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和阿洛是一对新婚夫妇,燕燕对阿洛说:“从此以后,就不能说‘你的’‘我的’,要说‘我们的’。”阿洛点头称是。一会儿,燕燕问阿洛:“亲爱的,我们今天去哪儿啊?”新郎说:“去我舅舅家。”燕燕就不乐意了,纠正说:“是去我们舅舅家。”阿洛去洗手间,很久了还不出来。燕燕问:“亲爱的,你在里面干吗呢?”阿洛答道:“我在刮我们的胡子。”
这段话比较搞笑,但是认真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拉近彼此距离的好方式呢?“我们”与“我”,一字之差,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在家庭中如此,在人际关系中何尝不是呢?理解必要的社交心理,对我们进行社交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人脉战术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王翰在某家大型电器商场做销售员,他主要负责的是笔记本电脑的销售。
有一天一大早,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怒气冲冲地吼道:“小伙子,我问问你,你这卖的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我上个月才从你这里买的笔记本电脑,花了我5000块钱,竟然用了没多久,隔三差五就出毛病,要不就蓝屏,要不就卡得一动不动。你说吧,你必须给我个交代,简直就是骗子,你们这些做销售的,就知道坑人,真是没良心,真是气死人了!”
王翰立即意识到可能是产品的质量出了问题,于是他微笑着说:“大姐,您先消消气,先坐坐,别着急,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在下班的时候,我们都是消费者,所以您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们都不想买到低劣的产品。这样,您把笔记本电脑拿来,并带上相关单据,我们一起与生产厂家协调一下。您看这样可以吗?”(www.daowen.com)
这位大姐听完王翰的一番话,觉得这个销售人员似乎很能体会自己的心情,于是不再发脾气了,立即回去取笔记本电脑及单据。最后,在王翰的帮助下,这位大姐换了一部全新的高质量笔记本电脑。
“我”字讲得太多,过分强调,就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己的印象,这会在对方“和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来往的深入。事例中的王翰一直在说“我们”,这无形间拉近了与大姐的距离,告诉对方“其实”我们都是消费者,我理解你的心情”,经过一番的交流,对方的怒气慢慢消了,彼此之间也协商到了一个点,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交谈。
说话时,说“我”和“我们”,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开口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来做主语,因为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