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第二节 并非凭空而来:关于专业阅读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并非凭空而来:关于专业阅读的历史考察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关于教师阅读的文论,应该说并不少见,但泛泛而论居多,真正指向“教师专业阅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相应的实践与探索则更有限。这是国内较早提出教师专业阅读的代表。通过以上考察梳理不难看出,只有正确理解、把握中小学教师职业活动特点及其发展需求,把学习、研究看作教育实践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方式,才能对教师专业阅读形成科学的认识与建构。

第二节 并非凭空而来:关于专业阅读的历史考察

“专业化”是近年中小学教师发展提出的目标取向,而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阅读作为职后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作用日益凸显,伴随教师专业化和全民阅读的推进,“让阅读伴随教师成长”成了一种强烈呼唤和积极倡导。在这种热潮的背后,与教师专业化本身相应,归于其下位系统的“专业(化)阅读”,还缺少审视与建构,针对“教师阅读”与“教师专业化”矛盾关系的把握尚显不足。

我国最近施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能力”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中小学教师要“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既然是纳入教师“专业行动”的“阅读”,它和一般意义的“阅读”是有差别的。把教师作为自然人的自主、随意阅读与其身处专业岗位的阅读等量齐观、混为一谈,恐怕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科学解答。

纵观关于教师阅读的文论,应该说并不少见,但泛泛而论居多,真正指向“教师专业阅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相应的实践与探索则更有限。下面,我们对此做一下简要的考察与梳理。

国外对此做出关注、探讨的典型,莫过于苏联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虽然苏霍姆林斯基所处时代尚未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但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却比较丰富地隐含、渗透、体现了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阅读的思想主张散见于《给教师的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一些脍炙人口的语句早已成为大家引经据典的首选,诸如: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1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3]

——《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不深刻了解他所教的基础知识所属的那门科学,就谈不上教育素养。然而如何才能使每位教师不仅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了解本学科的渊源呢?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4]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经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5]

——《帕夫雷什中学》

……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身体力行推动教师阅读,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反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阅读思想,可归结为以下要点:

教师要对读书有浓厚兴趣,要博览群书、善于钻研,养成思考习惯。

教师的阅读生活,不应局限于教育上的兴趣和教育教学技巧的获取,还应该是多方面的,例如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兴趣等。

教师要把自身的阅读和对儿童精神心理世界的分析观察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读书的兴趣靠领导指示和行政命令来推动是不行的,更需要创设和搭建平台,譬如“集体思考、集体讨论、座谈、生动活泼的争论和钻研精神”。(www.daowen.com)

推动教师阅读和推动学生阅读必须一致,这样才能达成师生精神上的一致,教师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创造性开展工作。

如此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阅读思想十分宝贵,现实意义很强,至今仍富有指导性和借鉴性。

美国当代教育学者瓦赫特、卡哈特在其所著《教师时间管理策略》第19条中明确提出“保持专业阅读”的要求并简明提出一些相应建议[6],例如:

与同事合作分享所教学科有关书籍报刊的阅读体验(最有价值的三条);

专业书籍不必买来即迅速看完,可存放起来在需要时查询,再慢慢思考;

新杂志到手以最快的速度挑出最有趣的文章读;

确定一个专门的时间用来专业阅读。

从国内情况看,对教师阅读问题的关注最早可上溯到民国时期。

20世纪30年代,教育学者吴俊升、王西征所著《教育概论》第12章第3节“教员的进修”中明确提出“有系统地阅读书报”是教师进修的重要途径,并提出相关意见。例如:做到随读随记、便于应用;做到广博阅读,教育学术、教材教法与科学常识社会问题类兼顾;注重联络同事交流心得,如此更为有效。

魏书生1993年成书、后来多次修订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则明确提出“专业阅读,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尤其强调新任班主任应该读几本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由此弥补经验之不足,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这是国内较早提出教师专业阅读的代表。

21世纪以来,在“教师专业阅读”领域影响较大的是全民阅读推动者朱永新教授,他在《拯救教师的阅读》中对教师阅读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感叹“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职业群体,有许多人也放弃了阅读,不少教师只靠几本教参在课堂上打拼”,并以敏锐的眼光指出:“假如我们来看一下喜欢阅读的教师,就会发现,在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当中,真正走向专业阅读的教师的比例非常少。”[7]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提出要加强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倡导解决问题的阅读,以此改善教师阅读,在广大学校、教师中间产生了广泛影响。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者还开展了针对名师名家阅读的调查研究或专题访谈,采集其个人阅读史、推荐书目等,以此探讨阅读对名师成长的作用,从这一特定侧面揭示名师成长的内在规律,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通过以上考察梳理不难看出,只有正确理解、把握中小学教师职业活动特点及其发展需求,把学习、研究看作教育实践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方式,才能对教师专业阅读形成科学的认识与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