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怎一个“推”字了得:“组织推动”须审视

怎一个“推”字了得:“组织推动”须审视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位认为必须启动教师阅读的动力系统,采取切实的行政手段推动教师阅读。第三位老师认为行政手段可以推动教师阅读,但不宜单纯强制要求,还要做好配套的服务工作。在第一讲,我们就谈过“外驱阅读”和“内驱阅读”的矛盾关系:如果说学校的组织推动起步于“外驱”,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此调动教师的兴趣、热情,增强“内驱力”。

怎一个“推”字了得:“组织推动”须审视

教师专业阅读的组织推动,主体可以源自官方,如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教研机构、学校,也可以源自民间,如教师自发组织成立的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平台等。下面,我们以学校层面的组织推动为切口,看看三位一线教师的观察与认识。

A.强制性读书活动加重教师负担[1]

许多学校为了强迫教师阅读,提出了许多硬性要求。比如,一年要读几本书,做几万字的读书摘记,写几千字的读书感悟等。这样的要求一出,还没等读书,教师的心头就被压上了石头,透不过气来,还有什么兴趣阅读呢?还有什么心情去感悟呢?

读书应当是一个思考与感悟的过程,它的收获只能体现在一个人思想与言行的慢慢转变。外在的要求过多,没有意义,只有轻松自主的阅读才能让教师带着思想去旅行。阅读一旦被检查所牵制,就会大大加重教师心理负担,增添压抑情绪。

B.“行政手段”推动教师读书值得肯定[2]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实际制订读书规划,使读书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将读书活动纳入到校本培训活动之中,并将之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与教师的评价和考核结合起来,使读书活动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学校可以推荐阅读书目,规定阅读指标,提供统一的阅读时间,把读书纳入业务考核的范围,把读书笔记等纳入教育科研奖励的范畴。学校可以通过召开阅读教育报刊座谈会等形式,给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教师把阅读的精彩“秀”出来,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无穷快乐。这样,使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必然需求,对推动教师阅读、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要在用人导向上突出读书的价值,如果一所学校能把热爱读书、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用好,何愁阅读不成气候?如果一边号召教师认真读书,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一边却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不学无术大有市场,那只会让真正的读书人心寒。

C.行政手段可以推动读书[3]

一项制度要想见成效,需要持之以恒,推动教师读书也是如此,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直到教师把行政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把为了应付检查考核而被动读书,内化为追求专业成长而主动读书,把苦读书变为乐读书,形成习惯,形成自觉。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了头,只要行政命令下了,就要用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牢钉实。

但是,仅有行政命令还不够,强制要求容易招来抱怨,关键在于与服务相结合,事先做好充分保障,行政推动会更顺畅。比如,学校要对教师的阅读兴趣与愿望进行调查,根据教师需要,再结合专业发展需要,为教师推荐和购买好书,引导教师有计划、系统性阅读,潜移默化推动教师成长。如果学校选书,没有科学计划,没有明确目的,不符合教师需要,就会做“无用功”,行政命令遭受质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位一线教师的观察与观点各有侧重:

第一位老师认为强制性推动教师阅读弊端明显,加重教师负担。

第二位认为必须启动教师阅读的动力系统,采取切实的行政手段推动教师阅读。

第三位老师认为行政手段可以推动教师阅读,但不宜单纯强制要求,还要做好配套的服务工作。

三者看起来观点有别,但反映的实质问题存在不约而同的交集,即在学校中组织推动教师阅读,只有把握教师心理需求,采取得当举措,才有利于教师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氛围的促成。

一些区域、学校为推动教师阅读工作,多会采取一些措施,如组建读书沙龙、开展读书演讲、举办征文比赛等,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能否保障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还要另加审视。其中,必须看到的矛盾在于:一方面,当一些组织推动不能沁入教师主体心灵、对教师产生促发唤醒作用时,教师阅读很难与教育教学实践、自我发展形成联结,由此便很难真正深入下去。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定的组织推动,完全靠教师的自我唤醒而自觉迈上专业阅读之路,也不太现实。在第一讲,我们就谈过“外驱阅读”和“内驱阅读”的矛盾关系:如果说学校的组织推动起步于“外驱”,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以此调动教师的兴趣、热情,增强“内驱力”。(www.daowen.com)

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就善于把握矛盾,进行过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请看三位时任校长的有关经验体会。

A.“四步导入”点燃教师阅读热情[4]

为了促进教师阅读学习,我们不惜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精细化的过程督导、数字化的阶段性量化评估和终结性的年终奖惩,有时甚至将教师的阅读学习与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模挂钩,却收效甚微,甚至激起教师的抵触情绪。

为此,我很伤脑筋。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与其强压造成矛盾重重,不如采取“诱导”的方法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我们推行“四步导入”,来点燃教师阅读的热情:

一是创设情境。我们不惜重金装修图书馆,将图书馆打造成全校环境最优美、最舒适的地方,并安装了空调,做到冬暖夏凉。于是,教师课余纷纷来到图书馆休息,那特有的读书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捧起书来,图书成为教师手中的“消遣”工具。

二是兴趣引导。为了进一步吸引教师读书,我们在图书报刊征订上大胆创新,提出了教师自定购书计划,所有教师只要有喜欢的图书、杂志、报纸都可以购买,由学校报销。由于都是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教师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是营造氛围。我们认为教师仅在图书馆阅读还远远不够,于是把教师喜欢的图书、报刊搬到教师办公室,设立图书角和报刊架,让教师转身就可以看到,随手就可以拿到。

四是成就激励。为了让教师长久保持阅读的热情,我们组织教师自愿成立了读书沙龙,由教代会牵头,学校资金支持,与多家杂志社联系,帮助教师发表读书体会、论文、教学心得等;每学期将教师的优秀文章辑录成册,分发到教师手中,留存到校史馆;组建了教师QQ群,进行网络交流,鼓励教师开设网络博客。我们还在办公室开辟了读书交流专栏,校长带头将优秀文章推荐给大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大家讨论、交流。

B.“逼”老师读书[5]

在洋泾中学我们“逼”老师读书。一开始,我在语文组里给老师介绍要读的书。中午吃饭时,我就去和老师们交流读书心得。一些老师没有读书,或没认真读书,在我面前一问三不知,显得没有学问,非常丢面子。过几天,我午餐时又去问老师,没有读书的老师非常怕我这个校长走到他的面前,纷纷低下了头。就这样我们读书的老师越来越多。为了鼓励教师读书,我曾在杭州西湖中租了一艘大船,让老师们在船上跟我读两天书,谁都不准下船。老师们都是非常讲面子的,讲面子也是一种资源。后来,我开始邀请著作的作者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起交流,围绕著作内容敞开交流,最后是洋泾中学的语文老师最出风头,发言非常有深度,有见地。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学校的语文老师获得了读书的成就感,进而爱上了读书。

C.教师阅读共同体的构建与价值[6]

每个周五下午是我校教师的集中研修时间,其中有一个研修项目可以说是雷打不动,那就是以教师阅读交流为核心内容的“新师者论坛”,也是我校教师阅读共同体——“渐渐”教师读书会的汇报展示活动。每次活动都至少有两位教师作为主讲人,向全体教师介绍自己近期正在读的书,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每位主讲教师都事先做好精美的课件,以求达到最佳的讲述效果。每位主讲教师发言结束后,是听众点评和提问的环节,由主讲教师进行互动反馈。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伴分享,已经成为老师们的习惯,也是“渐渐”教师读书会的常规活动。事实上,通过“渐渐”教师读书会这几年的持续努力,每一个参与到读书会活动中的教师都从这样的经历中获益匪浅。

通过三个案例可以看出,组织推动专业阅读,首先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基本前提,如学校评价的认可、阅读时间的保障、资源条件的改善等,如果骨子里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临时点缀、面子工程来做的话,这种组织推动是不会长远的。激发教师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引导激励机制,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阅读的组织推动不是仅仅靠热情就能生效的,也不是靠不讲差异的一声令下就能群起响应的。我们说凡事讲“坚持”,“坚持”才能有更高的造就,但这种“坚持”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尚须深加斟酌。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或流于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