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针对专业阅读时间管理的策略建议

针对专业阅读时间管理的策略建议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餐后精力衰退期”的说法未必准确,因为它和午餐与否、具体何时进行午餐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系,但它确实可以启发我们:在精力衰退的时间段进行不合适的阅读,无疑是阅读时间管理的错位。具体到每一天的阅读时间管理来说,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具体到个体来说,还要根据自身“时间效率趋势”来进行规划、监控。总之,要抓住自身最理想的阅读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阅读,调整阅读时间适应身体特定的活动规律。

针对专业阅读时间管理的策略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实际观察,我们提出以下策略建议供大家参考:

教师个体的阅读时间分配,最好先确定自我一定循环周期之内的阅读格局,然后有所侧重地合理搭配和安排时间,在因时制宜、养成规律的同时结合实情灵活把握。在时间安排上既要有习惯性的固定动作,也要有适当的弹性余地、机动空间。

在一定周期的阅读时间安排上,还应保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在其时间段内能够进入一种高度专注的思考状态。管理学研究提出了“90分钟”现象,即一个普通人超过90分钟精力就难以集中,“不够90分钟”则难以处理好一件事。我们在阅读时要想进入佳境,不一定非要刻意安排90分钟的阅读,但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较长时段的集中阅读,而相应时段的选择也要力求“优质化”。

特别是在网络和手机时代,教师阅读更应注重将时间阶段和阅读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以最大程度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相对具有较高价值的内容,应放在优质时段阅读;价值相对较低的内容,则应放在非优质和低质时段内阅读。我们可以确定某些工作日的优质时段进行这种集中阅读(比如上午9点到10点半)。遗憾的是,有的老师根本没有把握阅读时间管理的核心要义,从早到晚几乎被手机或电脑的零散信息所俘虏,基本处于浅阅读境态,优质高效阅读更无从谈起。

教师时间管理还要考虑具体阅读内容的属性,在最合适的时间读最合适的内容。

心理学家曾研究过一种叫作“餐后精力衰退期”的现象,即很多人在午餐之后和下午的某段时间会处于精力低潮期,在这一时间区间,读一些理论抽象乃至沉闷枯燥的内容可能会让人昏昏欲睡。“餐后精力衰退期”的说法未必准确,因为它和午餐与否、具体何时进行午餐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系,但它确实可以启发我们:在精力衰退的时间段进行不合适的阅读,无疑是阅读时间管理的错位。

例如,对一些文史作品和休闲文字,一般放在碎片时间阅读比较妥帖,特别是业余时的相关时间更合适。而阅读专业理论或进行专题研究类阅读,时间则不宜与此交织混同,一般放在比较集中、排除干扰的最佳时段进行比较好,工作时间内可以进行一点,业余时间也可有选择地进行,两者最好根据实际有所结合。

具体到每一天的阅读时间管理来说,也要有这样的意识。

印度哲学家埃内斯·艾斯华伦在《沉思课》中谈道:“当我们放松意识的控制,白天的混乱就会一股脑地在心灵中浮现出来,并一直延伸进睡眠。结果就是我们无法好好休息。你是否曾经一觉醒来却觉得精神不振,几乎和躺下同样劳累呢?如果在睡前看了扰乱人心的书籍杂志,或是看了暴力电视剧,那么情况就更糟了。”[6]这种体会想必大家也曾有过,怎么改善呢?埃内斯·艾斯华伦给出的建议是“在熄灯前读一些灵性文字”,也就是进行一点灵性阅读,个中道理不言而喻。

2016年9月7日《人民日报》转载《读书当分日与夜》一文,文章谈道:“即使在一天之内,读书的心境也时有不同。白日里阳光明灿,心朗气清,多艰涩幽深的文字都能读得气定神闲,甚至面对让人缺氧的悲绝沉郁之作,也有勇气撑到结局,因为知道最后一页之后,抬眼仍有满怀的金色阳光,拯救受伤的情绪。不用说,恐怖悬疑推理小说也只能在这朗朗白昼阅读,其中的惊险刺激,夜深人静时绝难消受。”[7]这段文字,同样表明日常阅读应“读当其时”的道理。

具体到个体来说,还要根据自身“时间效率趋势”来进行规划、监控。所谓“时间效率趋势”,就是在一天或者一定周期内,每个人都有注意力最较集中、效率相对更高的时间段:有的人早起精力最好,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最高;有的晚间状态更佳,效率更高;有的则在白天某一时段有更好的发挥;如此等等。总之,要抓住自身最理想的阅读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阅读,调整阅读时间适应身体特定的活动规律。

具体到某一作品的阅读来说,要注重限时“克期阅读”。胡适先生认为阅读应“克期”,一本书到手要规定期限按期读完,否则拖得越久思路被打断,坚持就越难。这一点非常重要也要努力坚持,尤其在一定计划内主攻书目的阅读必须限时突破,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专注力,否则就会“尾大不掉”。

与有些情况下针对有些作品采取“克期强攻”的办法不一定奏效,可能还需要一定的“缓期执行”。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个体认知与所读内容在“信号对接”上还存在较大距离。什么意思呢?阅读首先要了解所读的基本背景、主体信息,厘清作者的观点、思维与逻辑,如果只是出于一时兴趣或者他人推荐、外在驱动等原因而不加斟酌地跟读某一作品,自身却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储备、没有进入相应的认知情境,那么,作为读者和所读之间的“信号对接”肯定就成了问题。这时,勉强的“克期”反而未必合适,读了之后也不过含含糊糊、懵懵懂懂,与其求速则不如从缓,通过必要的缓冲、铺垫来弥补自身的认知空白。可以一点点地慢慢啃、逐步向前推进,或可整体通读、先粗后细、渐进反刍。对于一些难懂书目,特别是原理探究主导形态的专业论文、书刊等,不要期望一口吞下去,可以先选读它的结论、摘要,然后从头阅读,读的过程中也不必非得一鼓作气,特别是读不下去时可以暂时放下,过一个时段再“嚼一嚼,啃一啃”,能读懂多少算多少,总会慢慢有所吸收,有所收获。再如,在寒暑假时间,就可以啃读一些有坡度的书目,还可回读一点平时未读完、读得不充分的作品,根据实际“克期”“缓期”有机结合。

这里举个例子。有的作品因为涉及背景较为复杂,没有相应铺垫恐怕很难读透,尤其是一些人文作品。例如,前期《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热播,剧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股“历史阅读热”也在教师中间兴起。一些老师通过阅读,也感受到本书在历史观方面带来的震撼与冲击。但在阅读交流中,不少人表示这本书“不好读”“读不懂”,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本书不是读一两遍就能读懂的,而且从某种意义看,它并非单纯研究历史的著作,而是借助、截取特定史料表达作者对国家、民族发展历程反思认识的一个特殊范本。因为很多问题牵扯复杂的历史、政治背景,靠一时之兴的突击阅读,怕是很难真正有所把握。这就需要对其中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明代历史以及其他相关的诸多问题有所认识。所以,读这类著作,“克期”只能囫囵吞枣,或者“权当涉猎”,要真正有深一点的理解,还要有“缓期”的回读、开具配套的辅助阅读,才能有更实质性的收获,否则,也只能“读读而已”。

从阅读内容及其阅读时间消费标准的矛盾关系上看,可以参考把握“四时段阅读分配原则”。

长时段阅读:针对蕴含较高思想价值和启蒙力量、出自大家大师的经典原著,哪怕比较难读、也须努力追求一种“坚硬的阅读”,细嚼慢咽,硬着头皮去啃。这样的高价值阅读,需要长时间的集中、连续,它有利于克制浮躁心态,培养静气和思考力,我们也会从中学会有意识地克服自我惰性、坐稳冷板凳,从而夯实底蕴深化积累。

中时段阅读:主要是读一些有一定质量的畅销作品,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教学报刊等。教师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也要跟上时代节拍,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一些反映当下思潮、理念的比较畅销的书刊。同时,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了解一些最新的信息动态,有必要订阅一两份对自我工作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专业报刊。

短时段阅读:主要表现为基于某种工作需要而临时安排、突击进行的阅读,带有明显的临时抱佛脚、补课性质的阅读。比如,要准备一节特定教学课题的公开课,对有关内容以前没有进行过充分思考,在讲课之前有必要对文本解读做出钻研,同时思考设计教学流程和具体实施方略,这时所进行的阅读就属这种类型。中小学教师以教育教学实务为主,经常可能面临一些实际问题,这种临时补充、短促突击式的阅读往往成为必需,对寻求专业理性、提炼专业智慧、提升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裨益。

微时段阅读:也可称为“瞬时阅读”,主要可以考虑浏览一些时效性较强、对自身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博客文章等,或者随手浏览翻阅一些不需集中研读、主要对自我心境状态能起到一定休闲调剂效用的报纸杂志、零碎短篇等。这种阅读在信息时代有其存在的价值,从时间消费上看,必须严格限制比例、不可喧宾夺主,选取一些属于“边角料”的碎片时间、隐性时间为宜。

“四时段”之下的阅读,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阅读而言,最重要的恐怕还是“长时段阅读”,其他几种可以根据实际决定用力侧重、做到合理把握。从常态来看,更可能是几种阅读资源内容同时在读、几个时段同时进行。当然,也可在某一阶段根据需要适当突出某一方面。

作为教师本体,更要结合自身所处具体实际,总结探讨适合自身的最优化的时间管理之道。下面请看烟台市牟平区文昌小学宋文香老师的经验总结。

阅读时间哪里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工作量是很大的,除了平时的管理班级、备课、上课、批改,再加上许多的家务活,哪有时间读?这是我们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固定时间坚持读。我一般是每晚睡前读15~20分钟,千万不要小看这点时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沈东云所著《优秀是教出来的》的一书为例, 我每天睡前读一读,大约一个星期就读完了。长期坚持,读的书目就可观了。

利用零碎时间读。每次要出行时,包里总是愿意带几本书。记得去年是暑假到西安旅游,在火车上的时间就是读书的好时机,当时我拿了四本书,下火车时已读完三本。前年过年时,终于下定决心去整一下头发,一想起那四五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的煎熬,就心有余悸。拿了一本《小学语文教学》去了,果不出所料,人真多呀!那等待可真不是一般。我把这本教学杂志读完了,头整了还没有一半。我只得把几篇自己认为不错的文章又读了一遍,最后实在是无聊,就选了几个重点段背了背,当时理发店的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领着孩子去泡温泉,中午休息时的间隙一本书也能读三五十页。这时的读书,打发的是无聊,也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读书就完全不是负担了。

寒暑假期集中读。寒假与暑期是读书的好时机,我常利用假期大量读书,这时候没有学校的事烦扰,心比较静,就容易读进去。一个假期下来,读十几本书对我来说往往不是问题。假期里,老公和孩子看电影、电视,我在床上看书,基本不看电视。把看电视的时间缩短一点,看看书就够了。时间有没有,能不能用得上用得好,其背后的关键还在于你想不想读。

要对阅读时间进行有效评估,我们还可以开发利用一些相应的工具,比如时间日记。

美国学者艾比·马克斯·比尔在《如何阅读》一书中主张通过一周的时间记录,坚持记下每一整天所做的活动,以此对阅读时间的安排利用进行反思调整、监控评估。她建议,为了找到更多、更合适的阅读时间,可以回顾日志,重点寻找以下几点[8]:(www.daowen.com)

▲没被计算在内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是用来进行阅读的最合适的时间。

▲耗费时间的事情。例如,看电视,煲电话粥,或者上网。建议花更少的时间做这些事,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可以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时间。例如,在上下班的途中,或等待开会,或等待预约时,都可以阅读。记得随身带本书或杂志,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

▲你留出来准备读书但通常不太清醒的时间。把一天中最清醒的时间拿来阅读吧。当大脑清醒时,阅读是最有效率的,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读更多的东西。

▲相信总能挤出几分钟。吃午饭时,为了避免熙熙攘攘的食堂,你可能想要在办公桌上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吃饭,读书也是一样,总能找到合适的时间来阅读。

笔者曾经针对自我时间管理,在教学日记中先后设计了两种比较简便的工具模板。

一种是“事务主线——因事择时”式“一日常务规划”,即对每日常务及其达成情况进行一早一晚的计划、记录,其中就包含了阅读学习。

下面是2006年12月6日(第15个教学周,星期三)教学日记第一部分“一日常务规划”内容回放。

(续表)

当时进行的这种规划评估,或许还较粗放机械,比如,阅读时间的分布不够明确,在备课等环节缺少和专业阅读的整合等。这种安排还可细化,如在“具体事务”增补“时间需求或限制”,增强时间监控的针对性。当然,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在于能够适当逼迫自己每天读一点、学一点东西,对自身阅读学习进行一点计划并监控达成情况。

一种是“时间主线——因时定事”式“一周项目规划”,即对一周之内的主要事项按照从早到晚、基本以课节顺序设定排列,在一个阶段内遵循相应规划执行落实即可。中间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微调,但总体保持稳定。

下面是笔者2016年秋执教六年级两个班级兼学校教科室管理工作时设计的阶段性“每周工作日主要项目及时间规划”。其中,包含了晚间自我活动主题设定。此外,每周工作日内相应课时教学的具体任务也另有“定制”,在此从略。

符号代表项目说明:

A.备课及教学反思 (其中周四下午A1为语文教学测评集中研修段,即学习研究如何“出题”)。

B.作业评改(作文为主)。

C.专业阅读。

两个字母的表示两者结合,如“A/C“表示备课同时进行对应的教学参考层面阅读。字母和文字组合的表示对应时段两分处理,如“C/休息”表示前半段时间阅读,后半段时间休息,其他类同。

字母C后面加括号的表示对应的主题阅读,如“C(教师阅读)”表示围绕“教师阅读”进行相关的主题阅读。

这一模板结合自身实际,对周工作日内主要事项及时间标准进行设定,相较前一种“事务主线—因事择时”式规划,这种“时间主线—因时定事”式规划,更具有高度的计划性,时间分割更为明确,每天只需按照设定加以落实即可,每一两周可以进行一次总的评估、反顾。

这一模板的缺点在于自由机动时间相对很少,笔者当时的设定目的就在于聚焦教学教研,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杂务基本排除,抑或在缝隙中消化解决而不另作大块时间安排。现在看,不能定得太死,针对有些项目和时间的规划最好留有一定余地。

在这一模板的安排中,专业阅读时间既有相对集中时段(比如工作日内关于教学测评阅读研修时段、晚间主题阅读研修),也有分散、渗透在其他活动的非集中时段(和备课结合时段),加上碎片时间的“微阅读”和业余时间的专题阅读,可以说,阅读学习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和保障。

以上两种工具模板的设计与落实,笔者从中获得的最大感受在于:如此久而久之,有助于建立比较稳定的常态工作及时间运行模式,从而梳理明确一定周期的工作路线,一并养成对阅读时间进行自觉管理的习惯,促使自我学会统筹规划,努力将计划限定完成的要务尽早完成,最大程度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无意义的事项。

当然,管理工具不限于上述以周、日为单位的计划、记录,还可以扩展到月度计划、年度计划及其纪要,计划要具有可行性、调适性,形成之后最好跟进记录,以便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控分析,从而总结纰漏加以改进。开发利用有关工具的目的,不是要由此使自己变成单纯工序化的机器人,而在于进行更好的梳理,建构更较合理的时间系统。

时间管理的根本在于克服怠惰、杜绝拖延,只有自觉、严格执行方能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所以,必须提高时间规划的执行力,经常反思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审视时间利用的流向,提醒、敦促自己及时完成既定任务。否则,光有工具在手而不执行等于零。

当然,工作与生活中常会有一些非预期事情的存在、发生,监控、评估时间规划也并非一成不变,也应适当考虑稳中求活,保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从而能够根据变化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优化。

归根结底,教师专业阅读时间有效管理的大前提,最终离不开教师对自我时间的整体有效管理,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坚持,离不开教师的理性决策、能动执行。特别需要看到的是,在屏读后来居上的时代,身为阅读主体的教师,更应建立正确的阅读心态,理性统筹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最大程度提高阅读效能,从而谨防自我阅读掉进“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非理性陷阱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