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代开始,朗读就作为读书人的一种传统学习方式而存在,摇头晃脑吟诵的读书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很是常见。传承到现代,朗读已由学习方法转变为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也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活动形式。
(一)朗读活动的特点
1.低门槛的参与
朗读活动的基本要求是读者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地对照文本念出或背诵出选段,对于参与活动的读者的阅读能力要求不高,参与门槛较低。对于阅读能力较低的群体(如儿童、残障人士)来说,也能参与活动,这有利于提高这些群体的阅读积极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读活动有助于消除弱势群体的阅读障碍,促进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公平利用。[1]
2.对经典名著的选用
从活动组织者的角度来说,促进经典名著的阅读是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读者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举办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有利于促进读者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朗读活动中读者主动选择的朗读对象也通常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作品的遣词造句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而出,符合汉语的特点,适合朗读,更是因为这些作品都传递着作者的理念与精神,能带给读者收获与感悟。
3.关注深阅读,提升读者表达能力(www.daowen.com)
要想完美地朗读一篇文章,仅仅熟读是不够的,朗读者还需要通读作品,通过揣摩文字背后的深意,在了解写作背景后试着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情感,探索作者的表达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语气,才能更好地去朗读,更丰富地演绎该作品。整个过程都需要读者仔细反复地阅读,这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读者朗读需要揣摩和学习专业的说话方式,这将提高读者的表达水平;逐字逐句的理解教会读者遣词造句的关键,最终的朗读也是读者再创作的成果,这些均会提高读者的表达与写作能力。
(二)朗读活动实施的关键
1.完善活动流程,提高朗读质量
参与朗读活动的读者大部分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在发音、语调等方面必然有所瑕疵。为了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策划时应在活动流程中加入筛选与培训环节。这样不但能帮助参与者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其了解语言魅力,提高艺术修养。
2.丰富活动形式,营造环境氛围
在目前举办的各种朗读活动中不难发现,朗读已不仅是站在台上放声读那么简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对听众产生更强烈的感染力,参与者通常会采用配乐、配舞等多种形式,或是制作播放配套的视频等,更像是一场文艺会演。因此,活动组织者在策划活动时不需要限制活动形式,活动地点也可以根据活动主题灵活调整。进行活动准备时,对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现场协调等问题都需要仔细设计,妥当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