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恒
清明,在二十四节气里,应该算是最写意的名字了。河边柳条吐新芽,陇头桃花渐芬芳,“物至此时,皆以齐洁而清明矣”。
清明,不仅仅是农人关注的节气,更是传统的节日。这样的双重身份,让清明蕴含了更多的文化意义。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农人们吆牛扶犁,大地开始了新的忙碌。目不识丁的老农也会屈指计算,准确地按照天时,播种收获。荀子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顺应节气就是不违天时,这正是古代农业文明体现出的伟大科学精神。
二十四节气,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淮南子》二十四节气和今天的名称完全一样,公元前104年颁布的《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写进正式的历法,并且准确标出了各个节气的天文位置。节气,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刻度,更是一种精神的维度。(www.daowen.com)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从节气转化为节日,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娱乐体育活动变成一种节日的仪式,引领人们走向田野,健康的颜色自然而然溶入生命之中。“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当青春的身影在秋千架上如燕子一般穿梭,快乐的笑声越过围墙,多情的诗人独立苍茫,一直联想到天涯芳草。清明是诗意的,动感和活力在节日里点燃,万物回到青春。这应该是节气“清明”二字永恒如新的意义。
清明节融合了另外两个重要的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上巳踏青,“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寒食扫墓,“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一喜一悲,喜中有悲,悲中有喜,悲喜交集中,为清明时节打下双重的感情基调。大自然在枯与荣的转化中万象更新,家族、民族的精神在追忆和缅怀中得以继承和发扬。节日有它相对固定的内涵和意义。节日历经世代的丰富和沉淀,文化味道更加浓郁。
清明作为天时、农时、人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即使你忘记“农历”,在这一天,也同样会将自己的日历更新为古老的历法;即使是远离乡土,在这一天,也同样会将寄托、思念传递给逝去的亲人。缅怀先人,就是面向未来。青草弥漫大地,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升华,同样,坟头添土,不是简单的礼仪,而是家族精神的传承复活。
节日是浓缩的民族记忆。每逢佳节,身回家乡,神游千古。不废江河万古流,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传统的节日里一遍遍追寻文化的乡愁,强化民族对于悠久历史文化的眷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