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阅读”之“教师”

“教师专业阅读”之“教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说“教师专业阅读”之“教师”。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师”的解释只有两个字——“教员”,即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实际上,当下所谈“教师”及其“专业阅读”,交织包含了三个视角:一是承担一线教书育人工作。二是属于教师编制的各级官属教研部门。那么,不同主导视角的教师在其“阅读”及“专业阅读”方面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教师专业阅读”之“教师”

先说“教师专业阅读”之“教师”。

“教师”一词一般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我们通常所说“教师”当然属于后者。

《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师”的解释只有两个字——“教员”,即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实际上,当下所谈“教师”及其“专业阅读”,交织包含了三个视角:

一是承担一线教书育人工作。相对侧重教育教学实践的人员,可以说“实践者主导视角”的教师。

二是属于教师编制的各级官属教研部门。相对侧重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科研人员,可以说是“研究者主导视角”的教师。当然,就“研究”来说,中小学领域那种纯学术方式的研究较少,即使县区以上教科研机构,主要任务也未必是理论研究,也需要直面和扎根中小学校课堂生活与教育实践。

三是更为侧重教育管理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可以说是“管理者主导视角”的教师。

中小学领域上述人员虽然在大范畴同样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但具体工作重心还是有差别的,上述视角是可以成立的。当然,这里主导视角的划分是相对而论的:直面学生的实践者也需要做研究、抓管理;研究者本身从事的研究对其来说也是一种实践,也需要一种管理;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就是他们的实践,同时也需要研究。很多人可能不止一种角色,存在双重或多重交错的可能,但其主导视角、主要职责还是比较明确的。

那么,不同主导视角的教师在其“阅读”及“专业阅读”方面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请看以下三个来自不同侧面的典型素材

首先是特级教师、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李红梅老师的阅读经历与体悟。

感谢成长,感谢有你

1990年,我离开求学四年的吉林省长春市,来到滨海城市烟台。这里有宁静的自然山水,有厚重的人文底蕴,在经历了初登讲台的紧张慌乱后,我逐渐适应了教学工作,也日渐喜欢这里安稳平和的生活,虽然教学上也有感悟,也不乏困惑,但都被忽略掉了,日子在平静中慢慢滑过。

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我在区里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讲授观摩课,效果还好。评课时一位老教师对我说,你的课讲得不错,你还年轻,要多看点书,写点东西,要争取更好的发展。这位语文前辈恳切的声音和期待的眼神给我平静满足的生活增添了压力,也给了我心理暗示,此后我开始留意一些教育教学杂志,业余时间流连在阅览室和书店。我捧起了《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纸杂志,走近教育大家于漪、魏书生、钱梦龙,领略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聆听“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的铮铮告诫。

我沉浸在名家的、同行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提炼和经验的分析里,渐渐发现那些文字里也有我没有捕捉住的、未曾表达出的想法或感受,我试着拿起了笔,接连在《中学生阅读》《中学语文园地》上发表了两篇不长的文章,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化作了我钻研语文教学的动力。我开始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和环节,及时反思成败得失:渴望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我撰写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上一堂有味儿的语文课》;为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撰写了《让我们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让学生主动伸展读书的触角》;为配合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我撰写了《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构建和谐高效语文课堂》等文章。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案例、读书随笔评选,先后多次获奖。

可是,由于自己阅读的有限,对教育理论把握的肤浅,在将第一手经验和想法整理成文的时候,表达起来时常捉襟见肘,进而一次次迫不及待地找书读,此时,读书已成为我教育生命的一种需要了。

我读教育教学书刊,也读文学自然科学书籍。一部《红楼梦》常年放在床头,第一时间看《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网购西德尼·谢尔顿的全套推理作品,和同事们传看《沧浪之水》《狼图腾》等小说,借阅《当代》《十月》《译林》《世界文学》等大型杂志,和学生一起读《哈利·波特》,读韩寒、郭敬明,空闲时间也读《读者》《青年文摘》等相对轻松的杂志。

余秋雨曾说:“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学校阅览室及时购进大量教育书刊,当一本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书展开在手的时候,不免心跳加速。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引领我们思考“今天怎样做教师”;彭兴顺的《做卓越的教师》,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缩小与卓越教师之间的差距”;朱永新的《走进最理想的教育》,呼唤“做一个理想的教师”;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教育图景……

加入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团队以后,我更不缺乏真正意义的“畏友”:滨州北镇中学语文老师史建筑,首届齐鲁名师,他每天坚持阅读三千字,且笔耕不辍,仅20天的美国行,就写出八万字教育考察报告临淄金茵小学语文教师常丽华,不但自己博览群书,还积极开展“童心悦读”活动,通过“晨诵、午读、暮省”,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在她引导下,孩子们小学五年要读五百本书,在阅读中“完成了从毛毛虫到美丽彩蝶的成长”。

……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时觉得自己读书比别的学科老师多,比学生多,忙碌疲惫的时候也想放松自己。通过读好书,与 “畏友”交流,我意识到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不用说以多高的素质站在学生的面前,就是和自己的昨天前天比,也要有所进步,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对得起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待;而我们的教育生命有了书籍的滋养,才会目光深邃长远,拥有独立的、自由的精神领地,从而轻松地引领学生在精神的丛林里放歌。

再来看2005年度《中国教育报》十大推动读书人物、烟台市教科院管锡基副院长的阅读经历与体悟。

三本书让我的2005很光亮[2]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我这样写道:今年的心情好像不比往年,唯有你我的几次见面和你我共同看重的读书给我郁闷的2005留下一抹温暖的光亮!因此我愿意借助三本书的阅读收获来回顾自己2005年的阅读实践。

《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具有较强可读性的教育著作,这不仅因为书中介绍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而且“写作风格是对话式的、友好的”。作者林达·费奥斯坦和帕特里夏·费尔普斯是来自美国两所州立大学的教育学博士,他们基于选择职业的标准、家庭社会挑战对学生的现实影响、学校的多样性、哲学流派和民族历史对教育影响的梳理与分析,引导教师在课堂环境营造、课程设计与实施、计算机技术运用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教学选择。本书特别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对于一个优秀教师的意义。在作者看来,“成为教师是人生的一次旅途,而不是目的地,在这个路途中,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在最后一篇关于职业问题和政治现实的论述中,作者特别指出了教育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教师澄清个人价值、道德和信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应对学校里出现的潜在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这对于正在强调建立平等、尊重、关爱新型师生关系的我们而言,其借鉴价值不言而喻。

《守望教育》的作者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刘铁芳教授。这本书之所以感动我,不是因为作者和我相近的早期生活经验、年龄乃至工作性质,而是共同拥有的“人间情怀”:“在关注社会与时代的进步与繁荣的同时也关注普通个体的凡常的存在,关注时光流转中那些暗淡依然的目光。”书中的几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进一步激荡着我的思考: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是唯一一篇不再以俯视的姿态来关注乡村教育的文章,作者基于个人经验阐述了乡村教育弥足珍贵的独特价值,那就是“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顺着这样的逻辑,在《走向“人对人的理解”》一文中,作者在揭示传统德育“把教育者自身设定为完整的人格,而把受教育者视为被改造的对象”垢疾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具有同等价值与尊严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从而使道德教育走向“人对人的理解”。

《教育:思想与对话》本着“学术人志业的理想与宽容精神”试图承担起“为教育需要理想而进行无畏的思想辩护和审慎的思想言说”的神圣责任。对于本书和它的编辑者而言,这个任务显然艰巨繁难,但“它的道路通向希望”,而且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希望。其中,著名社会学者任不寐的《中国大学精神批判》和台北市立师范学院但昭伟教授的《多元价值社会与教师道德枷锁的解除》为我解除了诸多迷惑。《中国大学精神批判》认为蔡元培鲁迅所倡导的美感教育思想、袁世凯和杜亚泉尝试的用人伦取代宗教的思想、陈独秀与胡适以政治取代宗教的思想、严复和邹容的唯政治论思想是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四次迷路,提出了均衡理性和信仰是我们思想转型的第五条新路,这样的概括虽有时空的交叠和观点的蕴藏,但还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望近代教育思想的窗口。《多元价值社会与教师道德枷锁的解除》在痛陈道德超高性标准负面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不能把传统儒家道德的超高性标准作为教师日常生活的行动及思维准则,这对于那些盲目抬高师德水准的改革而言不失为一剂良药。

我的阅读动力首先基于专业的需求,作为一名处在理论和实践双重逼迫之中的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永不停滞的教育教学改革,每天都要面对有着强烈发展渴求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每天都要面对有着巨大差异和无限发展可能的中小学生,如果自身没有终身学习的欲求和能力,那就没有能力去引领这样的改革,也就没有能力去满足这样的渴求,更没有能力去指导这些发展过程中的孩子。那么唯一能做的还有什么呢?一个字,“混”而已,依靠越来越老的资历,凭借越来越多的经验,当然还有越来越圆滑的头脑和嘴巴,去等待自己或者落寞或者快乐的退休生活的最终到来。这样的日子就好像一条可以看得到终点的百米跑道,这样的生活是既可怜又可怕的。正是在这样的逼迫下,我尽可能多地阅读专业的著作。在出差的路上,在每天从家庭到单位嘈杂而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在送儿子上学后提前到单位的四十分钟里,在晚上睡眠之前,我都有机会读上一段自己喜欢的书。(www.daowen.com)

正如王小波所言,“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一间斗室、一熹摇曳的烛光或是一盏暖黄的台灯、一杯香茗,当然还有一本书,这是古今读书人为自己营造的最基本的读书环境,而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有读书的愿望和要求,其余一切已是奢侈。

因为阅读,我的2005很光亮!

再请看2012年度《中国教育报》十大推动读书人物、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常生龙局长的阅读经历与体悟。

阅读,使管理者更理解教育[3]

在十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每当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百般实践不得入其门的时候,阅读总能让自己豁然开朗,书籍总能为自己点亮一盏灯,照亮前行的方向。阅读让我在厘清教育职责、注重顶层设计、明晰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获益匪浅。

家长、学校校长、教育局局长都承担着教育管理之责,但很显然各自的管理责任是不相同的。能否清晰地界定各自的职责,决定着教育的成效。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自己的责任,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忙得不亦乐乎,因为职责不明相互抱怨的情况屡屡发生。

德国汉堡大学教育学教授韦尔纳·劳夫通过《理解教育》一书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养育幼儿,让他们不仅具有生存能力,而且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地、有能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从受孕的那一时刻开始,孩子就开始接受父母的教育,直到他出生并走向社会。在孩子成长的整个阶段,父母都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快乐来陪伴孩子。孩子的德行、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父母的基本责任。

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学校,绝不能取代父母的教育,当然也无法承担父母的教育责任。学校是孩子教育的第二责任人,一个孩子要融入社会,一定要学习和掌握社会运行的法则和相关的符号系统,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呢?一是在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时,执行自己的监督职能,要求他们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教育,督促父母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责任。

当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界限不清、职责不明造成的。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缺少经验和培训,要么将孩子送给老人抚养,要么交给寄宿制学校托管,将本该自己承担的教育职责拱手相让。学校和教师承担了很多父母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工作职能,花费了很大的力气,还常遭人诟病。教育行政部门既没有尽到监督之责,也没能在父母的教育方面形成特色。

阅读,帮助我们加深对教育的理解,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界限清楚、职责明确了,工作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常常需要做出决策。在通常情况下,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常常无法得到全局性的资料和信息,总是从局部出发,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践探究、形成结论、验证猜想。通过对局部的探索和研究,分析一个教育政策或者实践项目在更大范围推进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教育决策。一个在局部有效的政策和项目,在更大的范围里可能会低效甚至无效,这对决策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告诉我们,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式将受到极大的挑战。除了原本的因果关系思维外,相关关系的思维方式将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决策。当我们拥有了全局性大量的数据样本之后,就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出判断。最近几年,有一个词汇在教育领域也非常热,那就是“顶层设计”,教育管理者也应跳出局部环境的束缚和影响,统揽全局进行思维和决策。大数据为此提供了可能。

2013年,被一些专家称之为大数据元年,它将对教育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

首先,教育的内容要革新。因大数据而导致的探究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要融入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领域中来。其次,教育的方式要革新。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使我们有可能更加清晰地把握管理和教学的重点,减少“跟着感觉走”的现象。第三,学习路径会发生变化。过去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需要认识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但在今天,可能通过数据分析师就能帮你实现梦想。

大数据为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开拓了一片全新的视野和领域,也为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接受挑战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在阅读中认识大数据对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让其成为自己教育管理的好帮手。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告诉我们,要改变一所学校的面貌,需要从学校内部的变革开始,并且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在这3年中,有3件事情很重要:一是要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打开教室的门,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开设公开课,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相互之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每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公开评论,让每位老师也自觉地产生“下次公开课我来上”的愿望。二是在学校机构和组织的简化上做文章,给教师省出足够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工作。三是举办专题展示活动,既展示教师研究的成果,又促进教师教学再上新台阶。

前些年,我在一所高中担任校长期间,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管理学校的。不过两年的时间,学校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长足进步。当时自己只是下意识地在做,后来从佐藤学先生的大作中,才明白这样做是有内在道理的。我为此写了一篇题为《改变一所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的教师书房专栏。

坚持不懈地阅读,可以让教育管理者不断反思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不断反思所选择的实践之路是否正确,以便顺利前行。

对以上三个典型案例,我们可做出如下梳理——

对三个样例的梳理可以说明:不同主导视角下的教师专业阅读之间既有相对明确的指向,又存在互相交融的一面。

为什么我要如此咬文嚼字地去对此有所厘清呢?

因为在教师专业阅读的解读和推动中,既要看到共性的价值取向,还要避免立场单一之下的视角混同、一厢情愿取向。由此,我们来审视一种现象:为什么有些教研科研部门人员的推荐书目未必适合一线教师,有些校长向老师们推荐阅读的书目也未必受老师欢迎,而有些一线教师钟情的作品到了学校校长或者教科研人员那里也未必有什么感觉,凡此种种,原因并不能笼统归结于哪一作品好还是不好,因为相应推介初衷虽好,却可能多属一己之好,并不切合相应教师的实际需求。

即使面对同一作品,基于不同主导视角或者同一主导视角之下处于不同年龄段、发展段、专业岗位的阅读主体,在阅读取向、要求上也应有所差异。例如,同样身处教学一线,为什么有些到了一定层次的名师给年轻教师的推荐书目却未必合其胃口,大家反应不一,原因耐人寻味。再如,一些区域、学校推行的教师阅读活动,缺乏有梯度的区划引导,往往推出几本书,不分老幼一起读,呼呼隆隆一阵风,收效可想而知。

凡此种种,告诉我们:笼统粗放地谈中小学“教师专业阅读”虽然在大面上可能会获得一些认识,但其针对意义还远远不够。所以,在此先要明确一点,我们所要探讨的主要是实践者主导视角的教师专业阅读,也就是聚焦通常所说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专业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