都有固定的教师与儿童朝夕相伴,教师对儿童也总是关爱有加,全天参与儿童的游戏、娱乐、日常生活等各项活动,对幼儿的冷暖、饮食睡眠、如厕、清洁卫生各个方面都照顾备至。幼儿个体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教师如慈母般地关爱儿童,师幼之间往往形成亲密融合的心理气氛,使儿童自然而然地对教师从心理上、生理上产生安全感、依恋感,彼此间比较平等亲密。加之幼儿年龄较小,独立支配的活动较少。

小学阶段,每个班级虽然有一个固定的班主任,但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上的接触以外,其他时间接触得相对较少。而且在小学,教师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教学大纲,注意教材的进度、作业批改及课堂纪律,对学生生活较少问询。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也主要放在课堂互动上,除班干部和有特殊行为问题的学生外,师生个别接触的机会较少。且多数教师态度严肃,要求严格,批评、斥责比较严厉,与幼儿园教师有显著不同,增加了幼儿在适应中的心理距离,感到压抑和生疏。

加之班容量与师生比例的变化使得儿童与成人的互动明显减少,师生比的严重下降,导致教师不能有效地顾及每一名学生。

(三)社会要求的不同(www.daowen.com)

幼儿园中,儿童学习是非义务的。学前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看重全面和谐发展,倡导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培养学习兴趣,传授周围环境中的粗浅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活动常渗透在各种儿童感兴趣的生动、形象的活动之中,学习的收获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没有考核,没有压力,儿童的学习责任感较淡。大部分时间里,教师致力于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求知欲,发展口头语言,开发智力,丰富感性经验和积累粗浅知识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参与一些艺术和体育活动。学习不强调系统性,没有压力,教学活动从引导儿童与丰富的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发展,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具体形象,灵活多样,儿童主动参与活动。

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必须系统地掌握关于自然或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接受基本的学习能力训练,这是社会赋予的责任。由于他们担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得较具体、严格,经常要接受各种考试,课业压力较大。且小学阶段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学习,课堂教学以教学为主,纪律约束性强,儿童必须努力学习,认真听讲,刻苦练习,积极思考,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导致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很难适应。

(四)生活作息制度的不同

主要表现为活动的内容和学校制度的不同。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对儿童首先要做好保育工作,关注儿童的生活和身体。因此,在组织教学时会根据儿童的科学用脑原则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每天的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为主,时间相加后维持在一小时左右,其余时间也以游戏为主。每天中午有2—2.5小时的午睡时间,轻松舒适,管理上不强制,没有出勤的要求,作息时间比较灵活。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生活节奏发生巨大变化。小学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每节课40分钟,上午3—4节课,下午1—2节,课间自由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很短,生活节奏是快速而紧张的,有较为严格的作息制度,对儿童的纪律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同于幼儿园时遇到困难可以向教师求助,上小学后他们的生活只能靠自理,教师只是引导和提醒,使儿童的神经系统负担加重,许多儿童感到疲倦,上课没有精神,以致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

从睡眠时间来看,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一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2小时,小学一年级平均为9小时左右,两者相差两小时左右。加之小学生晚上一般都有家庭作业,往往做完后才休息。睡眠时间的减少与学习任务的加重,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生活的不适应。

(五)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

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教师从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出发,较多地采用直观教具和具体生动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获得各种感官体验和社会生活知识。幼儿园教师主要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创设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使儿童在主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主要以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为学习内容,不强调系统性。

小学阶段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进行系统教学,对小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有严格的考试和一定的家庭作业用来验证学习效果和巩固学习内容。其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与幼儿园有很大差别,且小学的学习更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

如果上述问题在幼小衔接中没得到家长和学校的有效处理,没能引导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造成幼儿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幼儿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