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述基础之上,我们再来提出“专业阅读作品分类框架”。在这个分类框架中,专业阅读作品主要分为四种主导形态,即以感性阅读为主的叙事抒怀主导形态、以知性阅读为主的案例分析主导形态、以理性阅读为主的原理探究主导形态、以灵性阅读为主的哲理参悟主导形态。
(续表)
以上几种形态的作品,与“四性阅读”相对应,同样可以并存、存在一定的并列关系,但总体上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递进式、阶梯式。上述几种主导形态之间,也同样存在必然的过渡状态。
判断一部作品的主导形态,需要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题目,题目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主导倾向。
二看目录,目录能够直接反映出一部作品的主体内容、板块组成、结构框架。如果是具体篇目的话则重点看段落层次与子标题,这样可以较快判断出一部作品的整体骨架及其特点。
三看内容,通过对具体内容的阅读考察进一步判断作品主导形态。哪怕翻阅其中的部分章节也会初步有所判断。
以上三者缺一不可,“三看”之后,可以做出综合判断。
越是经典、越是精品,其主导形态特征往往更鲜明、更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框架只是一个相对划分,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些作品可能处于二者过渡形态。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具体条目基本是先列举现象或实例,然后重点展开剖析,总体看更接近“案例分析——原理探究”过渡形态。
有的作品可能同时体现两种形态。如万玮《班主任兵法》,上编“实践篇”主要讲述一些生动曲折的教育故事,基本属于叙事抒怀主导形态;下编“理论篇”则逐条探究相应兵法与班主任工作的矛盾关系,比较接近原理探究主导形态。
有的作品形态可能趋于多元不一。当下的某些文集、汇编类作品,因为选收作品的主题、体裁、题材等不一,更可能趋于多元不一的多种形态,很难从整体上判断其主导形态。
对文体体式界定不明、存在多形态交叉的作品,在此并未简单、笼统地罗列其中。
比如,通常所说“散文”,其实形态诸多:叙事散文、报告文学可以说是接近叙事抒怀主导形态;古今中外散文的很多篇章还表现为一些政论杂论、科普小品,议论性散文则相对接近原理探究主导形态;一些优秀的哲理散文更较接近哲理参悟主导形态。所以,很难确定“散文”作品的整体归位。
再如诗歌,呈现形态也是多元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具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结构明晰之特点,基本可以归位于叙事抒怀主导形态;一些具有明显艺术留白的古典诗歌,如《诗经》中的诸多篇目,其归位比较接近于案例分析主导形态;一些经典性的哲理诗歌,则可向哲理参悟主导形态靠拢。更多的诗歌作品,实际情形还要复杂,对其作品的意象理解、意境分析、意蕴体悟等涉及诸多元素,因此也不宜大面上将其简单归位于哪一形态。凡此种种,还要具体分析。
我们首先要学会对所读作品的基本形态有所判断。有了这种判断,更可对其阅读尺度有所把握。学习和学会这种判断,久而久之,对提高个人阅读书目选取能力、个人书库建设品位等都是有帮助的。
与此同时,对相同或相近形态作品的阅读选择,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内在构成的客观差异。
例如,原理探究主导形态作品,整体上都是以系统的理性分析为支架,重心在于理论建构与反思,但是,这类作品中,既有基于、融合众多案例与丰富教育情境的理论作品,也有案例支撑与情境复现较少、抽象阐述居多的作品,还有基本超脱了案例支撑与教育情境的高度思辨、相当抽象的理论概括与总结。
如河合隼雄《孩子的宇宙》、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维果茨基《思维和言语》三部作品,都是进行儿童研究的,都可界定为原理探究主导形态,但具体风格却有差异:
《孩子的宇宙》每一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其中都有案例、情境的融入,有比较详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基本属于笔者刚才说的第一种类型。
《儿童的人格教育》十四个章节中,为了集中阐述的需要,穿插描述了一些相应的情境、案例,但描述都比较简单,全书正文之后附录了5个案例及其评论,整体看,基本属于笔者刚才说的第二种类型。
《思维和言语》七个章节,对儿童发展中的思维与言语的矛盾关系进行了阐释,内容涉及维果茨基有关现代心理学诸多高难度问题的研究,表述的抽象性、思辨性、理论性相当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比较,我们略可感知到,对这三种类型的作品,在中小学教师中间,读者数量基本呈现递减之态,这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阅读力等都有关联。(www.daowen.com)
这种差异,对类似经典来说,并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之所以要明确其差异所在,主要目的在于从中明确哪种类型的经典更适合自身当前的阅读与研究需要。
其二,要区分具体作品的质性之别。
在同一形态或相近形态作品的阅读选择中,更需要注意的是,是对其质量的高下优劣有所区分。
比如,在叙事抒怀主导形态作品中,不乏诸多“不靠谱的心灵鸡汤”。教育界的“心灵鸡汤”大多比较煽情,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甚至喜欢用一些文学性、含义不清的语言描绘教育规律,可谓“穿着糖衣的慢性毒药”。中国教科院储朝晖研究员在《人民教育》撰文《向非专业方式改进教育说“不”》,认为“化解教育雾霾的关键在于每个人提高明辨意识”,认清“心灵鸡汤”的真面目,并对“心灵鸡汤”的主要特征做出以下界定:
一是认为自己所说的是普遍适合的,没有明确界定的概念、对象、问题、时间、人物、事件。
二是缺乏逻辑,经不起实证和推敲,尽管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很快就能识破其迷雾,但不少人不会使用科学方法去分析,从而导致自己一迷到底。
三是意念先于事实,或者只有意念,没有事实。
四是其意图是想敷衍、麻痹,而不是求真正解决问题。在心灵雾霾的笼罩下,教育就不能改进。[24]
一些教师撰写的叙事并不完全真实,有的进行了有意加工,有的则根本没有实践,而是单纯地造假臆想,却忽悠了很多人。凡此种种,讲述者往往利用所谓的写作技巧,将一个问题停留在他们想要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往往会引导读者把思考停留在单一视角、浅显维度。久而久之,读者认识问题的深度、广度和独立判断力就可能受限。
再如,教学实录、课例本应最大程度接近甚至完全切合真实的教学场景,但是,缘于各种原因,很多见诸报刊的实录、课例,包括不少名师的相应作品,大多也只是尽可能还原、记录真实的教学过程,很大程度还带有一些理想描述,有的实录、课例还可能有一些明显的预设、预演成分。尽管如此,这些实录、课例和前面所谈到的 “心灵鸡汤”式的伪叙事还不能画等号,仍有其学习参考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正视其存在的“重构性”,既能针对其具体描述想象特定的教学现场,把握执教人的教学内容、流程与思路,又要跳出具体情境,从学理角度审视相应实录或课例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以及其中的得失利弊,尤其是对一些存在明显预演或者想象虚拟、超越学生实际表达能力的环节,更应保留必要的批判与审视。
与此同时,同样是案例、课例,有的可能已经为多数人认同、在理念思想上有较为明确的引领性,有的则可能存在明显争议、在某些思想认识上带来不少冲击力,有的则可能因为流于粗糙浅薄的个体经验而为人诟病,凡此种种,也是在阅读选择时需要注意的。
又如,一些教育理论作品枯燥无味、文笔艰涩,一些冠以专题研究的理论作品貌似高深,实则整体逻辑体系并不严整、表述佶屈聱牙、内容堆砌重复,加之疏于调研、论证,贴近一线教师的实例、情境支撑较少,更有闭门造车之嫌,如此等等,类似作品自然鲜有读者。
另如,同样是外国经典、名著,往往存在多种版本,其中,有的译著整体翻译水平不高,与作品原生内涵存在较大距离,还可能脱离我们的话语语境。这种情况下也要有所辨别,尽可能优选版本,或者通过多版本信息比对做到心中有数。对存在多种版本的同一作品的阅读,都要注意针对相应版本的特点、差异而有所辨别、有所选择。
其三,要避免近同形态的单一重复。
针对一些区域、学校、团体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读书征文评选活动,有学者指出教师的理论阅读不够、理论修养欠缺,大多教师比较倾向于叙事类教育书籍的阅读,以至于阅读结构分布失衡。
还有研究者指出,学校在教师阅读方面选择推荐过于单一,选择类似《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这样的文本,仅仅提供给教师立竿见影解决实际问题的窍门、策略,反映了学校在办学和师训中的焦灼心态。所以,在原有阅读基础之上进一步导入理性阅读,对阅读者来说有其必要。
以上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教师的阅读作品选择——存在近同形态的单一重复现象,而且突出表现为认知层级相对较低的叙事主导形态的单一重复。近同形态的作品,阅读选择过浅、过度、过剩,势必影响教师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在阅读作品的选择上必须注意把握几个基本要点:
▲无论哪种形态的作品,都要将更具代表性、更为经典的范本作为首选。
▲要根据作品形态之别及其具体差异,结合自身学习和发展之需做出选择。
▲次品、劣品尤须警惕,如果购买或阅读到类似作品,当作批判思考的对照倒也未尝不可。
▲阅读选择要注意多形态搭配,注意层级递进,避免单一固化。
此外,对当下卖点高、人气旺的作品,也要有所判断:名气和学问有时未必能够画等号,畅销的未必是最好的,毕竟阅读不是读其名气而是读其名堂。有的名人、名师把出书速度和数量当成水准攀升的标志,加之图书出版方利用大众对名人、名师的崇拜心理,基于市场目的进行多种形式的助推,难免造成质量的参差不齐。这种现象的背后,在一些学界前辈看来有悖教研规律,不免助长了浮躁虚夸的学术风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