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5-1所示,1952—2013年期间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员在2003年之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自2003年起呈大幅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员则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员在1957—1961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员在这一期间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中国当时的特殊背景有关。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一直大幅度地高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直至2011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达到27282万人,首次超过当年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26594万人。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员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其劳动就业人数下降的年份包括了1958年由上一年的19309万人下降到15490万人、1978年由上一年的29340万人下降到28318万人、1984年由上一年的31151万人下降到30868万人、1995年由上一年的36628万人下降到35530万人、2003年由上一年的36640万人下降到36204.4万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历年劳动就业人员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第二产业劳动就业人员仅1959年、1999年和2013年出现了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就业人员仅1961年、1969年出现了下降。
图5-1 1952—2013年期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人数变化
在1952—2013年期间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中(如图5-2所示),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1957—1961年期间,第一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比重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数比重则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图5-1三次产业劳动就业人数变化的趋势相对应,即使是在1958—1961年这段三次产业波动较大的时期,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人员比重一直远高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员比重。直到2011年,第三产业劳动就业人数的占比为35.70%,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该年度劳动就业人数34.80%的比重。
图5-2 1952—2013年期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
测算资本和劳动的贡献一般会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双对数模型,通过估算所得两者的弹性来衡量资本和劳动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因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中资本和劳动的弹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变化的,每年的弹性并不相同,计算结果更加可靠。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测算中国1952—2013年间第一、二、三产业中资本和劳动的贡献,本部分使用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形式,如式5-2所示,对三次产业生产函数的相关参数进行估算。式中Y为每一产业中以1952年为基期的历年国内生产总值,k分别为上一部分估算的第一、二、三产业以1952年为基期的历年资本存量,l则分别为第一、二、三产业的历年就业人员。同时,由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各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传统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最小二乘法在此并不适用,本部分采用有偏的岭回归来消除这一问题。据此,1952—2013年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估计形式分别如式5-3、5-4和5-5。
(www.daowen.com)
在估计出三次产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之后,其资本和劳动的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如式5-6和式5-7所示。因此,三次产业中资本和劳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分别可以通过资本的弹性占资本和劳动弹性之和的比重、劳动的弹性占资本和劳动弹性之和的比重来替代。同时,可以通过《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等相关统计资料获取1952—2013年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绝对值,以上年等于100的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并据此转换成以1952年等于100的三次产业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本部分仅列出最终计算所得的1952—2013年期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中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值,具体内容详见表5-2所示。
表5-2 中国1952—2013年期间三次产业资本和劳动贡献(单位:亿元)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