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亲职教育,是指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指导,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职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亲职教育主要是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和爱子观等;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
在我国,亲职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一)开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是幼儿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家长会应重点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宣传各年领阶段的教育重点;向家长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等,从而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家长会内容可以有所创新,比如专题家长会,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展开座谈、交流和讨论,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家长育儿方面的困惑等,以鲜活的示例或独特的视角进行诠释,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适宜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办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又称“家园联系栏”,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之一,是面向全体家长宣传教育理念、传授教育方法的窗口。同时也是反应幼儿园或班级各种事务的窗口。班级的家长园地由若干栏目组成,张贴于各班的活动室外。是教师通过文字、照片、图表等形式定期将幼儿园的教学动态、幼儿发展情况、家长关注的问题等进行宣传、互动的一种沟通方式。家长园地的创设,需要融合艺术性、指导性、互动性和教育性于一体。要简洁,不宜过分夸张,栏目名称应温馨别致、令人耳目一新,能吸引家长,更换及时,为家长留出互动交流的空间。幼儿园应将课程活动的动向和幼儿发展情况及时展示在“家长园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家长及时了解课程进度和幼儿发展状况,获得更多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可以理解教师组织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使家长从被动参与班级活动转变为主动加入,逐步成为班级课程和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积极协助教师开展工作。
(三)育儿经验交流活动
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的作用,由教师与家委会共同商讨,选取有针对性的主题,开展讲座。结合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如,通过“结对子”“互助组”“家长育儿沙龙”等形式发挥一些家长的职业专长,或请一些有育儿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以家长拉动家长,家长影响家长。
(四)家教现场指导活动(www.daowen.com)
这是一种互相观摩、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通常是教师把幼儿出现的问题或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设计。家长通过现场观摩来学习,可以从行为入手,通过教师示范、家长模仿或家长操作、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从情感入手,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家长参与、体验、迁移到家庭教育中;也可以从认知着手,通过教师、家长之间的平等辩论,最后形成一定的价值认识。
(五)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一学期的目标、幼儿发展需求和现状或主题开展到一定阶段后,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一类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故事表演、亲子环创、亲子游戏、亲子手工大赛、亲子出游等。亲子活动既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活动中,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特别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亲子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适应教育的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缓解入园焦虑。但教师应注意提前制定亲子活动方案,并及时告知家长,活动过程中要随机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
(六)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即以家长为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我国家长学校普遍设立在幼儿园,依托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职教育活动,以提升家长育儿水平,改变其错误的育儿观和儿童观。
(七)家长接待日
家长接待日是班级或幼儿园向家长公示的,定期为家长提供相互沟通、交流的家园沟通形式之一,可以为平时忙于工作无暇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家长提供便利,也可以为家长提供育儿方面的教育策略和指导,为家长解决育儿方面的困惑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倾听家长的心声,加强家园间的沟通。可以把接待日制度化,如分为园长接待日和班级接待日;按形式分,又可以分为固定接待、预约接待和随机接待等。
这些合作共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机会,同时也为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提供了多种途径与可能。在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真正转变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