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施生态治理 重现绿水青山——故乡的小河

实施生态治理 重现绿水青山——故乡的小河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多次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石羊河流域的治理问题。在规划修改报批期间,为尽快遏制流域生态恶化态势,2006年至2007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实施生态治理 重现绿水青山——故乡的小河

武威市网信办

我的故乡位于石羊河流域的下游——武威市民勤县大滩乡,一个紧靠巴丹吉林沙漠的小村庄,家门口的四五百米处横亘着一条小河,小河是小时候我们村里人对小河的统称,其实小河只是石羊河流域下游的一条支渠而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处于少年时期的我,最喜欢玩耍的地方就是那条小河了。那是一条宽约六米的小河,小河最美的是河底非常细软的沙子、河岸茂密的沙柳和河堤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那时候,每年初夏到深秋,小河里都要放四五轮水浇灌故乡的农田,每轮水停后,小河就成了我们玩耍的欢乐谷。水闸前聚集的水坑,是我们学习游泳的乐园。周日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河边,脱光了衣服,扑通扑通跳到水里面,学习最原始的泳姿——狗刨刨,小伙伴们一起打水仗,天真欢快的笑声荡漾在小河两岸,也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童年记忆中。

小河灌溉完一轮水后,只要有坑坑洼洼的地方,总是挤满了小小的鱼儿和青青的对虾,我们就找个罐头瓶子去抓几条小鱼,精心地养育。小河在浇灌庄稼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乳汁”通过地下水系统哺育给了周边的沙漠。那时候,故乡周边的沙漠里地下水位很浅,沙漠边缘种植的沙枣防风林犹如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沙漠跟耕地之间过渡的柴湾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苦豆子、芨芨草、黄蒿、甘草等天然防沙植物。沙漠里,沙棘、梭梭、柽柳还有我们称之为芦草的芦苇,都长得非常茂盛。每年七月,我们都要到沙漠里去捋沙棘果,带着露水的沙棘果味道就跟小葡萄一样甜美。村组在每年秋天还要组织群众进驻沙漠收割芦草,用来饲养牲畜。那时候的沙漠在地下水的滋养下,完全是一副水草丰美的壮美景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离开故乡到武威生活、工作,每年只有极少的机会回去,那条伴随我成长的小河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少了许多小时候的亲密感,但每次回到故乡,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走到小河边,下意识地去寻找孩提时代小河留给我的美好记忆。然而,那条小河已在我远离小河的日子里被岁月慢慢吞噬,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先是砍伐了河堤上日渐枯死的白杨树,而后又铲除了河岸上因无水浇灌而枯萎的沙柳,小河也被无奈地穿上了厚重的浆砌混凝土预制块外衣。看到小河颓废的样子,我的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悲伤,就像小时候被人抢去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一样。但是,故乡的人们却丝毫看不出对小河的依恋,他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自我陶醉,面对地下水日渐下降,沙漠一天天逼近家门,原来密密麻麻、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沙枣树枯死毫无知觉,安然自在。

面对越来越少的上游来水,故乡的人们希望通过对小河的改造来解决问题,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小河被改造后的十来年里,只看见河底的沙子日渐增多,埋住了小河的半个身子,却没有换来一滴水。小河俨然成了一条存贮沙子的小仓库,完全失去了输送灌溉用水的作用,黄沙覆身的小河被两岸光秃秃的渠堤守护着,死气沉沉,全然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和光彩,只能默默地躺在那里。

小河之所以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是因为小河上游的红崖山水库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蓄水危机。2004年6月,由于民勤县境内降雨偏少、石羊河上游断流以及灌区用水紧缺等多种因素,红崖山水库出现了建库以来的首次干涸。同时,地处下游的故乡的亲人们受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等经济利益的驱使,兴起了大规模的开荒热潮。由于自身需水规模的扩大,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增加且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矿化度持续上升,水质恶化。原本在沙漠边缘长满黄蒿、白蒿、甘草的柴湾,被新垦为农田;原本在沙漠腹地长满芦苇的丘间低地,用于种植籽瓜。特别是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故乡的亲人们大举向沙漠进军,一根根高压电线通向沙漠,一眼眼机井在沙漠中开凿出来。故乡群众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了,与其相伴的却是地下水位急剧的下降,沙漠中的梭梭、柽柳、芦草等望水兴叹,大面积衰退、死亡。沙漠不断向我的家门口推进,原本充满生机的沙漠绿洲,逐渐变成了没有绿色的沙洲。(www.daowen.com)

故乡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多次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石羊河流域的治理问题。在规划修改报批期间,为尽快遏制流域生态恶化态势,2006年至2007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2006年以来,民勤县将关井压田作为推进石羊河流域民勤属区综合治理的一项重点措施来抓,取得了两年关井1004眼,压减耕地13.76万亩,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约0.80亿立方米的成效。

自2007年以来,石羊河流域上游全面启动石羊河流域治理工程,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多项措施逐年实施,地处下游的故乡,同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战场。故乡的小河旧貌换新颜,小河的两岸,又栽种上了白杨树,与之相配套的斗渠、农渠也都用浆砌混凝土预制块、U型混凝土预制槽进行了衬砌。故乡的群众也被日渐增多的沙尘暴唤醒了利令智昏的头脑,纷纷关闭机井,拆除抽水设备,从沙漠中开辟的籽瓜田里撤了出来。他们开始搭建日光温室、养殖暖棚,并在日光温室内使用微滴灌、渗灌、微喷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开始压缩用水量大、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使用覆膜种植、垄植沟灌等种植栽培模式;农作物种植品种从黑籽瓜转变成棉花茴香、葵花、辣椒等耗水量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他们又带着梭梭苗和麦捆走进沙漠,埋设沙障,种植梭梭,栽植防护网。

通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红崖山水库又呈现出碧波荡漾的壮美景象,石羊河流域的尾闾——青土湖重现昔日碧波荡漾的景象,各类水鸟野生动物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大片的芦苇荡边水鸟嬉戏,与远处的沙丘形成鲜明比照。故乡的小河也随之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小河又迎来了红崖山水库的甜美“乳汁”,不仅在每年春夏补充灌溉故乡亲人们的农作物,还通过小河将水输送到沙漠腹地,去滋养防风固沙的梭梭等沙生植物,填补地下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近年来,故乡的群众对生态治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渐入人心,防沙治沙,保卫民勤,阻止两大沙漠合拢的信心和决心愈加坚决。他们严格落实水权管理制度,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自觉加入生态治理的队伍,压沙播绿。如今,故乡的沙漠里,草方格沙障连绵不断,绿油油的梭梭生机盎然,金黄色的沙漠又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走在故乡的小河边,两排白杨树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河道两岸的日光温室、养殖暖棚随处可见,茁壮成长的农作物生机勃勃,各级渠道纵横相连,小河里不时有清流淙淙而来,又一副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

小河又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我相信它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