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旧翻新——从故有素材中挖掘新思路与发展

以旧翻新——从故有素材中挖掘新思路与发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旧翻新,就是从故有、旧有阅读素材中形成新的挖掘、阐发,这种“翻新”不是喜新厌旧,更不是彻底的革故鼎新、破旧立新,因为这里的“旧”不是陈旧落后,而多是经过历史检验、为大众所认可的认识,所以这里的“新”“旧”关系在于:旧,是新的基础与依托;新,则是旧的创造与发展。这种对原著的解读和运用,本身在一定程度就有“以旧翻新”的意味,既有努力还原原著意涵的阐释,又有着眼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意义创生。

以旧翻新——从故有素材中挖掘新思路与发展

以旧翻新,就是从故有、旧有阅读素材中形成新的挖掘、阐发,这种“翻新”不是喜新厌旧,更不是彻底的革故鼎新、破旧立新,因为这里的“旧”不是陈旧落后,而多是经过历史检验、为大众所认可的认识,所以这里的“新”“旧”关系在于:旧,是新的基础与依托;新,则是旧的创造与发展。旧元素不会因为新元素的呈现而被淘汰,新元素也只是旧元素的一种延伸、生成与拓展,而并非以此全面颠覆和取代旧元素。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对《学记》“善问”“善待问”的解读[39]。

古典教育名著《学记》提出了著名的“善问”“善待问”之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这段论述大意如下:

在学生善于学习的情况下,老师不必花很大力气,教学效果反而会加倍提高,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又会把学习成就的取得归功于老师的教学得法。反之,在学生不善学习的情况下,老师虽然很勤苦卖力,结果却收效甚微,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到头来还会埋怨老师教导无方。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就像木工砍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从容易下手的部位着手,然后再砍那些关节部分,等到一定时间,功夫到了,关节部分就会迎刃而解。不善提出问题的,恰恰与此相反。善于应对问题的人就如同撞钟一样,用很小的力气敲击,钟声就会很弱,用大一些的力气来敲打,钟声就会变大。撞钟不能连续不断,对待它要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发出最为洪亮的声音。教学中不善于应对问题的,与此恰恰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这里从正反两方面讲“进学之道”的重要,先后谈到“善学”“善问”和“善待问”:“善学”意在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善问”和“善待问”主要探讨教学问题的提出、设计和应对策略。这里的“善学”“不善学”,主要强调的并非学习者本身的素质,而是教师从中的引导作用。为此,《学记》中提出密不可分的两点,即“善问”和“善待问”:

“善问”相对侧重导学问题的提出,强调设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在合理的序列阶梯中螺旋上升,才能达到提问的最优化。“善待问”相对侧重导学问题的应对,作者以钟来比喻“问题”,“撞钟”比喻“应对问题的情态方式”,撞钟要讲究合适的节奏频率,需要从容舒缓的停顿、等待,如此之后才能洪亮之至、极尽悠扬。教学中对待问题就像撞钟一样,要根据问题的内容、性质及其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方式方法,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足够的心理准备,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用力不到的话就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对问题的引导,不能急躁求快,需要从容等待、恰当疏导,否则就会欲速不达,对重难点难以突破,无法进入最佳境界。

那么,需要谁“善问”“善待问”呢?从《学记》本身以及传统教学观看,当然更强调教师在“导学”中的两“善”。与此同时,结合现代教学论及其课程精神看,它也需要落脚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善问”“善待问”。这样,才能既强调教师主导性,同时也不排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体现师生交互关系。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善问”“善待问”。教师围绕“善问”和“善待问”的引导,也必然带动学生在问题学习中走向“善问”和“善待问”,因为这是走向“善学”的必由之路,如此才能“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善问”强调层面是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学会提问题的一些技巧方法,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质疑问难、思考表达的水平。学生通过问,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来了,如此循环往复,思维与认知水平才能渐次提高,

学生“善待问”强调层面是在教师引导下推进自我思考,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学习和老师、同学进行有效互动,对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倾听、积极参与、通过深入思考负责任地表达己见。

在此,笔者根据《学记》原著,融合现代教学视角和当代课程精神,对原著提出的“善问”“善待问”从问题导学角度进行解读,提出教师的“善问”“善待问”和学生的“善问”“善待问”两者各有侧重密不可分,构成问题导学重心所在。后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又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初中语文教师“善问”“善待问”,学生语文学习“善问”“善待问”的具体参考策略。这种对原著的解读和运用,本身在一定程度就有“以旧翻新”的意味,既有努力还原原著意涵的阐释,又有着眼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意义创生。这种“新生”意义,虽然原著未必有所彰显,但结合新的动态是可以成立的,能够构成对原著主体内涵的一种有益、积极的补充与拓展。

下面再看莱州彭慧老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视角对陶行知先生《儿童科学教育》一文有关内容的解读。

陶行知之《儿童科学教育》读后

1932年5月13日,在当时的杭州师范学校,陶行知先生做了题为《儿童科学教育》的精彩演讲。陶行知先生从“建设科学的中国”的高度,从中国教育现实和小学教师现状出发,提出了小学教师应承担的科学教育责任,指出了儿童科学教育的切入方式,同时借助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事实,就儿童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指导、师资利用、资源开发、价值引导等诸多具体问题做了详细阐述。我认为,《儿童科学教育》作为一份重要的教育文献,其价值不仅停留在对于当时中国科学教育的开拓性高位引领之上,其承载着生活教育经典思想的精彩论述,对目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基本认识问题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应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也富有指导性。

一、“玩把戏说”

【现实困惑】不少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教师经常这样诉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非常强的新课程,涉及领域宽泛,可谓包罗万象,但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参,作为农村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或者多年来一直专于单科教学的教师来实施难度太大。他们认为,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知识匮乏、无法应对,所以不是“不想教”的态度问题,而是真的“怕教不了”的能力问题。

【经典语录】科学并不是很难的东西,高深的科学,固然很难研究,但是浅显的科学,我们日常玩着的,人人都会做。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每个教师都变成小孩子,加入小孩子队里玩把戏。(www.daowen.com)

【我的思考】针对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新论”与教师的“低能论”两者之间的反差所引发的认识层面的“恐高畏难症”,我建议通过陶行知先生早已开出的“玩把戏说”这副良药来进行医治。依照陶行知先生观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应转变课程理念,降低认识重心,改变教学范式,不要将自己视为活动主宰,不要坚守于自我中心地位不动摇。作为一门新设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分科课程最大也是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是师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经验课程,以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为主要形态;其间,教师仅仅是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参与者、活动与评价的指导者,并不需要包办替代式或者学科式的“教”。所以它对教师而言,无论是年长还是年轻,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必须正视的新事物,都需要从头开始,都需要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如果我们也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玩把戏”“加入小孩子队里玩把戏”的方式切入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能成功融入课程计划——不仅仅是走进学生生活天地,也会轻松走进教师的教学生活世界

二、“生活博物说”

【现实困惑】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条件”有限,“一无配套设施,二无必要的经费,即便是学生情趣高涨、教师积极引导,也无济于事”。也有教师认为,没有规定的教材教参,在师生有限的视野中,根本没那么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滥头无序、耗时低效。于是提出,必须给教师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和教材参考,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托和师生开展活动的原点。

【经典语录】原来大家误会得很,以为施行科学教育,一定要大大地花一笔钱;不知有些科学不十分花钱,有些科学简直一钱都不要花。有钱便做有钱的布置,无钱便做无钱的事业。如果以宇宙为学校,则我们不必在教室中求知识,四处都可以找知识,四处都有相当的材料。而所得者,都是很真切的知识。

【我的思考】与其他国家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确仅有《纲要》而无统一教材,且《纲要》也仅提供了指导性理念而非固定化模式,这对惯于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生活而言,的确是前所未遇的挑战;对于一直以来依赖于规定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而言,的确会感觉不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博物说”给了我们很好的回应——生活才是教育的原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因地取材,“可以利用现成的东西,玩我们科学的把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要慧眼识“材”,“如果推而广之,学校之外,也可给你去干,那是兴趣更浓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会拥有丰富广阔的空间。所以,我们应立足学校现状、生活现实和区域优势,引导学生探索性、创造性地从身边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开发活动资源,发掘研究课题,将其有效地“校本化”“师本化”,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命所在、生动所在、意义所在。

三、“多方借力说”

【现实困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老师深有感触:能够胜任活动的指导者也不容易!他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意愿,倡导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自主选择和确立活动的内容目标和学习方式。面对兴趣广泛、思维活泼、学习方式多样的学生,往往深感力不从心、疲于应对,指导越来越显被动,指导的宽度、力度和效度反而随活动开展而递减。

【经典语录】既是愿意和小孩子一起玩了,但是没有玩的本领那怎么办呢?不要紧,有法可想,我们可以找老师,请他教去。我们的先生很多,不要自己顾虑的。社会各处都可求获一种技能。七十二行,行行都可做我们的教师。

【我的思考】其实,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找老师,请他教去”策略,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倡导的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权不能控制在某一范围的一位或几位教师手中,这样做也不现实,因为个人能量始终是有限的。教师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并整合教师团队力量,重视引入学生家长、社会上有专长的“志愿者”的智慧,学会多方借力、共同指导。

四、“价值导引说”

【现实困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的确显现出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某些领域存在缺失。这从学生外在的一些行为细节中便可略见一斑:有的学生在文化遗存考察现场乱涂乱画,在考察途中乱丢果皮、饮料瓶;为了凸显自己小组活动成果,有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搞不正当竞争;有的学生为顺利开展小课题研究或者刻意追求活动成果,置乡规民约和社会公德于脑外,采取不妥方式,造成不良影响。

【经典语录】把活的东西弄死,太嫌残忍,增长儿童残酷的心理,这点很紧要。我们须知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柄锋利的刀,刀可以杀人,也可切菜。科学是要谋大众幸福,解除大众苦痛。我们教小孩子科学,不要叫小孩子做少数富人的奴隶,要做大众的天使。不是徒供少数人的利用和享受,当使社会普遍的民众多受其实惠。应当用科学养生,不当用科学来杀生。这是提倡科学教育最紧要的一点。

【我的思考】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内涵是丰富的,包括多资源开发、多学科整合、多活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价值追求。此处的“综合”是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不仅仅体现在课程性质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支持资源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上,也应充分体现在育人效应的综合上。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引的忽视或缺失的表现,与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为了搞科学研究而荼毒生命之举在性质上同属一类,是对课程教学价值观的窄化和矮化。陶行知先生在倡导科学教育时没有忽略生命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渗透,而是将其作为了“最紧要的一点”,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也绝对不能忽视价值观的导引。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既不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训练学生技能,也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探究,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生活,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达成对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理解,最终提升其生命质量,促进其生命成长。

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学者H·阿尔文曾经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我认为,当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应从陶行知先生《儿童科学教育》中获取方向、获取动力、获取灵感。

《儿童科学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儿童科学教育进行的演讲,当时尚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说,彭老师在阅读中发现该文献对当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富有指导意义,他结合原文阅读,将其内涵精髓概括为“玩把戏说”“生活博物说”“多方借力说”“价值导引说”四点,然后针对每一点摆出现实困惑、联系经典语录、提出思考建议,针对特定现实从新的视角对陶先生这一经典文献进行了富有专业性的创新解读。这一范例充分体现了“以旧翻新”的专业阅读思维方法。

教师专业阅读的“以旧翻新”,可以是在新动态新背景之下从旧素材生发的新观点、新思维,也可以是围绕新角度、新视界对旧素材做出的新解读,形式不拘一格,以此对一些故旧、传统元素赋予新内涵。这种“翻新”应该有更严肃的态度、更严谨的思考,而绝不可满足于一时之兴、一己之见的自圆其说,更不应该是那种哗众取宠、迎合时势、博得眼球的包装式的“观点出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