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阅读”之“阅读”

“教师专业阅读”之“阅读”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说一下“教师专业阅读”之“阅读”。“教师专业阅读”既有一般意义的阅读属性,也有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些矛盾关系。所以,教师专业阅读在相当程度仍然应以“纸读”为主,“屏读”为辅。“共读”有助教师呈现、展示自我阅读思考,有助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思维碰撞,有助教师从中深化理解,所以,教师专业阅读不应抱守自读窠臼而拒绝必要之“共读”。“专业阅读”面孔再“专”,过程再苦,最终也要落脚于此。

“教师专业阅读”之“阅读”

最后说一下“教师专业阅读”之“阅读”。

通常认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通过视觉材料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教师专业阅读”既有一般意义的阅读属性,也有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些矛盾关系。在此简要谈三点。

首先聊聊“纸读”和“屏读”之于“教师专业阅读”的矛盾关系。

就阅读习惯和阅读媒介而言,阅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纸质阅读,重点是正式出版的书籍报刊,此类简称“纸读”;一种是以电脑手机等为平台载体的网络阅读、电子文本阅读,诸如博客、微信等都在这一范畴,推而广之还可包括视频阅读(观看学习)等多元形式,此类简称“屏读”。

“纸读”优点众所周知无须赘言,“屏读”除了比较经济简便之外,也不乏一些时效性较强、对教育教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信息。所以,只认同“纸读”而拒“屏读”于千里之外,不免会导致我们与时代的隔膜。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适当的“屏读”,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和调剂。

与此同时,我们对“屏读”的局限性也应有所认识。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认为“纸读”如同“蒸馏水蒸馏后所沉淀的核心质”,报刊信息可能还是“一锅正在煮着的水”,而网络、电视、电台的东西则如“一锅水蒸发出来的蒸汽,需要经过时代的经验和考验才能沉淀出来”。徐教授指出,在电子阅读、影像阅读等“屏读”越来越强势的情况下,它们只能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反之,如果大脑受到的视觉刺激过度,难免会降低思考的含量和智力水平。

美国学者艾伦·雅各布斯在其《阅读的乐趣》中也谈过一种现象,即很多读者不知道“自己在阅读时的注意力、谨慎程度和洞察力是否符合要求”,对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同时存在的刺激物的沉溺,“使得他们无法专注于一件事物上,因此也就没有能力阅读那些大部头著作”。这种感觉在青少年中存在,在四十多岁甚至年龄更大的中老年人中也存在:“他们中很多人说,他们以前是会读书的,不过,因为习惯了在线阅读,由此带来的——或者说要求的——短暂集中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再也无法静下心坐下来看完一本书了。他们坐立不安,时不时地看看手机,查查有没有新邮件,或者更新微博。”[8]

很多人认为“纸读”有助深阅读,“屏读”容易导向浅阅读,在笔者看来,阅读载体和阅读深浅度之间并不具有根本的决定关系,影响和决定阅读理解深浅把握的根本,恐怕不在于阅读载体本身是“纸”还是“屏”,更取决于阅读主体本身的阅读取向、目标定位书目选择、自我认知能力与思维方法、奉行贯彻的“阅读之道”等要素。“纸读”“屏读”作为阅读形态与介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教育和文学经典可以出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上,而言情小说、娱乐八卦也可通过纸质书刊传播。之所以大家普遍感觉“纸读”有助深阅读,“屏读”容易导向浅阅读,其中原因更在于人们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一个问题,即“纸读”与“屏读”对阅读主体可能造成最大的影响,还在于思考方式的走向之上:前者更利于保证阅读的完整和递进程度,后者则不具有这方面优势,甚至会渐进损害阅读思考的集中性、专注力。

所以,教师专业阅读在相当程度仍然应以“纸读”为主,“屏读”为辅。此外,还有已然流行的移动听书等“听读”形式,也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

其次,说说“自读”和“共读”之于“教师专业阅读”的矛盾关系。

所谓“自读”,就是单一阅读主体的自我阅读,“共读”则是侧重阅读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分享。(www.daowen.com)

“自读”利于保持自主性、独立性,利于结合自我实际加以选择安排,利于静心思考,弊端在于可能会走向散漫随意,孤立的“自读”因为缺少与他人、外围的互动,也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自闭自满。日本学者大岩俊之在其主持的读书会上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不向他人讲述的前提下读书,与要向他人讲述的前提下去读,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结果大多数人回答:“以向他人讲述为前提去阅读,更容易读进去。”因为一边读一边心里会想着“到时候要给别人说书中的内容”,阅读目标更容易确定下来。“不向他人讲述的前提下读书”实际就是“自读”,“向他人讲述的前提下去读”则主要指向“共读”。

常言道:“如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苹果;如果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那么我们得到的就不只是一个思想。”“共读”有助教师呈现、展示自我阅读思考,有助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思维碰撞,有助教师从中深化理解,所以,教师专业阅读不应抱守自读窠臼而拒绝必要之“共读”。

当然,教师专业阅读也不能过度迷信盲从“共读”,尤其是一些推动“共读”的载体平台,存在不讲差异、形式单一、交流过频、要求偏高等弊端,一味把目光盯在无节制的“共读”活动上,恐不利于个体的独立选择、专注思考、沉淀积累,也可能会无所适从或者一味盲从以至失去自我。“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那么我们得到的就不只是一个思想。”道理如此,但还要有一个前提:作为独立个体的“你”“我”要拿出真正的“苹果”“思想”。进言之,“你”“我”拿出的纵然都是“苹果”“思想”,但分量又有几何?因此,不建立在沉浸、深入的静养式“自读”前提之下的“共读”,是很难保证质量的,更可能形式大于内涵。

所以,教师专业阅读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觉与坚持,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外在支持和平台搭建,发挥群体优势,在“共读”中体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基本策略,通过调动群体资源力量,建设阅读共同体,以此引领、促进教师在共同体之下进行有效的自读跟读、交流互动。无论“自读”还是“共读”都大有学问,涉及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与细节,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在教师阅读研修中发挥更积极的效用。

再次,谈谈“内驱阅读”和“外驱阅读”之于“教师专业阅读”的矛盾关系。

从“阅读”的一般概念看,最终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还重在获得审美体验,通俗点说,就是通过阅读使人感到精神的愉悦。“专业阅读”面孔再“专”,过程再苦,最终也要落脚于此。精神的愉悦与超越,其实更通向阅读主体的心理因素、心灵世界,指向阅读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兴致趣味的培育。

所谓“内驱阅读”,就是主要基于自我内在动力与兴趣爱好而进行的阅读。所谓“外驱阅读”,就是主要基于特定任务需求包括一定的功利驱动而进行的阅读。毫无疑问,前者是更为理想的阅读范式

专业阅读自然是需要耗费脑力的,很多情况下还有较大难度。从理想状态来说,我们当然希望主要以来自教师自我强健的内驱力来支撑专业阅读,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与这种期待尚有距离。所以,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把专业阅读当成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在一个阶段之内靠着一定的外驱力、一定的任务驱动来策动教师逐渐走上专业阅读之路,又可谓现实之需。当有了一定基础和铺垫之后,那种原本源自外力乃至功利驱动的专业阅读,也会对老师们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之用,也会促进专业能力的潜滋暗长。久而久之,作为阅读主体的阅读动力就可能发生转化,由先前的“外驱主导”渐进转变为“内驱主导”。对此,很多走向专业阅读之路的优秀教师是有所体味的。

有人认为,因为很多中小学教师在职前没有培育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希望教师走向“内驱阅读”几无可能。这种认识有其道理,但不免将职前阅读对教师发展的影响绝对化了。其实,教师专业阅读习惯兴趣的培植强化,除了受到职前阅读素养的影响之外,和入职之后的引导、培养、激励更是分不开的,而且这种介入,如果能够早些开发并做出合理规划、恰当选择,即使原本不爱、不善阅读的教师,也可能从起先排斥阅读、对阅读忽略不计的茧缚中破茧而出,感受专业阅读及其学习研究的兴味。反之,一位教师入职之初即使具有较好的职前阅读素养,如若将其长期置身于一个不重视教师成长、不知专业阅读为何物的文化环境,他的优势和潜质也很可能会被逐渐消磨,以致最终“泯然众人”。对于思维已然定势、满足四平八稳、滋生职业倦怠的相应教师来说,期望以骤然升温的外驱“鞭策”——使之迅速走上专业阅读之路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当然,也确有个别人士,缘于某些人事、经历、机缘的触动,加之自我悟性相对较高,可能会在这种不利的环境背景下开启自我唤醒,实现个体突围,踏上专业阅读之旅。此外,不管怎样的背景情势,也总会有一些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难以养成阅读习惯,专业阅读之兴趣动力更无从谈起。所以,“外驱阅读”的推动有其重要作用,但不可一刀切,还要讲求方法策略,具体到各方面存在差异的教师个体,也终究强求不得。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阅读”不同于教师作为自然人所进行的随心随性、自主自动的阅读,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群体而言,它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外驱策动,而另一方面它最终还须浸入主体内心世界而生发作用。也就是说,它离不开甚至需要起步于“外驱阅读”,但终极指向是以此促成教师本我的“内驱阅读”。唯其如此,专业阅读之路才会行进得更为持续、久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