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广义上而言,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给予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相应的优惠和照顾。自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以宣传为主,鼓励大家“节制生育”,这期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范围比较狭窄,力度不大,激励措施大多数与节育手术有关,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我国进入了严格的控制人口数量时期,从1979年到2000年期间我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人口数量的效果。21世纪初至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进入了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建立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帮扶政策“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时期。
本部分利用三维人口红利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不同时段的特点,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将1960—2013年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60—1978年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阶段,1979—2000年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阶段和2001年至今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阶段。首先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不同时段人口红利衡量指标的变化,然后建立计量模型综合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不同时段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前述对三维人口红利的界定,我们选择以下指标(见表7-1)来衡量不同维度的人口红利及其变化状况。
此外,为了更清晰地认识三维人口红利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我们将人口红利各维度的变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综合为各维度的指标,得到三维人口红利的不同维度的因子得分,进而比较不同维度人口红利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同时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分析三个维度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我们把三个维度人口红利的因子得分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使其在每个阶段的因子得分值处在1~100之间。[1](www.daowen.com)
表7-1 人口红利衡量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