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师的劳动也具有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幼儿园教师的劳动也具有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这样一个个鲜活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幼儿园教师需要爱,更需要专业。再次,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这就促使幼儿园教师要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首先,幼儿教育的创造性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带来的。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作,他们对儿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甚至会影响儿童的一生。

幼儿园教师的劳动也具有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其他职业相比,由于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教师的劳动也具有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3—6岁儿童是幼儿园教师面对的主要群体,他们虽然稚嫩柔弱,认知水平较低,心理发展还不太完善,但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内部作用来主动选择,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发展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劳动对象的主动性,使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变得较为复杂,幼儿园教师必须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儿童施加恰如其分的教育影响,并在与儿童的互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使劳动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的劳动过程应当是师幼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劳动中处于首席位置,幼儿则是劳动的另一主体。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在教师与幼儿的融合中促进师幼双方共同成长。

此外,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对象主要是低年龄段(六七岁以前)的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生活经验还很有限,他们刚刚开始独立行动,逐步学习使用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经历,很多行动还是第一次尝试,他们用孩童的天真幼稚观察着、审视着这个全新的世界,这个时期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将有可能持续一生。儿童的幼稚性决定着他们无限发展的潜能,但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个鲜活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幼儿园教师需要爱,更需要专业。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幼儿园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首先是由学前儿童教育任务和教育过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决定的。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为儿童体、智、德、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奠定初步基础,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协同多种要素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这个过程要求教育的主体——教师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次,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与儿童的自觉能动性等,任一方面受到忽视,都可能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无法避免的损失。再次,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儿童的生长发育是迅速的,但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比较稚嫩,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易受伤,易感染疾病,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就促使幼儿园教师要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全面性的、综合性的。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幼儿园教师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职业,每天的工作过程中都充满无限的挑战,每一天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孩子。

首先,幼儿教育的创造性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带来的。3—6岁的儿童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考力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去开发。同时,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统一的教育方法。其次,幼儿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时代的要求。就知识的传授来说,教师不是把科学家发现和概括出来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儿童,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园教师必须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知识更容易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再次,儿童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每个儿童都有与众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环境,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心及社会性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想实现学前教育的宏伟目标,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高超的教育智慧。(www.daowen.com)

(四)劳动过程及手段的示范性

首先,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与其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教育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首先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教育内容融会贯通,把其中包含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了解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影响儿童。所以,与其说教师是用教育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儿童,不如说是用他们的知识、能力、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去影响儿童,用人格去感染儿童。

其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决定的。人对知识的掌握和心理的发展都是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具体的、现实的事物最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形象、活动和激情表现知识的内涵,帮助儿童理解、把握知识。

再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儿童天生喜欢模仿,并且易受暗示,他们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身、人格的代表,因此教师是儿童天然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式都对儿童起到示范作用。很多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的结果。

(五)劳动的长期性

人的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某个观点的形成或思想品质的塑造同样需要较长时间,并且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趋于成熟。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说其劳动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一个人的阶段性获得与成长,能使教师的教育效果得到某种检验。这种劳动效果的长期性,既表现为后效性,又表现为长效性,即人才成长和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

相对而言,在物质生产中,随着劳动产品的获得,劳动过程也就完成了。而教师的劳动则完全不同,其教育的对象是人,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能够成才,需要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教育者共同的集体劳动。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作,他们对儿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甚至会影响儿童的一生。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要求教师能够高瞻远瞩,具有战略性的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