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一般流程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一般流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选题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选题,是整个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三)资源收集资源数据是数据库建设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据库的质量。(八)维护与推广应用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初建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数据库建设的结束,图书馆需在后续建设中持续补充完善资料、修正数据,使特色数据库处于持续更新的发展状态,保持生命力,持续增强特色数据库的影响力。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一般流程

(一)选题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选题,是整个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在选题上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文献特色,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以地方文献为支撑,有体系地建设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但选题也不宜一味贪大求全,或随意选择热点题目,而不顾相关文献资源的匮乏,导致数据量偏少,无力更新而沦为摆设。在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前,邀请专家对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以及预期服务效果进行前期论证,是保障特色数据库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资源调查分析

地方文献特色库建设在选题时要考虑资源状况,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入调查,需摸清楚资源数量、分布情况、资源品质、原始形式、版权状况等具体情况,从而提出资源数字化及素材收集与处理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由于对选题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前期选题的不当之处可随时进行调整。

(三)资源收集

资源数据是数据库建设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据库的质量。资源的收集可根据前期资源调查分析基础上制订的收集计划,既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同时又注重横向联络相关单位,还要加大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在收集资源数据的过程中,要确保收集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确保数据库的质量。

(四)规划功能

数据库的规划者应根据前期资源调查分析以及建库目标,拟定出数据库的初步功能,并以此为蓝本设计制订功能需求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读者的实际需求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经费、资源状况、技术力量等因素,确定数据库需实现的功能以及资源组织形式。

(五)技术与标准选择(www.daowen.com)

特色数据库建设所涉及的技术比较多,主要包括底层数据库系统、开发语言和网页制作等。通常会根据所建数据库的规模大小、资源类型、呈现方式、应用范围、使用途径等方面来选择适用的、成熟的、可扩展的技术,不必过分追求新颖的技术。在标准规范使用上,应该优先选择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国家图书馆制订的相关数字化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会选择利用成熟的建库软件系统作为建库的技术平台,或者直接委托专业厂商来完成特色数据库的技术搭建。

(六)资源数字化加工

收集来的资源按照相关加工标准进行数字化,一般包括扫描、图像处理、OCR识别、PDF合成、元数据描述等过程。因为地方文献的稀缺性,在数字化加工中需要特别注意对原始文献的保护,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损坏原始文献的情况,并且要通过合同约束、技术手段等防止加工好的数字文件外流。

(七)特色数据库的发布

资源数据完成数字化加工并经过有序化的细分与重组后,可以对外发布,供读者访问使用。特色数据库一般采用网页的形式进行发布,因此通常会根据数据库的内容主题设计对应风格的网页页面,同时通过分类导航、统一检索为读者提供全面实用的资源发现、获取和利用等服务。

(八)维护与推广应用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初建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数据库建设的结束,图书馆需在后续建设中持续补充完善资料、修正数据,使特色数据库处于持续更新的发展状态,保持生命力,持续增强特色数据库的影响力。另外,特色数据库建好后要投入力量积极宣传推广,将该数据库的内容、特点、使用方法等信息主动推送给潜在的读者群,提高读者对所建特色库的了解,以实现特色数据库使用效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