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作为中国中央级出版机构,是国内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图书出版发行集团,旗下拥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出版机构,比如中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华书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
从2007年开始,中国出版集团就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出版社的海外分公司,比如中国出版(巴黎)有限公司、中国出版(悉尼)有限公司、中国出版(温哥华)公司、中国出版(首尔)有限公司[2]等。中国出版集团布局海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海外分社实现国内图书“走出去”,并逐步培养自己在当地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但是,大多数海外分社投资较大,规模偏小,且日常运营成本高,投资价值增值难度比较大,中国作品的推广面临较大挑战。几家海外分社在发达国家面临当地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海外分社还面临布局不足,无法有效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出版集团主动寻找出路,努力推动“走出去”进程,促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中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在2017年、2018年就成立了多家国际编辑部,其中中译出版社与西班牙里德出版社英国公司、罗马尼亚拉奥出版社、匈牙利科苏特出版社、印度普拉卡山出版社、斯里兰卡海王星出版社、塞尔维亚芝戈亚出版社、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坦桑尼亚星矛出版社、巴西看东方出版社、古巴哈瓦那大学出版社、秘鲁文化驿站、尼泊尔马卡鲁出版社等合作成立了国际编辑部;中国百科全书的权威出版机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美国宝库山出版社、德国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成立了国际编辑部;中国出版业历史最悠久的商务印书馆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与语言桥英国分公司也都合作建立了国际编辑部等。
国际编辑部的成立,规避了海外分社建立的烦琐流程,将海内外的合作集中到了具体出版的图书上面,而且合作的出版社都是当地发展成熟的出版社,项目合作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前期签署共建国际编辑部合作协议时,国际编辑部是一个以具体图书合作项目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国际编辑部虽然不像成立一个海外分公司那样面临一系列政策和法律问题,设立和运营步骤烦琐,但是合作协议签署需要确保双方明确国际编辑部国内外编辑的责任和义务,使分工清晰、运行高效,做好前期的机构设置,逐步形成一个对接清楚的运作机制,保证业务稳定开展,避免无谓的内部消耗。第二,日常运营方面,国内的编辑部和当地出版社编辑部从制度上构建稳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如中译出版社就指定熟悉该地区语言的海外国际编辑部的负责人定期和对方的编辑联系,进行业务的沟通联络。第三,针对出版物的产品质量,比如,作品内容的翻译是对原作从语言和文学风格方面进行转译,这关乎出版物的质量,而排版设计需要贴合海外读者的审美要求,也需要有懂行的、专门的编辑去进行对接和审核。(www.daowen.com)
针对出版物翻译的这一部分,中国出版集团在牛津大学(英国)、罗兰大学(匈牙利)、佩斯大学(美国)都合作成立了翻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优秀大学的翻译人才。这些语言方面人才的加入有效提高了作品翻译的层次和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作品知名度。出版社还借助小语种翻译家联谊会的力量,请知名译者翻译成符合当地文化的语言文字。
针对装帧设计,编辑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对作品的设计反复斟酌调整,双方编辑共同把关设计出符合目标市场受众群体“眼缘”的图书。在发行方面,双方还会利用举办的书展,向外方书商等合作方推荐中外双方合作开发的作品。比如,商务印书馆总编就其《汉语图解词典》的多语种图书,表达了希望与外方出版社开展合作的愿望,并最终实现了更广泛的交流和图书销售。中国中译出版社—孟加拉国安卡出版社国际编辑部的外方代表也现场展示了当地的出版成果,包括《湖光山色》的印地语版、《国运》和《生命的呐喊》的孟加拉语版、《天行者》和《湖光山色》的越南语版、《中国著名企业家丛书》(第一辑)的尼泊尔语版、《誓鸟》和《放生羊》的匈牙利语版等12种新书。[3]
中国出版集团旗下出版社数量多且实力雄厚、历史悠久,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有着和外方的版权合作、资本合作、实物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国际编辑部模式以项目合作为主体,实用性很强,已成为中国出版集团“走出去”过程中符合实际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