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之
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祁连山,目前正在经历近半个世纪来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整治。连日来,中办、国办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从“遮遮掩掩”到“主动揭短”,从“能保就保”到“坚决关停”,从“凑合发展”到“杜绝污染”,在由乱到治的路上,祁连山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环保风暴”。不同于以往的是,这场风暴没有停息的征兆,它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被过度开发导致冻土剥离、碎石嶙峋、植被稀疏的祁连山再次成为绿水青山,直到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每位党员干部入脑入心的自觉,直到保护生态成为每个人潜意识的行动为止。
“史上最严”的问责,是要通过问责风暴带来一场“绿色革命”,彻底警醒那些对破坏环境麻木不仁者,尤其是那些守土有责却没能负起应有责任的官员;“壮士断腕”的决心,是要通过短期的疼痛来防止如果现在不加治理未来一定会面临的长痛,甚至是无法救治的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如何“靠”,如何“吃”?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最反对“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式的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靠山,绝非把山搞得千疮百孔仍不罢休;靠水,绝非把水用得一干二净,甚至污染殆尽也在所不惜。
“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注定无法持续的。关于这一点,《吕氏春秋·义赏》中说得最为清楚:“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祁连山的过度开发所展现出来的后果,就是这样一种“明年无鱼”的可怕场景。这样的场景是今天的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也是绝不能让其继续发展成为现实的。所谓“但求方寸地,留于子孙耕”,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www.daowen.com)
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之道,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句话概括就是,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方面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最严格的环境保护下,一样可以谋得快速的发展,甚至是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坚决关停退出保护区内各类违规建设项目的同时,祁连山沿线市县也正在努力摆脱既有的发展惯性,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理念融入未来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以创新为驱动,推动建设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生态产业创新示范区。同样是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换一种思路,却能够走出一条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当然,这一切的进行都必须以制度做保障。通过厘清部门法规间的相互关系,完善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匹配的法律法规顶层设计,为生态文明落地生根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实际上,甘肃省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正在抓紧进行。7月24日,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保护区内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被严格禁止。
让绿色发展行进在制度的轨道上,才会有真正的快速发展。只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积极行动起来,负起责任,祁连山环境保护才未来可期,甘肃绿色发展才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