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的孕育时期(15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的孕育时期(15世纪以前)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学前教育的任务,柏拉图认为主要是对幼儿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以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柏拉图同样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的孕育时期(15世纪以前)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有关学前教育的思想大部分混杂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之中,而且都是一些零散的论断,有一定的片面性。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逐步积累了教养儿童的经验,出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萌芽。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关于学前教育的一些主张和思想。

(一)柏拉图

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培养“哲学王”的教育计划,其中涉及的学前教育问题对后世的教育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1.学前教育的任务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主张,儿童应该从出生起就接受教育,因为“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到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关于学前教育的任务,柏拉图认为主要是对幼儿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以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为此他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的天性,让他们从小就模仿那些英雄伟人的言行举止,对那些与传统的道德标准不相符合的言行,则禁止模仿。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就相当于把对善与恶的认识的种子播撒到儿童心中,从而引导他们爱其所应该爱的,恨其所应该恨的。对此,柏拉图强调“先入为主”,因为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2.学前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和内容的选择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制订了一个从胎教开始直到50岁为止的长期教育计划,并按照年龄阶段对各时期的教育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7岁以前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为此他主张优生的观点。首先,婚姻问题需要国家统一管理,要在全国实行计划结婚和计划生育,以保持适当的人口繁殖。待产的妇女必须接受有利于孩子未来成长的专门知识的训练。其次,关于儿童出生后到七岁之前的教育。他把这一阶段划分为两个时期。出生至3岁是第一时期,在其“儿童属于国家所有”观点的指导下,柏拉图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应该送到国家特设的育儿场,接受统一的照料和管理,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育则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并用摇篮曲、儿歌等对婴儿施以教育。3—6岁是第二时期,此阶段的儿童要集中到神庙的儿童游戏场上,由国家选派公民监督教育,饮食起居由女仆负责;教育内容主要是故事、游戏、音乐等。

柏拉图非常注重给儿童讲故事,认为这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故事要经过挑选,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幼儿勇敢、正义等高尚道德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要审查创作故事的人,以提前删除不利于儿童成长的故事内容。不仅如此,柏拉图认为还要对语言、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加以严格挑选,主张要把真正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积极向上的作品奉献给儿童,而随时取缔那些神鬼离奇、死难恐怖的题材,防止儿童因受到感染而成长为残暴的狂妄之人。

柏拉图同样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应给予满足。但又提出游戏不仅仅是玩耍和娱乐,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为此要选派有经验的人去组织和管理;游戏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法律精神,“因为,如果游戏是不符合法律的游戏,孩子也会成为违反法律的孩子,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了”。另外,他主张在组织游戏时,方式和内容要有精心的安排,不要经常变化,否则会影响孩子成年后对国家和法律的忠诚;游戏活动在符合法律精神的基础上,尽可能由孩子自己发明,但是也要讲究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否则容易出现违反法律的现象。由此可见,柏拉图一方面认为儿童游戏很重要,另一方面又给儿童的游戏以种种规则和法律的限制。(www.daowen.com)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更是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他首次提出了有关教育的许多重要问题,对后世各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并提出教育是个体和社会互相影响的过程,进而提出儿童公育的思想。他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提倡优生优育,主张分阶段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他提出慎选故事内容和游戏内容,主张身心和谐发展。这些观点对后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柏拉图出身于奴隶主家庭,他的有些观点难免带有诸多保守、落后、迷信的色彩。

(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阐述了其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思想。

1.教育阶段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要求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教育阶段,并安排教育内容和方法。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幼儿教育阶段,以身体的生长发育为主;7—14岁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初级学校阶段,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14—21岁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属于高级学校教育阶段,以智力教育为主。亚里士多德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首先确保身体的健康发育;其次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最后进行理想指导,促进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是“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首次论述“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

2.幼儿教育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认为,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以身体的生长发育为主。首先,他主张对新生儿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只允许健康的婴儿存活下来,畸形儿或者残疾儿不应该得到抚养。对于婴儿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营养问题,亚里士多德主张母乳喂养。另外,他主张引导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要注意保护他们稚嫩的肢体免受损伤;同时,让婴儿及早适应寒冷也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这有助于婴儿身体的强健。亚里士多德对此的解释是:凡是儿童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都应该及早培养。因此,这一时期的家庭影响至关重要,尤其要防止婴儿在家庭中受到不良的影响,否则长大后就很难纠正。对于5岁以前的幼儿,不应该交给他们任何课业,也不能强迫其从事劳作。但为了避免幼儿肢体不灵,可以适当地进行游戏活动。此外,幼儿要在充分游戏的同时多听神话故事,但是故事的内容要由教育督导进行精心选择。幼儿长到5—7岁时,可以进行初步的课业学习,同时采用体操锻炼来保证幼儿拥有良好的体格。

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在当时是极具进步性的。此外,他还提出了胎教优生、教育年龄分期、习惯的早期培养等观点,这些都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其奴隶主阶级的立场,其理论主张难免带有神秘、保守的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